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歌墨舞 - 文鳳宣個展

2016.05.27 - 07.03

索卡藝術 ‧ 臺北

關於文鳯宣的作品,畫面亦空亦滿。一望無垠的平原,彌漫著朦朦地煙氣。作品中的風景非一個定格而是一種展望。不是一部分而是整體的延伸。地平上孤樹矗立,雜草叢生。儼然已成風景。畫面且靜且寂寞。水平展開的畫面悄無聲息地隱沒在視線裡。日落的田野百無聊賴,只留下日暮時的光,恰似漲潮前。他的風景不是白晝,而是日落亦或黎明時分。那一刻,時而凋零時而蘇醒。在鮮明的光影下界限消失,或者朦朧地輪廓漸漸清晰。暮色下,那棵松樹的陰影迸發出強大的生命力。河對岸升起地山把陽光吸進去的模樣,給人感覺更加沉重。


文鳯宣書寫自然。作品中的竹、梅與「芥子園畫傳」中的不同。最近像這樣直接寫生四君子的作品並不多見。他會在每年早春去找光陽的梅花田。繪製的梅花,而非觀念中的意象。掌握事物具有的現實性,是面對現實去寫生的意義,這毋庸置疑。想要擺脫長期以來東洋畫教條的束縛,能看到他尊重自然並且忠於自身的態度。所以他畫的風景不是單純觀念的山水。看不見的風、陽光等這些能夠被感知的要素構成了畫面。風的色彩和光束不是來自視覺,而是源自內心。他的作品不適合靜觀,小步慢走方能走入畫中感同身受。自然和人並非對立,融為一體才能完成作品。粗糙的焦墨中依稀能夠嗅到干涸土地上泥土的質樸氣息。天空的風和陽光涌來,縈繞我們的身體。


還有,文鳳宣畫中出現的內容時而是意有所指,時而則是無意的筆痕或潑墨。他作品中的悖論在於雖然他是從現實出發,但有時卻指嚮虛無世界。他在自然的情況下,某一瞬間突然試圖從中出離,能夠感覺到他繪畫的自由性。有的作品是黑色和白色的對比,有的則是交叉、垂直,水平元素的特徵組合。他似乎在尋求一種絕對的形式邏輯。從自然出發,最終擺脫自然,也許這就是東方藝術家最終要到達的境界。我記得老子說過“道可道,非常(恒)道。”從文鳳宣的作品中不難看出,在嘗試擺脫自然的時候,可以接近真實地自然本質,那不再是現實的外在,而是某一種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