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詞語是?

2023.10.28 - 11.25

世界的詞語是?旨在與我們的共同未來對話。展覽呈現四位居於倫敦的藝術家創作的雕塑、繪畫和裝置藝術作品,這些作品將神話與民間傳說交織在一起,為反思人類本性、進化史和烏托邦欲望等普遍主題提供了開放性的語境。

 

展覽標題來源於美國作家和政治活動家厄休拉·勒古恩(Ursula Le Guin)在1971年為反思越南戰爭所創作的科幻小說《世界的詞語是森林》。這部中篇小說榮獲雨果獎,講述了在遙遠的、森林茂密的外星球上,一群原本愛好和平的原住民(Athsheans),為捍衛家園免受貪婪的人類殖民者占領,最終采用暴力反抗。這個故事反映了不斷演變的殖民主義意識形態,並譴責掠奪自然資源的行徑。

 

人們常常圍繞科技創新展開對未來世界的憧憬,在這樣的遐想中,新技術將引導創意和資源民主化的發展。然而,當前不少經濟體圍繞沖突和國防進行結構性調整的趨勢日漸增長,原本可能流嚮教育、文化保育、醫療保健和其他領域的資源被重新分配。技術進步的敘事通常集中表現於英雄主義的徵服和從悲劇中生存的相關主題。勒古恩在1986年發表題為《虛構的背袋理論》一文,將人類的起源從“人徵服地球、太空、外星人、死亡、未來和末日”的觀點重新定義為“將技術和科學視為文化的載體,而不是統治的武器”。這種修正主義的歷史觀為探討知識生產提供了新的視角,成為瑪麗蓮·斯特拉森(Marilyn Strathern)、唐娜·哈拉維(Donna Haraway)和羅安清(Anna Tsing)等新一代哲學家的創作奠基。

 

我們如何以去中心化的方式應對不斷加劇的社會和生態危機?展覽中的藝術家聚焦於我們的生活和交流方式、我們如何與動物和機器等其他實體互動等題旨,探討了人類—非人—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新形式。蔡秀青(Xiu Ching Tsay)借鑒文化人類學、植物學和物理法則,使用藝術家本人描述的 “通過生態系統多樣流動方式繪製的自動生成圖像”,探索了多物種生態網絡的轉變以及人類通信技術的演化。羅莎琳德·豪德爾(Rosalind Howdle)藉由描繪自然界生命起源中割裂和重組的過程,呈現顯微鏡般細致萬千的視角。豪德爾變幻莫測的構圖似乎在暗示某種人類不可知的處於植物和動物臨界點的混合形態,展現了生物演化中的不同階段:起源、繁殖和自我修復。

 

阿莉雅·哈塔(Alya Hatta)作品中怪誕、熟悉且充滿幻想的形態極具個人色彩。她自傳式的作品挖掘了日常材料的表現力: 將從馬來西亞和倫敦東街市等當地社區收集的舊衣物、自行車鏈條和珍珠重新混合組裝,捕捉處於離散中的族群狀態。湯米·卡梅爾諾(Tommy Camerno)則通過挪用吊燈和神秘公共雕像的輪廓,疊加圖案、直覺性的筆觸和色彩,試圖為意識、體驗與外部世界構建聯結。他將建筑中的裝飾結構視為戲劇性的象徵,探索了公共和私人空間的邊界,展開關於欲望、親密和關注的敘事。

 

如置身深水探索,該展覽圍繞地球、與地球共存展開萬物間伴生關系的思考,作品中兼具挑釁、歡愉與深意的回應,從不同視角描繪了世界開敞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