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
解放 - 溫普林中國前衛藝術檔案之八零年代
2008.03.08 - 04.06
“解放”是“溫普林中國前衛藝術檔案”中關於八十年代部分的一個濃縮,通過圖片和影像集中展示了八十年代以來作為中國前衛藝術最早期實踐者之一的溫普林所策動並記錄的大地震的所有藝術行為以及上海的李山、孫良等人所組織實施的行為藝術活動“最後的晚餐”,並真實再現了八九年首屆中國現代藝術展的重要歷史人物和場景。詳實的史料文獻,豐富的圖片和珍貴的影像放映使本展覽具有了較高的學術意義和收藏價值。 -
深呼吸 - 存在與感知共構的幽微空間
2008.01.01 - 01.27
北京索卡藝術『深呼吸』展覽由策展人胡朝圣策畫,共邀請包括袁廣鳴、陳永賢、吳鼎武.瓦歷斯、陶亞倫、王德瑜、林建榮、陳萬仁以及黃博志等八位臺灣新媒體藝術領域中杰出的藝術家,展出作品從做為一個人我存在意義的探討,延伸至人在自然和城市中的相對位置與存在價值,再到一種莫可名狀的感知狀態,表達出人在不同情境下面對存在本質的體會與思考。 -
非集體意志 - 武漢70後當代藝術展
2007.11.10 - 11.30
客觀的看待武漢的當代藝術史,它在年輕的中國當代藝術發展史中有著濃重的一筆。然而無論是留守在本地或出走他鄉的藝術前輩,他們成功的藝術實踐並未在目前這批年輕藝術家的身上留下明顯的印記。生活在這裡的藝術家的“集體意志”是淡漠的,在創作中他們“個體的意志”相對有著明確的體現,這應是一種不同於其它地區的有趣現象。 -
我的北京 - 2+2攝影展
2007.10.13 - 10.31
如果說現在世界上最熱門的城市,一定數得上北京。北京的變化發展,北京的過去現在,北京的環境自然,北京的一切一切,時時刻刻都可以牽動世界的關注。孟瑾的北京,朦朧模糊,甚至有些不確定的浪漫 ? 方二的北京,神秘莫測,顯示喪失了自然風景的漠然;王迪的北京,細膩親切,幽默之間帶著一種淡淡的傷感;曾力的北京,波瀾壯闊,多多少少令人記起愚公的時代。 -
意在言外 - 中日韓多媒體展
2007.09.01 - 09.30
語言的出現,與其說是作為一種溝通的技術性工具,不如說是一種源自於人與世界之間的距離感,為了消除這種不安,於是語言具體化為社會秩序的一種藝術形式。然而隨著時間的推進,語言似乎也發展出一套明確且無庸置疑指意性。當尼采提出以虛構文字方式的態度,重建道德判斷的歷史後,藝術家們似乎也開始實踐以另一種虛構的語言去顛覆人類既有的溝通系統。 -
角色‧絕色 - 何孟娟,陳擎耀雙個展
2007.08.11 - 08.26
微觀至個人,每個人都在社會中扮演自己的角色,承擔自己的責任,有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網絡社會中,我們時常會迷失自己,如同紀杰克(Slavoj Zizek)在「網絡身分」中提到我們與屏幕人物構成關系的兩種形式:一是我保持外部距離的態度。當成是跟虛假的影像的嬉戲,從成為自己當中松懈下來。二則就屏幕人物揭露自己在真實生活中不敢承認的個人面嚮,可以說這個我,比真實社會中的我〝更貼近自己〞。而究竟什麼是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