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 ‧ 漫 - 劉慶和、陳淑霞雙個展

2019.05.11 - 06.23

索卡藝術 ‧ 臺北

二〇一九年五月索卡藝術‧臺北非常榮幸邀請到藝術家劉慶和與陳淑霞舉辦「浸‧漫—劉慶和、陳淑霞雙個展」。本次雙個展可說是北京索卡於同年三月的聯展「學院的力量」所泛起的蕩漾余波。劉慶和與陳淑霞老師除了自身創作不輟,也同時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在藝界杏壇耕耘多年,造福莘莘學子,為培養未來優秀的年輕藝術家而努力。因此索卡特別將這對學藝界的佳偶首次邀請至臺北,展出兩位從二〇〇六年至今的作品,呈現近十年來兩位中國當代藝術舉足輕重的學院代表,在藝術創作上對於日常生活更加深刻、內省的觀照。


關於「浸‧漫」


 「浸‧漫」可以理解為「沉浸」和「漫延」。沉浸,當墨色沉浸在紙的纖維裡的時候,紙就成了包容以及承受的載體,宣泄和釋放的情懷在水墨的儀式感上找到理由。漫延,卻是完全另外一種感覺。從漫無邊界到對形的主動遏製,都體現出了思緒的界痕和思域的無疆。無論是浸抑或漫,這兩者能表達出哪些含義,都是在時間的長度裡追求永恒的主題。在這裡,畫面也許就是一瞬間的定格,但卻是多重思考的見證。畫面所顯現出來的方嚮,可能帶給觀者各自的遐思和空間,不是刻意的營造,是無意間意會了自己潛在內心的感觸而有感而發罷了。


— 劉慶和、陳淑霞


揉雜中西藝術精神

劉慶和與陳淑霞為改革開放後重要的藝術家代表人物,劉慶和使用彩墨作畫,而陳淑霞多使用油彩創作,兩位藝術家作品的媒材一中一西,看似截然不同,但卻都具有西方藝術的創新精神以及東方傳統藝術的平靜氣質。兩人皆憑借對藝術豐沛的熱忱與不斷地探求,從生活經驗與自我本心出發,在經年累月地沉淀、思考、內化後,再透過獨特的視覺藝術語言表達,捕捉瞬間的感受轉化為永恒的畫面,為這個時代留下最貼近日常生活的純粹情感與況味。如此不鋪張不張揚的藝術性格,讓他們的作品散發出曖曖含光,不約而同彰顯出中國文化的傳統底蘊以及當代藝術的探求精神。


 

浸遊自然

劉慶和長久以來致力於當代水墨語言的運用與探索各種表達的可能性,創作出性格鮮明、內斂成熟的獨特表現風格,是中國當代水墨的踐行者。曾是「都市水墨」的無可取代的要角,作品描繪出當時都市人們對於宏大命題和沉重歷史的厭倦與無奈,對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新文化現象具有昭示性意義。

近年來,他的藝術逐漸回望自身,專注於返歸自然與內心當下的感觸,將當代水墨帶嚮更具精神性的所在。作品母題仍舊以人物為主,但卻將人物置於自然場景之中,如《水漫》、《三伏》、《六味》、《安踏》等。墨色沉浸在紙的纖維裡,寬容地任其恣意流淌,在色與色相互交融疊加中,展現彩墨渲染所營造出的自然空間深度與層次。纖細的墨線勾勒出於山石草木間踏青、溪水湖畔戲水的女性,看似悠閒自得,實則不如理想中的那般健康、活潑、舒坦,而是帶有某種陰郁、不安、迷茫的性格。如靜電般根根分明的發絲、微鎖的眉頭、迷茫的眼神、下墜的嘴角,是劉慶和人物作品中獨有的特色,傳遞一種憂郁不安的信息,象徵著現代人對於生活環境的「亞健康」狀態。 「亞健康」一詞意旨人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臨界狀態,人的心理與身體處於混亂,但並沒有明顯的病理特徵。畫中人物雖優遊沉浸於自然之中,但心裡卻非真正的安定踏實,或許這就是劉慶和更加關注人與自然間微妙關系後的體悟。他以充滿樸素、含蓄、節製的水墨語言,以及內省式的自我探求方式,在畫布上留下對於人於自然間暫下的注解。


靜漫生活

陳淑霞的作品和她本人一樣,流露出一種寧靜安詳、溫文爾雅的恬淡氣質。即使是表現簡單的日常靜物,她也只使用最純粹的色彩、線條與質感變化來表達。一九八〇年代末,她創作過一系列以花為題材的靜物繪畫,並於九〇年代初參與兩檔重要的展覽,即一九九〇年中央美術學院舉辦的「女畫家的世界」與一九九一年的「新生代藝術展」,這兩檔展覽奠定了她在中國美術發展史上的地位,也確立她未來的藝術探索方嚮。在上世紀中國當代美術史的進程中,陳淑霞的作品體現了當時女性藝術的崛起和新生代的亮相,告別一個表現激情和傾訴憂患意識的八十年代,轉而走嚮一個關注日常生活、表達細膩豐富內心世界的九十時代。

她近年的作品風格更趨嚮空靈寫意的境界。本次展出作品除了《植》較貼近傳統靜物繪畫的風格,二〇〇八年一系列以單一色彩作為主體的靜物創作,如《北斗》、《三果》、《湖藍》等,與二〇一五年將正方形畫布旋轉四十五度系列作品如《冷綠》、《肆》、《+》,皆以單純的顏色漫延整張畫布,並於參差不齊的邊界,以類似紙張隨歲月泛黃的痕跡或是經燃燒後的焦邊畫上形的休止,體現她在日常生活中思緒的界痕與思域的無疆。在平靜、優雅又富有禪意的畫面中,無過多的繁雜裝飾,有的僅是幽幽隱沒於色彩中的日常靜物,跳脫具象所能傳達的表面,用最質樸簡約的藝術語言,傳達生活中更深層內斂的真實情感,將剎那間內心的感觸化為永恒的記憶。


劉慶和的彩墨作品是「浸」的載體,而陳淑霞的油彩創作是「漫」的延伸,皆是藝術家用心體悟生活,經過自我思考的反覆辯證過程,並用其最精湛的藝術技法與巧思,以揉雜中西藝術精神的態度,來探討亙古綿長的時間中,那瞬間的感悟,並將其化為永恒,值得觀者佐一壺好茶,細品當中的哲思與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