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藝術西湖

2019.05.23 - 05.27

杭州和平國際會展中心

索卡藝術將於2019年5月23日至5月27日期間參加2019年『藝術西湖·第二屆國際水墨博覽會』,並於杭州和平國際會展中心B-07展位與大眾見面。索卡此次特別呈現8位在水墨藝術上大有作為的當代藝術家:洪凌、劉慶和、桑火堯、譚軍、楊鴻、曾健勇、趙夢、周名德(按姓氏拼音排序)。


/ 打破油彩和水墨的邊界 /

洪凌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創造過無數輝煌。從早期代表中國藝術家受邀參展威尼斯雙年展(1997 & 2011 Venice Biennale)殊榮,2015年更與索卡共同創下華人藝術的第一,舉辦兩年的個人世界巡回展,分別巡回至英國與愛爾蘭等重要研究東方藝術學術機構。2017年作品《四季交響》更是榮獲中國國家大劇院的永久收藏。


洪凌自小就研習國畫接觸水墨,轉習油畫後,他也一直將水墨作為營養源,從中吸取精神力量。因此,洪凌的油畫作品中有國畫的意境,而水墨作品也有油畫的氣質。在他近年創作的水墨作品中,洪凌則投入了更多生活的氣息,更加放松的情緒,一種專屬於洪凌的水墨情趣由此而生。


/ 都市水墨中的劉氏冷幽默 /

劉慶和時任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國家畫院實驗水墨研究所所長。他關注當代都市,描繪著當代人的精神圖像,在探索中化解傳統筆墨范式,從中尋找出與當下體驗契合的因素。他的作品也被海內外眾多機構收藏,如澳大利亞大使館、波士頓美術館、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等。


劉慶和無疑是當代水墨表現空間的開拓者,在近幾年的作品中,他用自然和樸素代替刺激和張力,無論是畫中的人物、造型、肢體,還是一語雙關的作品標題,無一不在嚮觀者展示劉慶和的藝術語言,抑或是一種引起深思的劉氏冷幽默。


/ 疊加時間空間的桑式方塊 /

桑火堯是中國當代藝術家,時任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畫院副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他也是境象主義藝術的創導者和清華大學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浙江美術館、廣東美術館、今日美術館等重要機構收藏,並被中國杭州G20峰會主會場永久收藏陳列。


桑火堯以他著名的桑式方塊開創了境象主義,方塊符號實則來源於周易卦象和中國古代文字造型的形式意義,而不斷疊加又似北宋米家山水。盡管反復疊加,桑火堯的作品卻呈現空靈、虛淡的視覺效果。在《觀音的光芒》這幅作品中,我們甚至能感受到一絲靈光視感,或許是對重塑信仰的期待,也是對一種精神關懷的渴求。


/ 藝術市場的一匹黑馬 /

譚軍出生於湖南湘潭,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並獲碩士學位。他研習水墨不輟,喜畫詩意、感性、微妙感動自己的物象。譚軍的作品主要為紙上水墨材料,材料采用中國水墨的腐蝕版畫以及元書紙、漏礬的熟宣紙、皮紙等。表現的形象則直接追溯到宋元明清之前古代文化典籍中的動植物或傳說中的神異動物形象。2018年還入選1970年後水墨藝術家成交TOP 10榜單。


《隱語 17》中,譚軍也用了大量纖維來配合猿猴的姿態,纖維多可以增強樹干的時間感,纖維的姿態可以營造出看不見的風,為作品的意境增加更為孤獨和肅殺的氣氛,也映襯出猿在此種環境下孤身存在時還能淡定快樂的心境,加大視覺上和精神上的語言張力。


/ 水墨中的超現實 /

楊鴻承繼川美畫派,習得水墨“三礬九染”扎實訓練,將當代語匯融入古典繪畫中,以“疊色”和“疊象”表現出物件和空間轉移,猶如電影分鏡手法譜出具有東方細膩韻味的語境。自2012年畢業後,楊鴻就受邀在今日美術館、西安美術館、重慶美術館、江蘇美術館展出且廣受矚目,因此更奠定藝術家在創作上豐厚的學術地位。


楊鴻具備水墨“三礬九染”扎實訓練,將當代語匯融入古典繪畫中,以“疊色”和“疊象”表現出物件和空間轉移,猶如電影分鏡手法譜出具有東方細膩韻味的語境。畫中也以冷灰色調表現,似花青,青銅,翠綠調和層層渲染而成,局部選擇石綠加以點綴達到視覺上的顏色厚薄關系,這樣的古典氣質藉此點出中國人自古就以天、物、人為崇尚來對比現今自然、科技和人類的生命狀態,彼此間製造對峙關系且傳達出自然和文明的冷寂與蒼涼。


/ 傳統文化的三維延伸 /

趙夢畢業於中國美院陶瓷系,目前在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員,他是第一位獲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典藏的中國陶瓷藝術家,也是第一位獲意大利法恩澤國際陶藝比賽金獎的中國人。趙夢的作品被各大重要美術館收藏,包括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辛辛那提博物館,瑞士Ritzberg博物館等。


趙夢的雕塑作品既延續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氣韻,又吸取了西方現代抽象的線條,以剛柔並濟的線條和虛實空間的變換,還原了“上善若水”的豁達與廣博。在他的這系列作品上,仿佛有黑白水墨的附著,放在一隅更有奇珍怪石的立體感,仿佛一張水墨山水畫的三維展開。


/ 色彩、質感和桃花源 /

曾健勇1971年生於廣東澄海,畢業於國立華僑大學藝術系中國畫專業,結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研修班。無論在意識形態上或是其作品的水墨技法上,曾健勇儼然創造出當代中國水墨不容忽視的藝術風格。中國畫專業科班出身的他,並沒有選擇固守傳統國畫的藝術樣式,而是以傳統的材料語言結合更具當代特色的主題進行創作,因此被認為是新水墨藝術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


古人有雲“禮失而求諸野”,曾健勇的“諸野”仿佛就是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心中的桃花源。他通過互相連接、互相重疊來營造一種立體感,從而一層一層構建出屬於曾健勇特有的空間法則。


/ 年輕的老靈魂 /

周名德是80後優秀的青年藝術家,曾拿著獎學金並以全國第三名的好成績進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就讀。年僅30出頭的年紀,周名德卻有著內心成熟的老靈魂,創作手法不僅細膩,在慢工出細活的創作狀態下,年產數量極低,作品也已經多次進出國內外拍賣市場。


所謂看山不是山,周名德退到觀看的基礎,從最普遍的遊山經歷出發,將連貫拆解、將完美無缺化整為零,呈現出介於有序與無序之間的狀態。在作品《九天·壹》中,周名德將完美無缺化整為零,通過“疊色”、“疊象”實現了物和空間的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