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盛梅冰 - 油彩下的文人骨气 | 典藏今艺术&投资

2018-08-15

(来源:典藏今艺术&投资第331期 文 / 刘静)


640.jpeg

640-1.jpeg

640-2.jpeg


       6月的最后一天,索卡北京艺术中心举办了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盛梅冰的个展“观潮”。自从2013年在国家博物馆举行完大型个展后,此次展览是这位南京艺术家再度于北京正式亮相。

 

        “文人气”是盛梅冰作品给人的最深刻印象,虽然他以源自西方的油彩与画布作为创作媒介,但作品的内核仍然是“文人气韵之动”。无论是山石风景、庭院景观,还是书房一隅、清贡雅玩,都体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心灵相互通趣之美,这一点正与千年来的中国文人传统一脉相承。在他最新创作的《仿古系列》、《卧游》等作品中,对这种文人传统的追慕则表现得更为直白。当谈及作品中对文人精神的追求时,盛梅冰说:“翻看中国美术史,赏石清供默默无言地见证了多少场面我们已经很难统计,它们几乎无所不在第贯穿了中国绘画史。我们在古画中常常见到这样的场景:在山岩高耸的异境中,一个遁世隐逸的小人物倚石而坐,或独自操琴,或仰天而望。不见面貌的身影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孤独,唯有散落在四周的石头能给人一种心理上的依靠,石头的厚重质感抚平了人们心中的无奈却往往不为之觉察。那些世代流传的古物莫不如此。我想,如果能够深入地领会古物之美并进而理解它们所承载的绵延时间中一代代人的精神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与物的相互交融,那么‘以画明志’或‘画外之意’当时自然而然、不言自明的。”


640-3.jpeg

仿古系列ⅠArchaize Series Ⅰ|120x80cm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2018

 

        在艺术创作之外,盛梅冰也是一位颇有经验的收藏家,创作与收藏二重身份的统一,正是古代文人的标准做派。那么,进入收藏领域,是出于对这种传统的模仿,还是出于审美自觉呢?对此,盛梅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对于艺术品位而言,艺术家的个人选择往往是源于一些自带基因以及后天的成长环境所影响。所以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的品味与生活环境融合后的产物。在自觉与继承之间往往难以做出明确的区分,如果一定要用逻辑来解释,那我想大约是先有来自熏陶与本能的喜爱,浸染日久,产生了自觉的审美观照,进而又反过来促进自己的继承吧。”

 

        如果进一步了解盛梅冰,会发现他在求学道路上的受到了多方面影响,不同类型的艺术语言在他身上相互作用,产生了化学反应,令他锻造出自身独特的风格。“在同辈人中我还是很幸运的,我在高中时跟卢是先生学素描和油画,卢是生前是南师大教授,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解放前是第一批由民国政府派往敦煌的专家,他在油画的造型和用笔上有很高的造诣。后来我跟徐明华先生学,徐先生是留苏艺术家中功底最扎实的,色彩感觉也是最好的,他经常带我外出写生,我从此学到了正确观察色彩的方法。”回忆起自己的导师,盛梅冰充满感情:“上南艺以后又跟随苏天赐先生学,苏先生早年师从林风眠,油画的表达方式充满了东方情调,给我很大影响。1975年卢是先生介绍我去北京吴冠中家学画,他和吴冠中同学于国立艺专,私交甚好。那时我刚高中毕业,我带了卢先生的信函和一些水彩画独自找到吴冠中位于后海的四合院,吴先生接待了我并给我看了一些油画和水彩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墙上挂的一幅画,银灰的色调画了两颗白杨树,我第一次知道油画的色彩能够画出如此明亮的调子。我在不同的先生那里学到不同的表达方式。优秀的艺术品是相通的,我从艺术风格截然不同的先生们那里感悟到一些共性,在他们的作品中总有能够抓住你感觉的东西,美术馆中的陈列作品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其实也一样。伦勃朗和凡·高,完全不同的语言,同样打动我的一定是最真挚的情感表达。当然了,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研究,就必须沿着艺术风格的线索提取隐藏其中的核心问题。这样我慢慢地找到了自己的感觉。除此之外,有时候我会很少作画,经常去博物馆看看,我现在经常处于这样的状态,画画的时候那些古代的器物总是浮现于脑海,而身处博物馆时又会产生强烈的作画愿望,这说明我的艺术灵感在很大程度上同时还来自于博物馆。”

 

        了解了盛梅冰艺术语言的多重源头之后,就更能理解他的作品了。文人精神为骨、油画语言为肉,这样的结合为传统文人画在当代语境的表达给出了更多的可能性,而盛梅冰作为艺术道路上的“观潮者”,真正做到了潜心创作,大浪来去心不惊。


640-4.jpeg

观潮 By the Tide|110x80cm|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