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跨域地域的多元参照 - 台北索卡艺术「补牆计画」
2017-08-27
(文.摄影 / 杨椀茹 来源:典藏投资)
「补牆计画」开幕现场
继去年底「后—美奖」的实验性策展,策展人沈耿立号召多达18位年轻艺术家一起探讨艺术如何跨越地域的当代思考,在7月8日于台北索卡艺术联手展出「补牆计画」。
牆,在一展览场所内具有区隔、界定空间,乃至于最重要作为乘载作品的功能,向来被视为理所当然 的存在,也在视觉经验中被观者所接受。然而,随著人们使用网路的习惯与倚赖渐增,终日接收庞杂的资讯,创作者的思维也不可避免地深受网路世界的影响;牆作为一种传递介面的功能与效益已难以负荷当 下艺术创作所涵括的内容与重量。策展人沉耿立表 示,提出此次「补牆计画」是企图让展览地域之间的限制拥有穿越性,并且转变过去以第一人称观赏作品的方式;跨越虚拟结构空间的「牆」,在视觉第三 人称的位置内,进行各种符号讯息的传递,共筑数位与现实之间的多元性参照。
于是,「补牆计画」执行了一项不同以往的布展计画,从6月17日起每天轮流只有一位艺术家进入画廊布展,而且都是到了展场时再于当下自行挑选作品摆放的位置。所以,一直到7月8日开幕前一天, 布展作业才全数宣告结束,而18位艺术家也跟观者 一样,直到开幕当天才得以一览展场的全貌。而这批活力十足的年轻艺术家,索卡艺术总监萧博中表示,也将从中发掘可以长期持续合作的艺术家。
网路作为串流平台
沈耿立认为,网路是另类的地理学,作为一种打破全球化语境的工具,继而造就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无不逼著艺术家思考自身创作、打破观念,并且探讨艺术可能性的素材。因此,他进 一步说明,「补牆计画」除了展览现场之外,更进行另一种传递同步指令的工具,利用结合声音、影像和文本内容,将过去提出的展览定义合併作为像 是影像流动的串联平台,并且渗入现在随处可见的移动电子装置。在本次展览中,艺术家的布展过程也同步转化为一种行为的活动纪录,被上传到虚拟的「牆」,网路工具—脸书。意即在展览正式开幕前,观众就已经能透过画廊的脸书资讯同步掌握到每天的布展进度,并可透过网路的传播力与更多不 在现场的观众进行交流与讨论。
「补牆计画」共邀集18位艺术家参与,众多作品呈现一种共生状态。
当艺术家在创作时产生了第一次构图,而进到展场时,又必须要考虑作品要放在哪裡、如何与相邻的作品产生对话关系,而形成第二次的构图思考,达到双重的构图考量;也因此,有些艺术家选择将作品挂在较高的位置,而非符合观者的最佳欣赏角度为出发点,就是出于平衡整体牆面调性的协调感。更由于他们无法预期之后在旁边又会摆上什么 作品,因此艺术家之间透过作品如何交流、对话甚至是干扰,也是本次展览值得观察的精采之处。
「展览所提出的跨越性,促使作品在现场与虚拟的两道牆中,因为与多媒体间的互补,而能和作品之间的沟通多产生一种共生状态。」沉耿立表示。 因为共生,不同的风格、题材、形式的艺术创作也都能相互援引或借用;牆做为区隔、乘载艺术品的界限已被打破,不仅穿越了展场的有形空间,艺术的语彙更在无形的网路世界四处流动。本次参展的艺术家皆属于网路世代,他们的思维、创作与关注角度,也深受网路的影响。汇聚艺术家出于对自身的生长背景、成长过程、生活经验、消费习惯、社会现象乃至于感情状态的观察角度所切入的创作,以不同面向反映出他们意欲捕捉的正在消逝或消费当下的特徵。
补牆计画」展场一景,探讨艺术跨越地域的多元参照。
台北索卡艺术的「补牆计画」,让观众藉由网路传输的资讯能观看到在一般展览呈现全数到位的完美状态之前,难以被外界所窥见的生成状态,翻转了传统的布展形式、单向的观展经验;虚拟的网路与真实的牆面,其特有的开放性与封闭性看似两相衝突,透过本次展览特有的操作手法中得以相互参照。这也正是策展人所欲探讨的议题,「『牆』,作为一种证据的视觉影像,透过相互文的实体与虚拟结构,目的是要探索实体理性的作品沟通本质,从而提出面对虚拟观看的媒合方式,以试图促成系统与生活现实两者之间的相互了解,转成另一种作品观看方式。」
「补牆计画」在展览现场以外,将展览的布展过程、艺术家的创作自述等展览资讯均上传至网路平台,进而提供更深入的作品介绍与崭新的观展经验。 参展18位艺术家:林葆灵、黄耀锌、黄柏勳、 苏郁岚、陈若云、蔡炜廷、陈卉颖、蔡士弘、王韦中、许晋瑜、阙巧涵、黄文塑、官孟玄、林厚成、陈劭彦、张致中、庄志维、高登辉。 (依布展顺序)
黄文塑|我会回来的|尺寸依空间调整|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