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之道-徐凡軒個展
2019.07.13 - 08.17
索卡藝術 ‧ 臺南
「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仁王經》
自然無語卻是有聲,光與影、風與聲,交織出生生滅滅、起起落落。藝術家徐凡軒將大自然的瞬息萬變紀錄於創作中,物換星移,如同海市蜃樓般的景象令人著迷,真實與虛幻的邊界在他的作品中早已模糊。藝術家將恒常的真理訴諸於無常之上,在寧靜中體現著天地運行。
觀徐凡軒的作品之初,雖無明顯的物體形象,卻可見到輕盈如霧氣般的影子,一絲絲地在畫面中蔓延開來,像大腦的內的神經元圖像,以突觸互相連結,在不同的畫面配置下,每一塊濃與淡的色彩之間似乎透出微光,像是走在雲霧繚繞的林子裡,在一片純凈的白色中,讓光影帶著我們走嚮無垠。
藝術家徐凡軒自2007年從臺灣藝術大學畢業後,隨即前往日本膠彩畫首屈一指的學校-愛知縣立藝術大學就讀碩博士班,現在則長期定居於日本進行創作。他像是一位采集者身兼藝術家,總是在平日的早晨一個人緩步,帶著畫布和相機穿梭在林間,其獨特的山水畫風格雅致且純粹,在臺灣與日本皆受多方肯定,並於今年的6月份,受邀參加東京高島屋美術畫廊的日本畫聯展。此次於索卡藝術展出的全新個展《寂靜之道》,藝術家記錄了日本愛知縣豬高綠地中郁郁蔥蔥的森林,補捉不同時刻的光影重迭在紙面上,時間被慢慢研磨成粉末參進了顏料裡,幾乎半透明的顏色看不出筆觸,彷佛方框中的景色就是如此渾然天成。藝術家特別選用高知麻紙作畫,纖維較一般的宣紙更長且粗,可以做到細膩的顏色渲染效果,也更利於紙本的保存。
徐凡軒的作品不存在批判性的議題時事,或者絢麗奪目的鮮明色彩,他以一種溫婉而內斂的方式去內化他的感受,沒有華麗的雕琢裝飾,像是一件剪裁精巧的素白洋裝,襯托一個人最真實的氣質。畫面裡若有似無的存在,反映了藝術家對於無常的態度,稍縱即逝卻如同浮光掠影,是一種幻滅式的美感意識,也是一種不完全的美的體現。
在精神世界與自然的表現上,藝術家慢慢的舍去了更多的敘事,不再追逐著形象上完滿的美,而是逐步在自我與自然之間建立了一種想象的關系,讓視覺層面的感知逐漸導嚮心理層面的感受,並且把這種轉移的過程視為一種去蕪存菁的「純化」(purified)作用,並試圖在寫實的范疇中去體現著寫意的意涵。索卡藝術誠摯邀請您蒞臨7月13日下午三點的《寂靜之道》徐凡軒個展開幕活動,我們將邀請藝術家與大家面對面分享其創作歷程,期待您的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