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 異體 ‧ 共生 - 日本當代藝術聯展

    2009.04.17 - 05.31

    此展從2008年開始籌劃,推出十八位藝術家共五十七件作品,呈現藝術家對所處這個時代的觀察、反省與詮釋。“異體共生”為展覽主軸,在北京以“異體共生”、在臺北以“過度‧愛”、在臺南以“模范國度”等此三子題在兩岸三地舉辦日本當代藝術聯展,以企圖對日本當代藝術做一個歷史性的梳理與介紹。
    查看展覽詳情 >>

  • 我 · 心 - 亞洲當代新藝術群展

    2009.03.07 - 04.05

    此次「我.心」展覽,特別邀請陸蓉之女士與筆者共同策劃並推薦分別來自五個地區:中國、臺灣、印尼、日本、泰國共十三位優秀的藝術家,創作媒材及內容豐富多元,呈現出各地不同風貌的藝術型態;新世代藝術家對於自我狀態小心翼翼地坦露並安排於作品之中,細膩敏感的連結與觀者間的距離;從作品裡藝術家分別對自我表達出和自己年齡、經歷相關的思考探討及創作,認真地看待並重新建構出新的自我、發展出多元的面貌。從自我認知的體察,轉而對生活周遭的印證,發展炫麗而光鮮的彩度。北京索卡藝術「我.心」展覽,希望藉由新世代藝術家的眼界,看見多元文化的彼此堆棧及碰撞,從傳統文化到現代環境造就出奔馳、特殊的新世代軌跡。
    查看展覽詳情 >>

  • 在陌生人之間 - 布迪·庫斯塔圖的近作

    2008.12.27 - 2009.01.18

    在布迪·庫斯塔圖(Budi Kustarto)的作品中,事物的本體所代表的意義就是無窮無盡的自我解析。從2003年起布迪·庫斯塔圖便在他的作品中展露了這種思想趨勢,當時他還是一位受過正規教育的雕刻家,以自身為題創作了一個雕刻作品以貢解析之用。接下來他開始對處於三維立體環境中的本體雕刻進行轉換,把身體的尺寸、空間結構這些內容一般腦兒的轉移到平面繪畫中去。
    查看展覽詳情 >>

  • 透明幸福 - 納堤 · 尤塔瑞個展

    2008.11.25 - 12.21

    藝術家對過去和回憶和感覺讓他對亞洲背景下虛幻出來的西方文化比較感興趣,過去特別是兒時的感覺,這主要參與一些舊的印刷品和老玩具;泰文化中的神話傳說;西方對泰國(和世界)歷史的影響在他的作品中十分常見。
    查看展覽詳情 >>

  • 如果 · 愛 - 當代藝術群展

    2008.10.04 - 10.26

    由付曉東策劃的“如果·愛 - 當代藝術群展”在索卡藝術開幕,此次展覽參展藝術家包括:陳維、陳曉雲、儲雲、蔣志、李景湖、馬笑蕭、邵一、楊大治、楊振中、王興偉和朱加,作品涵蓋繪畫、影像、裝置等多種媒材。對於展覽的主題“如果愛”,策展人付曉東作出了這樣的闡述:“如果愛”是一種假設,是對於人類情感的表達,是一種“大愛”,主要是關於那些不著邊際的愛的幻想的影射和比喻,以及對於人們平日掛在嘴邊的所謂“正義”、“信仰”等情感的一種質疑與調侃。策展人指出此次展覽所展出的作品不過分強調藝術符號,藝術家的創作素材多取自日常生活,表達的往往是藝術家對於日常生活的體驗、感悟與小智慧。
    查看展覽詳情 >>

  • 社會主義的實踐者 - 陳來興個展

    2008.09.06 - 09.28

    在社會快速變動之際,人們的心理也因為產業變革或是隨之而來的競爭生活,往往變得郁抑不安,雖然陳來興選擇了忠實地呈現臺灣底層人物的生活和環境面貌,但他卻非以視覺上追求寫實的手法表現,而是走嚮了另一個途徑,他將人們心中的壓力以可見的形和色直接地迭壓在人體景物之上,個人性的自由筆觸、非現實生活的用色、扭曲的形體和擠壓濃縮的構圖等,將精神意識和創作手法融為一體,也創造了陳來興個人獨有的表現派風格。此次在北京索卡藝術推出的個展,主要搜羅90年代至今的作品,題材雖亦來自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但原先經常出現的青藍色調逐漸減低了比例,而描繪的方式則癒趨短促、交錯的筆觸,以及不為形體線條限製的涂抹方式。
    查看展覽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