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蕭富元:深耕亞洲當代藝術,放眼未來

2020-03-19

(來源:捷足先登建筑雜志2020春第74期)


640.jpeg

640-1.jpeg


深耕亞洲當代藝術,放眼未來|索卡藝術創辦人 蕭富元


身著別具設計感的襯衫、牛仔褲與球鞋,索卡藝術董事長蕭富元總是給人一種親切又硬朗的氣質。28年來,他始終秉持專業的精神與前瞻性的眼光,深耕亞洲當代藝術市場。1992年自臺南發跡,目前擁有臺南、臺北、北京共3家畫廊。不畏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3年SARS風暴、2001年911事件的影響,帶領索卡藝術走嚮更大的格局。不論是在發掘藝術家或是市場,常常是看見“未來式”的第一人。

 

原從事金融工作的蕭富元,對於市場經濟的脈動有極強的敏感度。他從古董收藏開始,努力鉆研學習古物鑒賞,並以獨到的眼光投資明清官窯,順利地賺取人生第一桶金。隨後,他察覺到亞洲當代藝術發展的無窮潛力,便一頭栽進當代藝術的領域。他曾說:“如果你比人家更早看到這個價值,投資藝術品比投資任何一個行業要來的賺錢。”他認為一個好的畫廊應該走在收藏家的前面,因此在1992年,當大家還在做臺灣本土藝術的時候,索卡就率先代理大陸藝術家,成為第一家到大陸去開畫廊的臺灣畫廊。2003年,索卡引進日本、韓國藝術家作品;接著,2006年做東南亞藝術…一路走來,累積了許多“第一”。

 

索卡秉持企業永續經營的理念,是一家以培育、研發為導嚮的畫廊。獨家代理超過20年的藝術家洪凌,從默默無聞到現在家喻戶曉,索卡一路透過舉辦展覽、學術研討會、出版畫冊等等,將藝術家推嚮美術館與國際接軌,並擔任藝術家與收藏家之間交流的重要橋梁,使洪凌在亞洲當代藝術圈內炙手可熱,作品深獲各地頂級藏家喜愛。

 

除了經營大陸藝術家,索卡也致力於發掘臺灣具有潛力的藝術璞玉,並將其打造成耀眼的藝術之星。擁有建筑與藝術雙重背景的雕塑家席時斌,擅長以不銹鋼、木料等復合性材料進行雕塑創作,作品中常可見到歐洲歌德、巴洛克時期或中國古典的紋飾以及符號。他的創作從日常景物、結構與形貌出發,結合古典解剖學的淬煉與傳統工藝的技術,開創了兼容神話想像、文學詩意和科工製作的美學觀點。其作品深受藏家喜愛,使得他獲得許多與公共藝術、建案及時尚品牌的合作機會。捕捉光影的超人氣藝術家林葆靈,作品具有強烈的光影對比,企圖營造出一種劇場式的神秘感,揉雜西方抽象的印象與東方潑墨的技巧韻律。他采用特殊的“製圖膠片”(一種呈現半透明,並可重復以鉛筆或墨水描圖上色的建筑繪稿材料)替代傳統畫布,讓墨、壓克力彩等復合媒材在畫面上恣意流淌,形成層層堆疊渲染的軌跡,這正是他作品中辨識度極高的藝術語言。張致中是一位多面嚮、有想法又富有文采的藝術家,他創作的核心從平面繪畫到文字創作、數位影像與空間裝置等皆有涉略。曾入選高雄獎與全國美術展等殊榮,並於新加坡、奧地利等地舉辦展覽;他也在尼泊爾、芬蘭等地駐村,並參與國際跨領域考察計劃。他強調藝術不只是結果的展示,也可以包含創作過程的呈現,其作品試圖探討人與自然環境間的關系,與時代具有強烈的連結性。

 

綜觀藝術史的進程,19世紀工業革命,法國巴黎藝術最為興盛;20世紀以後,美國經濟強大,紐約成了最主要的藝術區域;21世紀,蕭富元認為是亞洲藝術的時代。版圖擴及兩岸的索卡於三處的畫廊各有區隔,北京主要經營大陸藝術家的作品,臺南主要培養臺灣藝術家,臺北則是以亞洲當代藝術的匯集地,展覽基本上以臺灣、大陸與亞洲其他地區各占三分之一。三個畫廊路線雖各有區別,但共同點都是放眼亞洲當代藝術在世界的定位。這是索卡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嚮,也是未來持續追求的目標,期許未來能與更多同行一齊締造亞洲當代藝術在全球掀起熱潮的輝煌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