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標 ‧ 殞落 ‧ 棲所 - 第十二屆索卡好樣青年藝術家聯展

2019.06.01 - 07.06

索卡藝術.臺南

索卡藝術自1992年至今已走過27年歲月,一直嘗試發掘新一代獨具創新力的藝術家,並致力於推廣亞洲當代藝術,〈索卡好樣青年藝術家聯展〉也由2008年起,陸續與許多優秀的青年藝術家合作,至今已邁入第十二屆,其中獲選參展的藝術家在創作領域上皆獲得多方肯定。期望藉每年的徵件,深耕臺灣藝術市場,並提供熱愛藝術創作的青年一個接軌國際的舞臺。本屆獲選名單為:陳肇彤、彭韋、黃敏哲(依姓名筆劃排列)。此次展覽定名為《坐標.殞落.棲所》,試圖在紛紛擾擾的現代生活中,重新梳理在生命經驗裡必須度過的情節,從中去思考和創作,進而覓得一處寧靜。

 

回憶裡的坐標

 

彭韋目前就讀於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在他的作品裡,泛黃的色調與帶點朦朧的筆觸線條,很難不讓人聯想到那些封藏在抽屜深處的老照片,畫面裡皆是無人的景物,卻似乎能感受到曾經有人駐留的痕跡,彷佛遙遠的往日變成種種細膩光線,投射在作品的每一處。如作品〈九九峰下II〉,前景的布棚綿延,隔出一段觀者與後方景物的距離,有一種幽微的疏離感被緩緩撐起,彷佛那是記憶裡私人禁地,而我們只是探頭探腦的陌生人。隨著景色越來越遠,後方的椰子樹與山巒漸漸模糊,筆觸顯得更加輕柔與寫意。在創作的過程中,藝術家先以寫生及拍照記錄瞬間的感受,再利用炭筆、鉛筆、壓克力彩等多種媒材進行單色調的描繪,將完整的畫面鋪排於碳酸鈣基底的畫布上。此種底劑能讓筆觸的刷痕更完整的保留下來,讓這些線條交織出明暗與深淺,將記憶裡的形象表達出來。

 

殞落的姿態

 

「時間」是我們活著都得面對的問題,難以敘述,在描述的當下,就成了過去。陳肇彤試圖透過雕塑,來呈現時間的軌跡狀態。目前就讀於臺北藝術大學創作研究所的陳肇彤,曾榮獲2019美術創作卓越獎,此次展出的作品中,有非常多氣球造型的原素,如作品〈姿態#18〉,三顆不同顏色的氣球被堅硬的不銹鋼架限製,而擠壓變形,氣球飽滿的造型會隨著時間而逐漸委靡,最後變成一塊干扁的橡皮墜落在地面上。這件作品可以視為藝術家創作的起點,而後衍生出與其定義相對立的作品如〈殞落〉,藝術家選擇了鏡面不銹鋼的球體造型,將其視為一種永恒的存在,似乎也暗指了一股沉重與安穩的外在力量。在陳肇彤的作品裡,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節點的狀態,是時間的堆棧、擠壓、變造,反射周遭事物的扭曲面貌,辯論著轉瞬與永恒間的存在關系。

 

內與外的棲所

 

藝術家黃敏哲畢業於高師大美術系碩士,目前創作與生活於臺北。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窺見人們本質中的孤獨,導出個體身心所感受到的黏稠感,由大環境中變動的記憶與鄉愁切入,鏈接至內在感受,在變異遊移的世代中,鄉愁已從對於家鄉的思情聯系,流變至生活小事,甚至是對象的情緒投影,人們無從抗拒。作品〈祈愿之海-2〉中,夜晚的海上有一道燦爛的亮光,彷佛是個只存在在夢境中的片段,細膩的光束在無盡的黑夜裡綻開,對比下方的海面反射出銀灰色的光澤,波浪悠緩,如夢似幻。在技法上,藝術家使用「影像轉印」,將碳粉轉印於畫布或木板上方,後加上油彩與壓克力彩層迭上色,並在光束周圍點綴著無數的細小彩點,細看畫面的肌理,具有輕薄的層次感,也讓作品更接近有攝影的氛圍。

 

藝術創作上,一切皆源自於心,唯有透過不斷地自我檢驗和精進,才能癒見明心。在最簡單的事物裡含藏著宇宙萬物,從內在空間的凝視中得以看見真實的自己。索卡藝術誠摯邀請您蒞臨2019年6月1日,《坐標.殞落.棲所》第十二屆索卡好樣青年藝術家聯展開幕活動,期望能在黑暗中尋得寧靜與光亮,回歸能讓自己平靜下來的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