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臺南新藝獎

2021.03.18 - 04.18

索卡藝術.臺南

策展人:吳介祥


「2021臺南新藝獎」策展以《象形不會意》為名,意味著大自然看似無序雜陳,有如《楞嚴》佛雲「若無所明」,人們因而需要憑借造型(文字)、造象(圖像)、造物(容器)及造聲(樂音),來推敲其巧妙井然。《道德經》說:「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隱約指出人面對自然是采集有窮時、卻探測無止盡的。藝術家們既從大自然取材,也對大自然盡其探索之欲。

許慎〈說文解字序〉有雲:「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人們渾然不覺自然之始終,卻憑借創作者的擬仿來理解它,是藝術的「象形」技法。本次臺南新藝獎以對比方式編組,展現藝術家們對自然及人設環境的造物創形,兩兩因緣聚合、卻不相互干擾,以此則呈現出「不會意」的辯證性。是為展題。


◆臺南新藝獎得主-廖昭豪

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現就讀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曾獲2015高雄獎、入圍臺北獎與桃源創作獎。廖昭豪作品主要以絞碎的紙漿仿擬臺灣人為地景風貌,不論是沿海岸線常見的消波塊、山路巖壁斜切亙守的擋土墻、水土維護有關的植生護坡,或道路旁普遍的紐澤西護欄,將原屬戶外的「景觀」移進室內,作品皆是紙漿材質仿真土石水泥,試圖以手工仿真的軟性材質形塑堅硬具保護作用之結構物,這類環境中習以為常的水泥製品成為抵擋大自然的盾牌,而其上斑駁的紙痕與透見內裡的木條支架亦暗示了,當它們在與自然力量抗衡時顯得那麼單薄而不堪一擊,於此展現藝術家對人為開發於自然與環境保護議題上的反思。


◆邀請藝術家-葉怡利

葉怡利經常從大眾文化與生存環境擷取養分,以生活體驗為創作動機,其作品大量探討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她以身體作為穿梭於空間與時間的媒介,本著孩子般嬉戲的本能,透過現場行為的藝術形式,裝扮成有魔力的怪獸、仙子、惡女等角色,遊走於文明的城市或是悠然的大自然中;「遊戲中」就像藝術之於「創作中」,過程是藝術創作中最重要的部份。「景.物」系列的立體作品中,葉怡利企圖在古老的陶瓷媒材上加入時代語言,她以雕塑堆棧的技法,加入現成物並截取其既有形體,順理成作品有趣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