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另一種肖像 - 也談毛旭輝的“紫色莊嚴”

2014-10-17

(來源:庫藝術)


繪畫 - 總歸是一種物質,

卻掙扎著,要去追逐精神,

路的盡頭,似乎必是一種“牛角尖”式的黑暗。

但我卻在毛旭輝的這批近作中,看到了一線光亮:

靜謐的畫面中,有一種精神遊弋著,

它是沒有出現的形象,卻也因此更加真實。

我稱之為“另一種肖像”。


毛旭輝,祝福•從西山滇池到瓦拉納西,布面丙烯,200×300cm,2013-2014.08。Mao Xuhui, Wish•From Xishan Dianchi To Varanasi, Acrylic on Canvas, 200×300cm,2013-2014.08..jpg

祝福•從西山滇池到瓦拉納西,布面丙烯,200×300cm,2013-2014.08


另一種肖像 - 也談毛旭輝的“紫色莊嚴”

文 / 代冀龍


真正的藝術


“真正的藝術是對情感的表現”這一聲科林伍德式的吶喊,似乎已然要被淹沒在注重詮釋觀念的當代潮流之中,而早在八十年代,在第一次看到蒙克的展覽後,藝術作為自我情感的表達,就成為了毛旭輝創作的一大動機,他身邊的日常生活也為他的創作賦予了最為充足的理由,這當然是一個與潮流相逆的方嚮,他卻將其作為自己的主線,並堅守至今。在他的近作,“紫色”系列中,在經歷了兩次關於生命逝去的體驗後,我們看到這種對於情感的表達開始被升華為一種宗教性的救贖感。藝術很輕,面對生命,它微不足道,藝術又很重,它讓毛旭輝在其中得到解脫,在我看來,它更成為毛旭輝與逝去靈魂相交流的通道。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或許正是這種被賦予在畫面中,對於逝者魂牽夢縈的濃郁,讓他在不經意間,創造了有關“另一種肖像”的表達。


毛旭輝,紫色•一個設計師的私人空間 之三,布面丙烯,140×220cm,2014.08。Mao Xuhui, Purple•A Designer's Personal Space No.3 , Acrylic on Canvas, 140×220cm,2014.08..jpg

紫色•一個設計師的私人空間 之三,布面丙烯,140×220cm,2014.08


虛無的空間


父母去世後,當毛旭輝再次邁入他們生前所居住的房間時,他產生了莫大的感慨:人雖然離去了,但他們曾經睡過的床,使用過的柜子、桌子,甚至於室內的光線,卻還和以前一樣,它們靜靜地呆在那裡,傳遞出一種巨大的虛無感。女兒走時,也是如此,當去清理她的房間時,她的衣服、電腦、書籍、沙發,甚至於煙灰缸裡的煙蒂,都還留在那裡,並沒有因為主人的消失而消失,也並沒有就此變得失去了意義,它們還在影響活著的人。這些觸動,都讓毛旭輝感到了一種莫名的震撼,這震撼,又是默默地發生著,因為它們太過日常。如此,這些日常的物品,成為了毛旭輝畫面中的主角,人物的缺席,卻更激起了觀眾無限的想象。


毛旭輝,紫色•一個設計師的片斷,布面丙烯,100×130cm,2014.08。Mao Xuhui, Purple•Fragments from a Designer's Life, Acrylic on Canvas, 100×130cm,2014.08..jpg

紫色•一個設計師的片斷,布面丙烯,100×130cm,2014.08


另一種肖像


兩次親人的離世,讓毛旭輝對於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現在,他更多地將生命的結束看作為一種轉變,在畫畫的過程中,毛旭輝更是能體會到,在不知名的地方,他們還存在著,雖然看不到,卻可以想見,甚至比他們在的時候還要清晰。所以,就像普通人會用直觀的肖像去祭奠一樣,毛旭輝通過對於日常物件的描繪,傳遞出一種“存在”的信息,這是另一種形式的肖像,它是一種告慰,也是一種救贖。


640-1.jpeg

640-2.jpeg

“紫色莊嚴”展覽現場


640-3.jpeg

研討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