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 后 ‧ 美奖

    2016.12.10 - 2017.01.15

    《后 ‧ 美奖》的策展命题,在于排除竞赛过程中主客观的立场,更着墨于台湾艺术家在参加一项指标性的艺术竞赛奖项之后,对于艺术家后续发展或是转变的任何创作潜在实验性与观念生产。参与《后 ‧ 美奖》的艺术家,将为展览提出获奖前后的两件作品,其展览现场更将重新再现获奖时的原件作品。借以突显艺术家即便在获得该奖项之后,对于进入以市场导向如画廊、拍卖公司等艺术系统,又如何互相配合而成为艺术家自身延续的创作生涯。在检视各类美术奖项对于辅导、协助与营造艺术家创作条件的过程中,挑选以台湾艺术活动生态中,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公办美术竞赛─「台北美术奖│Taipei Arts Awards」,成为《后‧美奖》的文本设定。此举的目的在于检视台北美术奖,这个在艺术生态里,被台湾艺术家最为推崇的竞赛展,着实累积了哪些对于艺术家创作生活的目标成果。
    查看展览详情 >>

  • 丰红 - 曾雍甯个展

    2016.12.04 - 2017.01.15

    炽热空气中的情感随着火焰飘散,洋溢的红光是艺术家强烈的内在体悟,色彩循着知觉时而狂放时而内敛。曾雍宁更于此次《丰红》个展中带来尺幅超过两百二十公分的作品,索卡艺术欢迎各界朋友于2016/12/04(日)至2017/01/15(日)期间,一同沉醉在令人目眩神迷的感官飨宴中。
    查看展览详情 >>

  • 索卡实验室·第三期
    董琳

    2016.12.03 - 12.31

    董琳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是在不断生长,就像中国传统水墨画,讲“人在画中游”。她把画像砖的传统样式赋予新的面貌;她借用2000多年前汉朝先民使用的占景盘样式,用不同颜色的釉彩,来表现中国的24节气,比如这次的六件占景盘系列作品《处暑》、《谷雨》、《寒露》、《惊蛰》、《秋分》、《小雪》。《忘归》取材于楚辞中的《九歌·山鬼》,《八仙》来源于中国的神话传说,而《二十四孝图》系列作品,取材于中国古代经典民间故事。董琳用她的方式创作出一套董琳版的24孝图,捏出的陶瓷人物被放置在特制的镜面上,观众去看这些作品的时候,一方面会思考这其中讲诉的孝子故事,同时会在镜中看到自己,审视自身。
    查看展览详情 >>

  • 舞影零乱 - 林葆灵个展

    2016.11.05 - 12.04

    林葆灵擅于描绘不同城市夜晚且将成长环境中的台湾、纽约、新加坡都映入在每件作品中,夜晚的光影具有戏剧性的强烈对比,每座城市都将你我曾经熟悉的景致连结到你我心里的过往的回忆。他采用墨与压克力颜料于制图胶片上,也使用油彩混合压克力于画布上的搭配,均在呈现快速流淌特性。无论是城市瞬息万变的流转光影捕捉、旋转木马以及华丽宫廷与夜的幻想曲超现实元素的布景手法,都在流变时空里凝结成一片童话、一种虚构的真实。
    查看展览详情 >>

  • 想起层层是景致 - 王玺安个展

    2016.10.16 - 11.27

    王玺安的作品并没有具象与抽象的分野,艺术最终还是回到最单纯的观看本质,他所关注的并非是技法上的写实表现,而是更精辟的,属于精神性层次的演绎与诠释,他用绘画传递感受,也用绘画梳理情感,体会并凝视这个世界中的完整与残缺、自然与非自然之间的丰富空间。
    查看展览详情 >>

  • 文人绘画六君子

    2016.10.08 - 12.18

    在北京索卡15周年之际,我们精选出在“东方文化精神”这条主线上比较有代表性的6位艺术家,分别是40年代出生的梁铨,50年代出生的洪凌,60年代出生的文凤宣,70年代出生的曾健勇、谭军,80年代出生的王濛莎。试图通过这6位不同时代出生的艺术家各自风格迥异的艺术探索典例,勾勒出一个不断发展的,多样的,立体的当代东方水墨样貌。
    查看展览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