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寒與默化 - 藝術家聯展

2014.08.23 - 09.21

索卡藝術 ‧ 臺北

本次展覽從四個方面對當代藝術展開一個完整的思考:第一,從現代性的哲學問題,即波德賴爾所言的短暫無常與永恒持久的現代性生活的雙重性出發,討論能否以“自然”作為仲介,來連接有限與無限?第二,從現代藝術史重寫的層面反思西方現代性“形式語言”與“概念藝術”的對立困境,尋找與自然性相關的第三條道路。第三,挖掘中國傳統空寒山水畫所可能具有的現代潛能,針對中國當前的現實生活,在與西方風景畫內在對話之後,重新打開“虛托邦”。第四,本次展覽的當代中國藝術家作品的具體實踐已經對上述問題有所回應,也愿意一道來參與一次美麗的冒險,以嘗試打開新藝術的可能方嚮。


1,莊子在《逍遙遊》中奠立了空寒的神奇想像,也深深影響了中國後來的詩歌與繪畫,打開了一個“虛托邦”的所在:“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雲氣,御六龍,而遊乎四海之外。其神凝,是物不疵癘而年谷熟。 ”空寒”之為意境,是中國傳統山水畫之最高境界,這尤其體現為水墨山水畫的《雪景圖》與《寒林圖》上,空寒的山水畫含蓄傳達了“澡雪精神”所打開的虛托邦。這個荒寒寂寂,高古空靈的意境,也是中國文化生命心性的隱密宗教,也是詩人蘇軾所言的“四時常見雪肌膚! ”這是心身之“凈化”的潛在儀式。

2,為何以“空寒”的意境為主題?這是直接針對當代社會太熱太躁與太消耗太浪費的傾嚮,針對籠罩中國天空與大地的霧霾。以“寒”給“熱”降溫,以“空”救治消耗與浪費!中國當代生活缺乏精神品質,需要極寒極空靈之詩性來平衡與調節,從“冷”到“涼”再到“寒”,空靈的雪之意可以安息我們躁動的心神。

3,本次展覽從學術上展開“風景畫“與”山水畫“的內在對話——這個“對話”也是“對畫”!水墨性與油畫性的“對畫”!東方與西方文化的“對話”!試圖把水墨性及其精神,與西方的風景畫及其後來的抽象進程,以畫家的作品以及嚴謹地探索,展開深入的對話。當代中國藝術需要貢獻出一種新的來自文化內在性創造轉化的語言,《空寒》的展覽也是對我們之前《虛薄》與《虛白》兩次展覽的進一步推進,“無維度的藝術”通過空寒的視覺感知語言得以體現出來,純凈我們的心魂!並且形成新的感知世界的語言模式。本次展覽試圖以雪之意,重新發現余化的水墨性(i-Inkness),打開未來的遠景。

4,參展藝術家們對空寒的感受以及繪畫語言的視覺表現都有自己獨特的個體呈現,有著對虛化自然的獨特發現,從自然界的自然性,到文化記憶的自然性,到抽象性的自然,從虛像化的自然到虛薄的自然,圣潔的自然以及空靈的自然,等等,並試圖想像一種“虛托邦”(chora-topia)的可能性,不同於西方的“烏托邦”( U-tpos)與“異托邦”(Hetero-topos),打開一個虛化的“之間”,保持自身與他者之間的過渡生發狀態。

5,圍繞空寒的展覽主題,參展藝術家都有著自己獨立的風格語言與想像方式。具體而言,王劼音:生拙淡雅的山水余音,是積素之化,有著“愛以閒談而消永晝”的素淡韻致。梁銓:抽象的自然性與虛淡的余味,茶香襲人。洪凌:自然的自然性與心靈的默會,雪香盈心。曹吉岡:自然情調的墨化與余哀的默化,墨染的幽谷與化石為雪。沉勤:自然的庭院與夢遊的余地,有著晚來天欲雪的詩意。陳峰:自然的文化記憶與丘壑的余象,讓我們以澡雪洗心。劉國夫:自然的精魂與余象的精靈,這是凝白的氣骨。許華新:空寒如玉的高潔質地,變水為玉的高寒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