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曹興誠:佛法與科學
2015-06-05
佛法與科學
文/曹興誠 2015年4月
提起佛法,大家都有不同的了解及看法;不過很少人注意到,佛法是科學的。
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公元前6世紀至5世紀)被稱為覺者,而不是神。所謂覺者就是覺悟到宇宙運行的原理,並推論出離苦得樂的方法。所以佛教始於對自然的觀察,然後提出理論,最後要求信徒以自己的體驗來證實佛教理論的對錯;因此佛教建立的過程是科學的。
在態度上,佛教也是科學的。釋迦牟尼不認為自己說的是不能改變的教條。所以在「金剛經」裡他說 : 『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這意思是說,他所說的法,只是工具,像用來渡河的竹筏一樣。渡過河以後,竹筏就應該扔了;用過的竹筏都該扔,何況沒用的東西。此外他還說:『若人言如來(釋迦牟尼的自稱)有所說法(此處的法,應作「教條」解),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這證明釋迦牟尼是反對教條的。
佛教,與其說是信仰,不如說是哲學思想體系。這個體系,是開放的,容許學佛的人對之質疑,並提出自己的看法。例如,小乘佛教主張的「業力緣起論」,與基督教的原罪論頗有相通之處;但到了大乘佛教的階段,馬鳴菩薩提出的「真如緣起論」,就把業力緣起論做了很大的修正;淡化了道德成分,增加了物理成分,因此而更符合科學上的發現。又如「成唯識論」所提出的「阿賴耶識」,我們今天可以把它看成生物的基因,這樣就更符合科學。總之,佛教沒有圣經、可蘭經之類不可侵犯的天條,反而讓佛教可以與時俱進,不至於遭到科學的淘汰。
過去佛教的經、律、論(合稱三藏)極多,讀起來非常繁雜;但我們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佛教思想的精髓,那就是「緣起性空、真空妙有」。
過去學佛的人要把「空」這個概念弄清楚,是不容易的。但用現代物理學來解釋,就很容易。我們現在知道,宇宙間所有物體,都是由原子組成的。而原子中原子核的直徑,大概只有整個原子直徑的萬分之一,就體積來說,原子核只有原子大小的萬萬萬分之一(即兆分之一);所以原子裡頭基本上是空的。那再看原子核裡頭,有質子及中子,它們則是由更小的粒子,如上夸克、下夸克等組成。科學家相信,將來我們不斷會找到更小的粒子。粒子越小,質量就越小,愛因斯坦著名的公式E = MC2說明了質量與能量能夠互相轉換,而我們分析到最後,可能會發覺質量不見了,只剩下能量,所有物體的本質是空的。
這些能量團透過因緣組合,形成了各種原子、分子,進而組成了我們的世界;而這個世界除了能量,其他可能甚麼都沒有,都是空的,這就是佛教說的緣起性空。2500年前,釋迦牟尼就悟出了這個道理,實在非常偉大。
緣起性空引申下來的概念是無常,也就是說,我們周遭的事物,連同我們的感受和念頭,都是能的運作;而能是瞬息萬變的。如果缺乏修練,我們的心是散亂的,不停陷入懊悔或擔心,喜愛或厭惡,追求或排斥等等情緒裡,感到煩惱。這就是佛家講的「癡、貪、嗔」三毒。
學佛的人都要進行禪修,其內容可以用「止」和「觀」兩個字來概括。止,讓我們心能夠靜下來,專注在當下,不要一會兒思前,一會兒想後,混亂不堪。觀,是在心靜下來之後,用平等心觀察自己種種貪戀、執著和憤恨、厭惡的情緒,先在意識層面製止這些習慣性的反應,然後把過去累積起來的,藏在潛意識裡的貪跟嗔,不斷予以去除。
禪修有成績的人,可以跳脫「癡、貪、嗔」的混亂,體會輕松、安定、平和、自由,而從煩惱中解脫出來。這是早期小乘佛教修行的目標。
小乘佛教專注於自身的修行,容易離群厭世,跟社會脫節;所以後來大乘佛教開始講究「真空妙有」。甚麼是真空妙有呢 ? 佛家說的真空,跟我們物理課上講的真空不一樣,不是甚麼都沒有,而是「無自性」。也就是不固執、不僵化、不沾黏的意思。我們可以舉水為例子來說明一下這個概念。
大家知道,水的分子與分子之間,吸力不大,可以自由滾動,因此水本身幾乎無法形成任何固定的形狀,也就是佛家所謂的「無自性」;因為無自性,水能接受任何環境,形成任何形狀;這就是真空妙有的例子。當水凝結成冰的時候,它有了自己的形狀,也就是有了自性,就無法再適應其他形狀,也就不再能展現「妙有」的功效。(嚴格來說,水自己能形成水珠,所以還不是完全無自性;真正無自性的,是物理學裡講的「能(energy)」。以前人知道有這樣一個萬物的本源,但不知道是「能」,於是稱之為「真如」。)
老子道德經裡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道家以水來代表最高道德,就是因為水能發揮「真空妙有」的作用。
我們現在所處的大千世界,是由能(energy)建立的;而能沒有固定形貌,也就是無自性,所以可以依因緣建立萬事萬物。因此我們的環境和我們本身,都是真空妙有的顯現。
前面講過,小乘佛教的禪修如果成功,心可以專注在當下,不再沾黏於過去或未來;也可以打破過去舊的習慣反應,不再僵化、執著;這樣心就進到了「真空」或「無自性」的狀態。大乘佛教指出,人一旦達到了「無自性」的狀態,就是「空」到了極致,必定出現「妙有」;佛法所說的「三身四智」此時就會顯示出來。
我們心如果能專注,觀察事情會變得敏銳,就具有佛法所說的「妙觀察智」。去除貪嗔的過程中,我們必須不斷發揮平等心,於是可以養成「平等性智」。有了妙觀察智和平等性智,我們看待事物就不受成見、情緒或親疏遠近的影響,像鏡子一樣客觀實在,這就叫「大圓鏡智」。有了前三智,要自助或助人都能成功,即具有「成所作智」。
接下來,我們應該提一下佛教在科學與哲學上的另一個重要成就,就是馬鳴菩薩提出的「體、相、用」。這個概念是說,一切事物有他的本體,我們是看不見的;我們看到的是「相」,每種相必有它的用途,就是「用」。再拿水作例子,水的本體是一個氧原子結合了兩個氫原子,這是水的體,而我們肉眼看不見;液態的水及固態的冰,是水的相,我們看得見;而水的用途就不用多說了。
拿「體相用」的概念來分析一個具有四智的人,則可以發現,他的體,也就是他的內心,是安定的、自由的、清凈的、毫無做作的,佛家稱之為「清凈法身」;他的相,也就是表現出來的言行,總是合宜、和藹的,具備圓滿的智慧,佛家稱之為「圓滿報身」,他的用,也就是從事的工作,可以各行各業,但總是有利於社會人群,此之謂「千百億化身」(許多佛像有三個臉,代表的就是這三身,簡稱為法身、報身、化身)。
一個人修成了三身四智,基本上就成佛了。成佛的人不僅自己斷絕了恐怖、顛倒、幻想、癡、貪、嗔等諸多煩惱,還能自助助人,在社會發揮正面、穩定的力量。
學佛,就是要成佛;現在許多佛教團體,要信徒拜佛、念經、捐錢、行善,卻不強調成佛,這並不符合大乘佛教的教義。
過去許多人對佛教有所誤會,以為佛教是消極的、退縮的、固守窮困、不思進取、甚至是膽小迷信的。我們現在可以了解,佛法強調的是智慧、平等、不憂不懼,這就是「智、仁、勇」;而清凈法身的本質是「真」,圓滿報身體現的是「美」,千百億化身代表的是「善」;因此學佛就是追求「智仁勇」兼「真善美」,讓人性的美妙、莊嚴發揮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