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2.11.10 - 11.13


索卡藝術榮幸參展2022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將在11月10日至13日期間,於E1-14展位呈現數十位藝術家的精彩繪畫與雕塑作品。索卡藝術長期致力於發掘和推廣亞洲當代藝術,此次首次亮相於上海廿一藝術博覽會將帶來新興藝術家和新一代潮流藝術家的精彩作品,展出藝術家包含王心笛、飯田桐子、李西西、嚴一能、俞菲爾、張英楠、趙博、趙宇、橋爪悠也、黃寶瑩、葛以齋和詹佶昂。


張英楠1981年生於陜西,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目前工作生活於北京。張英楠曾多次參加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作品被數位知名藏家收藏。張英楠擅長以空間的框架為結構去表達自我意識。 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會有種極強的疏離感。空間的穩定感表達了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的理性、冷靜、及克製。藝術家把多維度的空間與情感記憶投射在他的作品上,逐漸拼合成內心最真實的感受,並喚起觀眾的內在情感與潛意識。


黃寶瑩畢業於美國波士頓大學繪畫系,現生活工作於紐約。黃寶瑩於2022年被New American Paintings雜志獲選為40位必須要知道的新美國藝術家。自2018年開始,其繪畫作品曾多次在中美兩國展出,受到藏家持續關注。黃寶瑩的作品以日常生活為主題,在對周圍環境的觀察中建立對於空間和時間的思考。她的描繪對象焦距於生活中觸手可及的樸素之物。黃寶瑩專注於描繪物體的質感和周圍環境的氛圍,帶出這些“物”被忽略的情感內涵和精神性,是對藝術家自身與現代社會情感困境的隱喻。


詹佶昂,1995年出生於北京。2020年畢業於中央美院中國畫學院,2020年碩士保送入中央美術學院。作品被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樹美術館等機構收藏。詹佶昂主要運用水墨為媒介,以中國工筆畫為表現方式進行創作。運用其獨有的技法,在輕薄的絹絲上層層堆疊,創造出一種通透感與厚重感兼並的特殊視覺差。在作品中,即可以看到亞洲文化和宗教彩塑,壁畫對其影響,又可以看到西方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精神。詹佶昂的作品反映了人們在面對生活壓力,情感困惑中的孤獨與力量。通過探索靈性,藝術家闡述了對人性和神性的理解。


趙博生於1984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他的作品被上海震旦美術館、克麗緹娜集團、臺灣典藏雜志等收藏。趙博的創作初衷源於其對世界的物質性和人類的精神意識之間關系的持續思考。他的作品描繪了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表現了人類在社會紛亂和智能信息爆炸時代下精神的焦慮不安和悲愴感。在現實生活的困境中,趙博以藝術創作作為一種超越的方式進行自我解放。


橋爪悠也1983生於日本岡山縣,現生活與工作於東京。他以獨特鮮明的視覺圖像,在藝術圈迅速竄紅,並在亞洲當代藝術占有一席之地。單色背景襯托的「超扁平」動漫風格人物,眼角含淚並即將落下的瞬間,這是橋爪悠也最受歡迎的《eyewater》系列。藝術家本人並沒有給當中所描繪的「眼淚的故事」賦予特定意涵,因為一件藝術品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它是可以被無限解讀的。每位觀者都能自由地想象各種前因後果,而這就是本系列作品最令人困惑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李西西出生於1989年,畢業於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獲藝術碩士學位,曾在波士頓與邁阿密工作生活多年。李西西的作品以強烈鮮艷的色彩傳達出一種純粹而巧妙的人格情感。她創作風格延續了時下流行的「超平面」藝術語匯,在繪畫形式上並非全然的二維平面,而是采半立體的光影表現搭配刻意模糊的邊緣線條,透過人物與對象的互動增添畫面的感染力。藝術家擷取巴洛克的反叛精神,並融合內心的情感對其重新詮釋。她的作品側重人物豐富的表情變化,除了表達直觀的天真與任性外,更蘊含著一種不經世事的勇敢。


俞菲爾,1995年出生於浙江杭州,現工作生活於浙江杭州。俞菲爾的創作聚焦於描繪看似無關的意象的新組合,以營造一種微妙儀式感:如同在畫面所串連的線索中探尋一個暗藏背後的秘密。她嘗試使用“蜂窩紙板” 這種極為常⻅但是在繪畫領域較為特殊的材料作為創作的畫板,使顏料擁有一種暈染、滲透的質地和“潮濕感”。


飯田桐子,1970年出生於北海道日本,1991年畢業於北海道設計學院,現生活與工作於北海道日本。飯田桐子的作品以寂靜、幽美的人物形象與神秘的雪國景致深植人心,每次總是掀起藝術圈的熱潮,是炙手可熱的日本當代藝術家。她在日本畫壇獲獎無數,連續兩年入選Shell美術賞展(2003、2004)。她帶有懷舊、奇幻的作品風格,在許多著名的國際藝術博覽會大放異彩,如香港巴賽爾藝博會、臺北國際當代藝博會以及東京當代藝博會等,吸引許多企業家與設計師慕名收藏。


王心笛1993年出生於重慶,2015年本科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2019年碩士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現工作生活於重慶。王心笛的作品中不乏構成感奇異的物體,如纏繞的絲帶、怪異的植物、扭曲的贅生物等。那些令她感興趣的圖像通過疊加、涂抹重建起秩序、遊移於具象與抽象之間。並以此來傳遞個人情緒的收放,探索畫面生成的準確性、尋找獨特的視覺表達。


趙宇,1993年出生於雲南,2018年參加荷蘭阿姆斯特丹“記憶三角洲”青年藝術家駐留項目,2020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現為四川美術學院駐留藝術家。趙宇的創作形式以繪畫為主,常將畫面建構成一個特定的空間場域,而後形象被逐步“放置”其中。通過對顏料的堆砌、重疊的圖像、布置於畫面中的異樣形態而展開視覺實踐與探索,同時也敘述著他對現實的觀察和想象。


葛以齋,1990年生於中國江蘇徐州,2013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現居北京。葛以齋的藝術實踐以繪畫為主要方嚮,同時涉及不同媒介。其創作動機源自對生活問題的發現以及對生命不同存在狀態的共情與感嘆。作品圍繞著圖像中物的隱喻和對荒誕人性的感知與理解展開探索,通過構建心理場景,傳遞對生命未知性的贊嘆和悲憫。畫面遊走於現實與幻想,表象及意識之間,流露出安定沉默的情愫。


嚴一能,1977年生於浙江臺州。本科和研究生均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在2000年和2005年分別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現為職業藝術家,工作生活於北京。嚴一能的作品以獨特的語言創造了空間的延展性,以自然元素為靈感,顏料的層層疊加為表現手法進行創作。作品形式突破了平面與畫框的限製,從而探索了繪畫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