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2021.10.22 - 10.25

臺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一館

何其幸運,索卡藝術能夠在疫情趨緩的時刻,參與一年一度的藝術盛會《2021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這次我們將於2021/10/22-10/25在展位F04,為大家帶來13位國際級藝術家豐富又多元的作品,參展陣容包含方文山、手嶋大輔、平松宇造、林葆靈、席時斌、高島進、張英楠、許芝綺、曾雍寧、飯田桐子、齊簡、羅文欣與NKSIN(按姓氏筆畫排序),件件精彩可期,不容錯過!

 

◆  方文山

華人頂尖音樂大師方文山創作無數暢銷金曲,新作品推出都能轟動整個流行音樂圈。今年方文山跨界藝術創作,首度推出限量版《龐克貓史汀》,即將在2021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盛大公開亮相,臺灣搶先在1013日上午11點在索卡藝術在線平臺開賣,讓全球的潮流藝術愛好者優先購藏。方文山對中文一直有很深入的研究,其中他的中國風歌詞更是有承先啟後的意義,這也延伸到他的藝術創作上。此款潮流公仔為方文山與周杰倫之聯名款,其設計理念即是以青花瓷副歌,「天青色等煙雨…」中的天青色為公仔設計之主色調,而天青色即為汝窯代表色之一。當初《青花瓷》之副歌創作源由,其實來自汝窯,而非青花瓷。另外,此公仔胸前護甲鐵片之「青」字,為元代書法家趙孟俯的字體。除汝窯色調外,此款潮流公仔之身體組成部分,主體為復古型之機器人,以機械結構為其外型基礎。方文山將源自北宋年間,距今近千年的汝窯技藝,與來自約二百五十年前之工業革命的機械結構相結合,使得這款潮流公仔,兼具文化底蘊與機械文明的質感。

 

◆  手嶋大輔

手嶋大輔的作品主要以木雕為媒材,形塑出可愛療癒造型的人物,並結合大自然元素。細看每一個娃娃的面容,貌似日本傳統佛像元素,面無表情,喜怒不形於色。但是人物的動作卻帶有幽默感,有的像在面壁思過、有的懶散,使人發笑,但是笑完之後似乎有股莫名的不對勁,似乎像現代人的生活寫照。手嶋將日本古老的木雕工藝融入現代人的靈魂,產生強烈的共鳴。古代佛像斂眉垂目,傳達出二分觀外觀世間,八分觀內觀自在的寓意,手嶋的人物常常從口中吐出色彩繽紛的幾何造型,像咀嚼口香糖吹泡泡,也像語言具象化後的結晶,象徵語言的重要性,字字珠璣,而人物閉目的模樣像是在傾聽世界的聲音。


平松宇造

平松宇造為日本福岡設計學院講師,他的作品包含繪畫與壁畫,他擅長運用大面積的色塊與靈活的線條來勾勒自然,重新詮釋生活中的美感與細節。藝術家透過反復地刮除、擦拭、涂抹來描寫自然界中的殘缺與不完美,其作品曾獲日本橋三越本店的Louis Vuitton 收藏,並於2019年榮獲VOGUE報導「7位你必須要關注的藝術家」第一位,近期更受邀與倫敦藝術大學榮譽教授暨時尚攝影大師尼克.奈特所贊助的SHOW studio 合作,跨界推出一系列結合日式侘寂與極簡時尚風格的全新創作。

 

 林葆靈

林葆靈的作品以神秘浪漫的夜景著稱。他以製圖膠片為創作載體,讓顏料在之上恣意流淌,形成如夢似幻的暈染效果,完美融合了西方藝術的抽象與東方潑墨的氣質,呈現出帶有流動性與刻意模糊焦距的現代攝影感。2020年開始創作的《雪國》系列,描繪從日本新瀉的山林裡遠望小村落的景致。他以劇場式的光線跳脫景物固有的色彩,營造出有如潑墨山水的大自然氣韻。他將黑夜與雪季的冷冽靜謐凝結起來,點綴上黃、白色的閃爍燈火。除了寫實的景致描繪,他另一個象徵自我的「沒有名字的小家伙」系列,是他生命經驗的書寫,表達出對生命的孤寂、無奈與堅持。

 

席時斌

席時斌是深獲國際關注、擁有建筑與藝術雙重專業背景的優秀藝術家,從他的剛柔並濟的作品中,能看到來自建筑的理性與藝術的感性美。他擅長以不銹鋼、鍍膜復合媒材等材料進行創作,透過繁復地解構及建構日常景物、歷史建筑與西方神話,再融合古典解剖學與傳統工藝技術,開創兼容神話想象、文學詩意和科工製作的美學觀點,創造出華美又深具張力的作品。席時斌多次獲選公共藝術、國際交流及藝術獎項,包含2011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MIT新人推薦特區、2012亞洲文化協會獎助計劃、2014臺北松煙文創大樓公共藝術等。作品曾在北京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美國舊金山Headlands Center for the Arts展出。他也跨足時尚設計的藝術合作,曾獲邀與臺灣東和鋼鐵企業、愛馬仕、路易威登、法拉利、奔馳、艾彼表等國際品牌合作發表藝術作品。


高島進

高島進具有深厚的建筑與繪畫背景,其作品分別使用了獨特的24K純金筆與墨水、毛筆和彩色鉛筆所創作而成。高島進的作品由細膩的線條反復推積而成,似山脈或年輪般無止盡的蔓延,也似一面縝密的織物,編織著彩色的長紗走入永恒的循環中。這些線條的濃淡程度,會隨著鉛筆筆尖的書寫而磨損,筆刷上的墨水也會漸漸耗盡,讓他的線條有著豐富的變化,兼具力與美的豐富表現,承襲了日本美學的特色,其作品曾獲日本東京青梅市立美館和羽田機場永久典藏。

 

◆ 張英楠

張英楠透過對於自然景觀與基礎幾何的造型揉合,讓作品帶有一種特殊微妙的孤獨與疏離感。張英楠的作品早在七年前就被著名音樂人、收藏家姚謙收藏,而此作品更成為記錄姚謙20多年收藏記錄片---電影《一個人的收藏》的宣傳海報。20182019年兩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上,憑借著作品中利落的空間感、神秘的色彩搭配以及特別的古典主義氛圍,張英楠受到海內外藝術愛好者和藏家的一致贊許。

 

許芝綺

許芝綺的雕塑作品以純白、抽象、有機與優雅的線條為人所知,不同角度承接了飽滿的光影,渲染出千變萬化的光澤,從每個角度觀看都有不同形貌。不僅是最後的成品,繁復的製作過程也是她作品不可或缺的部份,從練土、搓揉土條到塑形,再到燒製打磨,都是藝術家與自身和環境的對話的過程,帶領觀眾進入她精心構筑的精神世界。許芝綺的作品也被許多知名美術館及知名機構典藏,例如澳洲白兔美術館、芬蘭極地陶瓷藝術中心、德國城堡博物館、美國巴爾地摩陶瓷藝術中心、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國立臺灣美術館等。

 

曾雍寧

曾雍寧為臺灣中生代極具代表性的藝術家,聞名於獨特的原子筆彩繪。依靠手中的原子筆綻放於世界舞臺。曾雍寧利用不易起毛球的水彩紙進行他的園藝造景,就像個勤勞的園藝家,以重復性、勞動式的方法耕耘他的畫布。原子筆異於其他的畫筆,無法進行大片面積的揮灑潑涂,只能用點及線耐心地創造面、空間層次還有前後關系。曾雍寧利用原子筆繪出繁復瑣碎的空間秩序,遠看近看各有不同的視覺效果,畫面豐盈璀璨。

 

飯田桐子

在亞洲擁有超高人氣的飯田桐子,是炙手可熱的日本當代藝術家。她的作品以寂靜、幽美的人物形象與神秘的雪國景致深植人心。飯田的作品畫面潔凈,人物深邃,她不掩飾地將「雪、白、寂、靜」等冷元素放入作品,創造出讓人「看不釋手」並能產生無限想象的雪白童話世界。她畢業於北海道造型設計學院,在日本畫壇獲獎無數,並連續兩年入選Shell美術賞展(20032004)。她帶有懷舊、奇幻的作品風格,在許多著名的國際藝術博覽會大放異彩,如「香港巴塞爾國際藝術博覽會」、「臺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東京當代藝術博覽會」、「京都藝術博覽會」及「名古屋藝術博覽會」等,吸引許多企業家與設計師慕名收藏。

 

齊簡

身兼策展人與藝術家雙重身份的齊簡,曾於2015年榮獲《高雄獎》首獎、《北美獎》入選、《臺新藝術獎》提名。齊簡的作品橫跨多種媒介,從繪畫、裝置到影像,他不斷探索藝術作為媒介、行為及主體的概念界線(限)。透過研究光影、感知行為和場所機製,在表面和深度、想象與客觀現實之間,實驗各種的可能性。齊簡認為,創作是一個創作者成為觀者的過程,「做」只是為了「看」。他企圖把「看」本身的復雜性,單純的實踐出來。

 

 羅文欣

羅文欣善於結合代針筆、蠟筆與炭筆等書寫性媒材,透過刻、琢、磨等不同的技法,在畫面上細膩地勾勒出自然景物的氣息與律動。對她來說,創作中那種將要把畫紙劃破的快感,反映出她不跟隨主流的大眾文化堅持自身藝術美學的品味。羅文欣的繪畫乘載了細碎層迭的線條筆觸,以及紙上雕琢的肌理,散發出獨特的氣質,給予觀者一種安詳的寧靜,卻又彷佛能感受到景物細微顫動的呼吸、微風的吹拂,讓景物實境與幻境結合為一,產生出零距離的美妙感受。

 

 NKSIN

擁有日本與菲律賓血統的NKSIN,是一位自學成材的藝術家。他主要以噴漆為創作媒材,其獨特的噴漆繪畫風格強烈地受到美國90年代的動畫設計的影響。他的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孩子,是對自我的無知所進行反思,也是針對這些孩子第一次學習的反應,包括如何了解自己。他從小在封閉的環境中成長,因為身分認同的問題,在成長過程中遭遇了許多挫折。因此,他對於當代社會問題,尤其是人與人之間的獨特詮釋,是以一種既挑釁又幽默的方式,從諷刺的角度出發,反映出他在從事藝術活動的經歷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