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葆靈
-
旅程心景 – 藝術家聯展
2024.07.27 - 08.24
索卡藝術即將於2024/7/27至8/24展出《旅程心景– 藝術家聯展》,本次展覽匯集了五位優秀的當代藝術家作品,包含林葆靈、李西西、平松宇造、池平徹兵與Maho Takahashi 。不論是林葆靈的作品中夢幻寫實的雪國場景,還是充滿敘事性擷取人生片段風景的李西西,和擅長以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筆觸,捕捉旅途中那些靜謐而美麗瞬間的平松宇造,與畫面天馬行空、傳遞溫暖與童趣的池平徹兵,最後是Maho Takahashi以數位化少女之姿嬉戲於山河之間的精采創作;每件作品都是一段旅程的紀錄,展現了他們眼中的風景及旅途中所感受到的情感變化。藝術家們巧妙地通過作品捕捉並詮釋了他們在旅行中的心境和印象。 -
2021 臺中藝術博覽會
2021.08.07 - 08.28
原訂於2021年7月舉辦的「2021 臺中藝術博覽會」,因受疫情影響而兩次延期,目前改期至12月3日至5日於臺中日月千禧酒店舉行。為了配合防疫政策減少跨縣市移動,索卡藝術.臺北特別提前至8月於臺北舉辦「2021 臺中藝術博覽會 – 臺北預展」。本次展覽將為大家帶來10位亞洲優秀藝術家的作品:王挺宇、林葆靈、柏巧玲、席時斌、彭思锜、飯田桐子、許芝綺、齊簡、謝福源與羅文欣(依姓氏筆畫排序)。為了讓貴賓們能有安心、尊榮的看展體驗,本展覽為期間限定且采在線預約製,展期為8/7(六)至8/28(六),共計四周。欲來訪的貴賓請提前一日填寫在線預約窗體,或致電臺北索卡02-2533-9658,我們將由專人為您安排參訪時間,感謝您的配合。 -
溫叨 - 藝術家聯展丨王挺宇、林葆靈、席時斌、許芝綺
2021.01.09 - 02.20
展名「溫叨」取自臺語「我們家」的發音,「溫」代表著家是個有溫度,能帶給人溫暖的地方;而「叨」則蘊含了家人之間因濃厚的情感羈絆,而衍生的各種叮嚀與關懷,雖然有時會讓人感到不耐煩,但那字字句句都是基於對彼此的愛。本次展覽展出王挺宇、林葆靈、席時斌與許芝綺(照姓氏筆畫排序)四位藝術家的最新作品;王挺宇以「四大王星」北落師門、畢宿五、心宿二、軒轅十四所發展的五芒星形狀作品,代表著人的五體、房子與家堅實永固的多重意象;林葆靈則以獨特視角定義家,他用透著光的帳篷、搭成三角形的顏料、手機的HOME鍵等等元素,呈現現代人對於讓人感到溫暖自在的家之想象;席時斌的全新雕塑《非相之馬》,探討抽象與具象的界線,好似「家」這個既抽象又具體的存在,會隨著個人記憶與想象以及時間遞嬗而改變,耐人尋味;許芝綺的白色抽象雕塑是承接生命經驗與重量的載體,就如同家是永遠的避風港,包容與承接著每個成員的喜怒哀樂、所有的悲歡離合。 -
若夢 - 林葆靈個展
2020.10.03 - 11.14
深深被夜景吸引的林葆靈,10余年來一直試圖發展出更多夜景的可能性。他研發了以製圖膠片作為創作載體,使水分飽滿的壓克力彩在不吸水的半透明膠片上流動,讓暈染的效果更豐富與夢幻。如此流動、不確定、隨時會消逝的藝術風格,被許多藏家稱之為「如夢境般」,既神秘、迷人又令人嚮往。回望他的創作歷程,從「藍紫色夜曲」、「臺北夜曲」、「京都夜曲」、「南湖星空」、「泛黃的夜」至近年發展的「雪國」系列,他在媒材運用與技法掌握上越發臻至純熟。在題材上,也因紐約、新加坡、日本等地的駐村與旅遊經驗而更加豐富多元;但近年來他逐漸遠離了城市的繁華與喧囂,進入大自然寧靜幽遠的境地。 -
非凡 - 索卡25周年大展
2017.04.15 - 06.30
「非凡-索卡25周年大展」 囊括亞洲45位重要藝術家,包含現正於臺北歷史博物館展出的常玉,當代東方藝術大師林風眠、趙無極、朱德群、洪凌、蔡國強、毛旭輝等,以及日、韓代表性藝術家草間彌生、村上隆、樸棲甫、文鳳宣與東南亞藝術家蓋伯瑞.博瑞多、翰迪懷兒曼•沙普查,更不乏臺灣優秀青年藝術家席時斌、林葆靈與重要藝術團體「未來社」等人。其中草間彌生的「花-綻放在午夜」更是與現正在東京新美術館舉行的草間彌生「我永遠的靈魂」大展作品同步,讓喜歡藝術的臺南朋友,不用飛到日本,便可與東京同步看展。這亦是臺南首次重量級的國際當代藝術展覽,保險價值上看10億,堪稱鉆石級大展。 -
復述分化 - 藝術家聯展
2015.03.21 - 04.26
本次展覽藝術家曾雍寧在藝術界以原子筆繪畫聞名,畫中多帶有植物生長的意境,這次作品<白色的印>與<風的記憶>雖然脫離過往畫中慣用的形象,將以往創作時應該被丟棄的筆桿化為創作主體,另外一件作品延續過去的花草生長,將花草形象轉化立體,這是曾雍寧首次嘗試裝置藝術創作。林葆靈的畫作以城市夜景聞名,這次的作品<Under the Table>邀請觀眾彎腰觀看桌子底下的光影,用夜光素材打亮黑暗桌影,每個人是否可以在桌底下的世界尋到心中想找的東西?林葆靈多年來第一次使用夜光膠閃現燈影,有別以往的華麗燈火,此次是低調沉潛的光輝。賴威宇則是新生一代極具實力的繪畫頑童,總是以獨特的視角詮釋壓抑扭曲的社會;此次展覽他將桌子畫作鋼琴,側拍一位鋼琴家演奏這部琴,殘缺的沒有琴音的曲子<What a wonderful world>,再如何美好也彷若幻影。賴威宇首度跨領域嘗試錄像創作,並且融入音樂作品與裝置結合交會。裴靈此次的作品<小鎮I>與<小鎮II>思考桌子的更多可能,她將之拆解再翻轉組合,變成堡壘與小房子,就好像模型玩具一般可以隨意擺置形成不同的趣味。 -
搖木馬 - 索卡好樣臺灣青年藝術家聯展
2010.07.03 - 08.08
索卡藝術中心以經營20年的眼光審視藝術作品的內在價值,並以 “觀察藝術家之未來發展性” 為前提。由2008年的凝視與瞥視(Gaze & Glance)開始,至2009年的微芬閃爍(Flicker of Fragments of Fragrance),過去二屆曾參加徵件展出的藝術家,在往後的發展表現亦可圈可點,如2008年同時於Art Taipei新人專區(MIT)展出的賴易志、2010年高雄獎優選的陳卉穎與徐小涵、2010年入選的蔡孟閶、2010年觀察員特別獎的蔡宗佑,以及2010年高雄獎得主黃郁雯。索卡藝術中心在2010年則以搖木馬(The Rocking Horse)為主題,再次舉辦索卡好樣—臺灣青年藝術家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