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跨域地域的多元參照 - 臺北索卡藝術「補牆計畫」

2017-08-27

(文.攝影 / 楊椀茹  來源:典藏投資)


640.jpeg

「補牆計畫」開幕現場



       繼去年底「後—美獎」的實驗性策展,策展人沈耿立號召多達18位年輕藝術家一起探討藝術如何跨越地域的當代思考,在7月8日於臺北索卡藝術聯手展出「補牆計畫」。 


       牆,在一展覽場所內具有區隔、界定空間,乃至於最重要作為乘載作品的功能,嚮來被視為理所當然 的存在,也在視覺經驗中被觀者所接受。然而,隨著人們使用網路的習慣與倚賴漸增,終日接收龐雜的資訊,創作者的思維也不可避免地深受網路世界的影響;牆作為一種傳遞介面的功能與效益已難以負荷當 下藝術創作所涵括的內容與重量。策展人沉耿立表 示,提出此次「補牆計畫」是企圖讓展覽地域之間的限製擁有穿越性,並且轉變過去以第一人稱觀賞作品的方式;跨越虛擬結構空間的「牆」,在視覺第三 人稱的位置內,進行各種符號訊息的傳遞,共筑數位與現實之間的多元性參照。 


       於是,「補牆計畫」執行了一項不同以往的布展計畫,從6月17日起每天輪流只有一位藝術家進入畫廊布展,而且都是到了展場時再於當下自行挑選作品擺放的位置。所以,一直到7月8日開幕前一天, 布展作業才全數宣告結束,而18位藝術家也跟觀者 一樣,直到開幕當天才得以一覽展場的全貌。而這批活力十足的年輕藝術家,索卡藝術總監蕭博中表示,也將從中發掘可以長期持續合作的藝術家。


網路作為串流平臺



       沈耿立認為,網路是另類的地理學,作為一種打破全球化語境的工具,繼而造就經濟、科技和文化的全球化趨勢,無不逼著藝術家思考自身創作、打破觀念,並且探討藝術可能性的素材。因此,他進 一步說明,「補牆計畫」除了展覽現場之外,更進行另一種傳遞同步指令的工具,利用結合聲音、影像和文本內容,將過去提出的展覽定義合併作為像 是影像流動的串聯平臺,並且滲入現在隨處可見的移動電子裝置。在本次展覽中,藝術家的布展過程也同步轉化為一種行為的活動紀錄,被上傳到虛擬的「牆」,網路工具—臉書。意即在展覽正式開幕前,觀眾就已經能透過畫廊的臉書資訊同步掌握到每天的布展進度,並可透過網路的傳播力與更多不 在現場的觀眾進行交流與討論。 


640-1.jpeg

「補牆計畫」共邀集18位藝術家參與,眾多作品呈現一種共生狀態。


       當藝術家在創作時產生了第一次構圖,而進到展場時,又必須要考慮作品要放在哪裡、如何與相鄰的作品產生對話關系,而形成第二次的構圖思考,達到雙重的構圖考量;也因此,有些藝術家選擇將作品掛在較高的位置,而非符合觀者的最佳欣賞角度為出發點,就是出於平衡整體牆面調性的協調感。更由於他們無法預期之後在旁邊又會擺上什麼 作品,因此藝術家之間透過作品如何交流、對話甚至是干擾,也是本次展覽值得觀察的精采之處。 


       「展覽所提出的跨越性,促使作品在現場與虛擬的兩道牆中,因為與多媒體間的互補,而能和作品之間的溝通多產生一種共生狀態。」沉耿立表示。 因為共生,不同的風格、題材、形式的藝術創作也都能相互援引或借用;牆做為區隔、乘載藝術品的界限已被打破,不僅穿越了展場的有形空間,藝術的語彙更在無形的網路世界四處流動。本次參展的藝術家皆屬於網路世代,他們的思維、創作與關注角度,也深受網路的影響。匯聚藝術家出於對自身的生長背景、成長過程、生活經驗、消費習慣、社會現象乃至於感情狀態的觀察角度所切入的創作,以不同面嚮反映出他們意欲捕捉的正在消逝或消費當下的特徵。


640-2.jpeg

補牆計畫」展場一景,探討藝術跨越地域的多元參照。


       臺北索卡藝術的「補牆計畫」,讓觀眾藉由網路傳輸的資訊能觀看到在一般展覽呈現全數到位的完美狀態之前,難以被外界所窺見的生成狀態,翻轉了傳統的布展形式、單嚮的觀展經驗;虛擬的網路與真實的牆面,其特有的開放性與封閉性看似兩相衝突,透過本次展覽特有的操作手法中得以相互參照。這也正是策展人所欲探討的議題,「『牆』,作為一種證據的視覺影像,透過相互文的實體與虛擬結構,目的是要探索實體理性的作品溝通本質,從而提出面對虛擬觀看的媒合方式,以試圖促成系統與生活現實兩者之間的相互了解,轉成另一種作品觀看方式。」 


「補牆計畫」在展覽現場以外,將展覽的布展過程、藝術家的創作自述等展覽資訊均上傳至網路平臺,進而提供更深入的作品介紹與嶄新的觀展經驗。 參展18位藝術家:林葆靈、黃耀鋅、黃柏勳、 蘇郁嵐、陳若雲、蔡煒廷、陳卉穎、蔡士弘、王韋中、許晉瑜、闕巧涵、黃文塑、官孟玄、林厚成、陳劭彥、張致中、莊志維、高登輝。 (依布展順序) 


640-3.jpeg

黃文塑|我會回來的|尺寸依空間調整|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