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
再现部 - 毛旭辉个展
2012.09.15 - 11.11
此次展览主要展示出毛旭辉在“告别权力”之后,2000年后期以来的创作全貌。以奏鸣曲式第三部《再现部》为标题的个展,主要用以呈现艺术家毛旭辉个人创作历程的现行阶段,像奏鸣曲的《再现部》,处在一个主题表述的重现章节,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不同的层次上对主要素材的回顾,再加入新的变化元素。此次展出的作品,由历史与记忆切入,不仅再现过去的主题风格,对个人创作历程重新审视;新作《昆明组画》则是过去生活记忆的再现,个人生命历程的重温回顾。毛旭辉用绘画重现生命的真实,将他对昆明这个城市的感情展现在作品中。 -
己已导向 - 而立与不惑的情感样态
2012.03.03 - 04.07
云南这个80后的艺术群体与自然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绿色是他们作品中体现的共性特征,我发现并推崇这种在当代城市生活中具有文化价值的特征,并在推介他们的作品时把它称之为“绿色价值”。但这种价值的完整体现并确立需要一个过程,我们所能做的是向社会宣布这一发现,以此鼓励他们重视这种共性经验,继续深入,不能放弃。此时,他们需要吸取70版的经验教训,当我们还相对弱势和稚嫩的时候,更应该依靠整体性的力量去突破,建立完整的语言体系或文化体系,而绝非单打独斗,否则还会面临找不到文化归属感的危险。这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艺术史经验,诸如整个“八五思潮”,就是靠这种群体性的力量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变革,改变了新时代的文化面貌。当时的群体热,其实就是各个地区一些亦师亦友的艺术青年联合营造的个性语言生态。艺术群体在全国各地相继冒出,才奠定了今天当代艺术的基本格局。在中国的特殊文化环境下,这种经验会延续和保留下去的... -
东北墟 - 东北当代艺术轮廓
2011.11.19 - 2012.01.15
每一个地域或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成长轨迹,自己的记忆。这种记忆必定是杂多的、重叠的、片断的、不齐整的,甚至是矛盾的。因为这种记忆的源泉是无数个体的欲望、活动、追求和创造力。一旦这些地域或城市被规划、整理得整齐划一,它们的记忆就会被抹平,其创造力就将枯竭,剩下的,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化沙漠。因此,与其说这次展览试图呈现“墟置”现实图景,不如说它更像是东北当代艺术的一种轮廓,是从艺术家创作的图像本身出发,对现实表象所做的一种“挑选”。这些参展的作品或许呈现了东北当代艺术的某种“事实”,或“事实”的某一面而已。 -
引领风骚 - 北京索卡十年
2011.09.24 - 10.23
能走过十年的画廊,在北京少之又少,北京索卡有幸见证艺术市场在这十年发展的成长,也见证了中国艺术从没有到繁荣,确实不易。此次”引领风骚 - 北京索卡十年”,我们以回顾历史与开启未来两部份,准备了许多精彩的作品来感谢支援北京索卡的好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