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呼吸 - 存在與感知共構的幽微空間

2008.01.01 - 01.27

索卡藝術.北京

在面臨全球化的挑戰下,臺灣於國際經濟版圖上以科技產業確立清晰的座標位置,明定自身角色,成為世界看待臺灣的一個面嚮,這樣的思考方式在過去二十年來也逐漸應用到藝術創作之上,除了藉由科技的發展呼應藝術創作的多元性,也希望在以科技產業做為先天優勢的條件上,使臺灣藝術在全球的發展上有一個既有地方特色又具有國際語匯的特質,一如美國普普藝術(Pop Art)或日本卡漫藝術(Manga Art)等可被明確指認既在地又全球化的面貌。尤其2000年之後,科技(新媒體)藝術在臺灣受到普遍的重視,不斷被擴大討論與研究,對於當代藝術的發展有了深化的影響,也成為臺灣近年藝術發展的主流之一,而事實上這樣的現象確實為臺灣培養出為數不少的優秀新媒體藝術家,一如其科技產業的發達。

 

北京索卡藝術『深呼吸』展覽由策展人胡朝圣策畫,共邀請包括袁廣鳴、陳永賢、吳鼎武.瓦歷斯、陶亞倫、王德瑜、林建榮、陳萬仁以及黃博志等八位臺灣新媒體藝術領域中杰出的藝術家,展出作品從做為一個人我存在意義的探討,延伸至人在自然和城市中的相對位置與存在價值,再到一種莫可名狀的感知狀態,表達出人在不同情境下面對存在本質的體會與思考。對照於新媒體藝術的“新”,存在感這個“古”典的命題反而被突顯出其跨越時代的重要性與不可被取代的思考位置,更說明了人在不同時空中,總是必須在一種模糊和無法掌握的狀態之下逐漸厘清生命的意義,藉由「虛無化的過程達到其自由的目的,但在其虛無化過程中,不但實現了存在自身從自在到自為的轉化,而且也完成對其所環繞的世界的改造,使其自身不斷地在可能與現實的矛盾中脫穎而出,實現不斷的自我超越和超越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