交织 - 屠宏涛个展

2007.06.02 - 06.24

索卡艺术.北京

就像电影导演一样,屠宏涛常常利用他的作品构造一个个超现实的场景。在他的早期作品中,他有意让空无人烟的城市与独自出现的玩偶并置,不仅暗喻了人与现代都市的不协调性,也强调了人的孤独无助感。而在他的新进作品中,虽然类似舞台的效果还有保持,但表现方式出现了很大的不同。比如在作品"或东京或成都或深圳"中,都市的感觉是根据来至不同的城市 - 如成都,东京,深圳等处的图片合成,与此相关的是,那象征人类的玩偶却越来越小。这一方面更加有效突出了他以往强调的概念,另一方面也突出了现代都市对人的无情压迫与吞没。又比如在作品"感知痛苦的同时感知快乐"中,他别具匠心地把由玩偶演变而来的人置于很拥挤的室内,这又会让人联想起一些打工妹的艰难生活。他 还在一些创作中以雪景,海洋等等为背景去表现人,虽然似乎超越了都市,但其思路基本上是以往思路的演绎发展,人们将可以从中体会出新的意味。于是他也成功地书写了当代非人性化的视觉寓言。

 

与新一代艺术家更喜爱借用影像,广告,卡通手法不同。屠宏涛在他的作品中,依然坚持了传统写实的技法,他的独特之处是,从生活的具体感受出发,为我们创作出了超现实的画面。应该说,这是他为将传统写实主义手法当代性做出的努力。




出生于1976年四川成都的屠宏涛,近年来在中国当代艺坛十分受到瞩目,1999年毕业于中国美院油画系后,任教于成都大学设计艺术系,成为中国当代艺术西南画派新一代的领军人物之一。2001年屠宏涛在成都现代美术馆的《上下左右》展中崭露头角,2005年参加《居住在成都》的展览,在深圳美术馆展出,从此跨出西南地方的角色,2006年屠宏涛的作品已广泛地在新加坡、北京、上海、、南京、韩国首尔和西班牙各地参展,短期内一跃为卡通动漫一代的成功指标。

 

2006年初笔者邀请屠宏涛参加了上海当代艺术馆的《虚拟的爱》的特展,本人当时提出了动漫新美学(Neo-Aesthetics of Animamix)的概念,认为21世纪动漫艺术(Animamic Art, 本人的自创字,指的是Animation+Comics的艺术)的流行,是受到数字化环境中不断推陈出新的影响,造成视觉造型高速度的异化,人类的感情,在虚拟的数字化环境中,真实的存在,和虚拟实境的相交,激发出缤纷炫奇的想象,丰富了每一个人的角色扮演,甚至自我投射,以各种仪式化的行为进行着。

 

其实,上一世纪60年代的波普艺术家像先知一般,早就预告了大众虚拟文化时代的到临。挪用(appropriate)、仿真、漫画、卡通和动画的造型设计、流行音乐演唱会、商业广告等….视觉符号,很容易从大众流行文化之中不断被下载,成为某一世代或某一族群的认同基础。但是21世纪动漫新世代艺术家,在他们创作中所展现的动漫画的风格元素,不像上一世纪波普艺术家是直接挪用动漫艺术的视觉符号,他们作品的本身完全融入了动漫艺术的造型美学,这些看似动漫化的风格,其实就是艺术家创作的原型。然而在21世纪数字化的环境里,文字叙述的转换,变得更为多元、有趣,愈来愈多的讯息,透过图像化的语言,来沟通和交流彼此的意念。卡通动漫作品里面,拟人化的造型,以及配合叙事性,所形成夸张的变形美学等,都会在这一世纪形成视觉造型美学的主流,就像抽象艺术在上一世纪主导了20世纪的美学一般。

 

屠宏涛的创作,横跨了两个世代,他拥有中国独特的社会心理写实主义的讽世观察记实的描写能力,同时以动漫的造型,作为自身的角色投射。他的画面,犹如一座舞台的场景,人物往往是演出的角色,具有强烈的叙事特质,戏剧性的张力,是他最擅长玩弄的手法。所以,屠宏涛和一般动漫一代的年轻世代又不同,他并不重视流行文化的符号,也不追求物质性的美感和生理上的剌激和欢娱。反之,他的题材经常是异于常态,出乎意料的诡魅现象,有时带有血腥暴力的暗示,彷佛在进行一场心理战争的游戏。他的动漫的造型,只是他的角色设定,他企图要传达的是人际之间群我关系的众生像,和人类深沉幽晦,不容易从表象觉察的黑暗面,所以乍看下的甜美天真,很快被他叙事的情节,牵引到令人无限变幻的妄想世界里。

 

除了动漫角色设定的剧场式画作系列以外,屠宏涛早期的水中浮影,和近期以山水风景为主体的系列,都反映出他对静止画面如何产生时间性的反复摸索,使他的艺术,在风格之外,更进一步探讨时间和宇宙动静的互动关系。屠宏涛的思索习惯,使他突出于其他的动漫一代艺术家,不但拓宽了他自己的创作路线,同时,也为他的艺术铺垫了论述的依据。

 

在今天的网际网络虚拟世界里,艺术家能够跨越国界,不断产生各种变异、和更新的视觉剌激。有的夸耀炫丽的视觉效果,有的强调隐喻和幽默的内容,这些充斥在亚洲的流行文化之中的动漫美学,通常是从日常生活的情境中,来体现这种虚拟的美学立场,透过动漫和当代艺术的对话的方式,来表现艺术家独有的特性和自我。屠宏涛无疑是这一代艺术家之中,比较少见的思想者,他的企图心,是超越了艺术的形式,有可能更像是一位社会心理学家,有著救赎世人的准备。

                    

陆蓉之

上海当代艺术馆 创意总监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