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盛梅冰 - 油彩下的文人骨氣 | 典藏今藝術&投資
2018-08-15
(來源:典藏今藝術&投資第331期 文 / 劉靜)
6月的最後一天,索卡北京藝術中心舉辦了來自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盛梅冰的個展“觀潮”。自從2013年在國家博物館舉行完大型個展後,此次展覽是這位南京藝術家再度於北京正式亮相。
“文人氣”是盛梅冰作品給人的最深刻印象,雖然他以源自西方的油彩與畫布作為創作媒介,但作品的內核仍然是“文人氣韻之動”。無論是山石風景、庭院景觀,還是書房一隅、清貢雅玩,都體現出人與自然之間的心靈相互通趣之美,這一點正與千年來的中國文人傳統一脈相承。在他最新創作的《仿古系列》、《臥遊》等作品中,對這種文人傳統的追慕則表現得更為直白。當談及作品中對文人精神的追求時,盛梅冰說:“翻看中國美術史,賞石清供默默無言地見證了多少場面我們已經很難統計,它們幾乎無所不在第貫穿了中國繪畫史。我們在古畫中常常見到這樣的場景:在山巖高聳的異境中,一個遁世隱逸的小人物倚石而坐,或獨自操琴,或仰天而望。不見面貌的身影讓人感受到內心的孤獨,唯有散落在四周的石頭能給人一種心理上的依靠,石頭的厚重質感撫平了人們心中的無奈卻往往不為之覺察。那些世代流傳的古物莫不如此。我想,如果能夠深入地領會古物之美並進而理解它們所承載的綿延時間中一代代人的精神活動,以及由此產生的人與物的相互交融,那麼‘以畫明志’或‘畫外之意’當時自然而然、不言自明的。”
仿古系列ⅠArchaize Series Ⅰ|120x80cm |布面油畫 Oil on Canvas|2018
在藝術創作之外,盛梅冰也是一位頗有經驗的收藏家,創作與收藏二重身份的統一,正是古代文人的標準做派。那麼,進入收藏領域,是出於對這種傳統的模仿,還是出於審美自覺呢?對此,盛梅冰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對於藝術品位而言,藝術家的個人選擇往往是源於一些自帶基因以及後天的成長環境所影響。所以任何藝術作品都是藝術家的品味與生活環境融合後的產物。在自覺與繼承之間往往難以做出明確的區分,如果一定要用邏輯來解釋,那我想大約是先有來自熏陶與本能的喜愛,浸染日久,產生了自覺的審美觀照,進而又反過來促進自己的繼承吧。”
如果進一步了解盛梅冰,會發現他在求學道路上的受到了多方面影響,不同類型的藝術語言在他身上相互作用,產生了化學反應,令他鍛造出自身獨特的風格。“在同輩人中我還是很幸運的,我在高中時跟盧是先生學素描和油畫,盧是生前是南師大教授,他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解放前是第一批由民國政府派往敦煌的專家,他在油畫的造型和用筆上有很高的造詣。後來我跟徐明華先生學,徐先生是留蘇藝術家中功底最扎實的,色彩感覺也是最好的,他經常帶我外出寫生,我從此學到了正確觀察色彩的方法。”回憶起自己的導師,盛梅冰充滿感情:“上南藝以後又跟隨蘇天賜先生學,蘇先生早年師從林風眠,油畫的表達方式充滿了東方情調,給我很大影響。1975年盧是先生介紹我去北京吳冠中家學畫,他和吳冠中同學於國立藝專,私交甚好。那時我剛高中畢業,我帶了盧先生的信函和一些水彩畫獨自找到吳冠中位於後海的四合院,吳先生接待了我並給我看了一些油畫和水彩畫,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墻上掛的一幅畫,銀灰的色調畫了兩顆白楊樹,我第一次知道油畫的色彩能夠畫出如此明亮的調子。我在不同的先生那裡學到不同的表達方式。優秀的藝術品是相通的,我從藝術風格截然不同的先生們那裡感悟到一些共性,在他們的作品中總有能夠抓住你感覺的東西,美術館中的陳列作品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其實也一樣。倫勃朗和凡·高,完全不同的語言,同樣打動我的一定是最真摯的情感表達。當然了,從美術史的角度來研究,就必須沿著藝術風格的線索提取隱藏其中的核心問題。這樣我慢慢地找到了自己的感覺。除此之外,有時候我會很少作畫,經常去博物館看看,我現在經常處於這樣的狀態,畫畫的時候那些古代的器物總是浮現於腦海,而身處博物館時又會產生強烈的作畫愿望,這說明我的藝術靈感在很大程度上同時還來自於博物館。”
了解了盛梅冰藝術語言的多重源頭之後,就更能理解他的作品了。文人精神為骨、油畫語言為肉,這樣的結合為傳統文人畫在當代語境的表達給出了更多的可能性,而盛梅冰作為藝術道路上的“觀潮者”,真正做到了潛心創作,大浪來去心不驚。
觀潮 By the Tide|110x80cm|布面油畫 Oil on Canvas|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