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曹兴诚:佛法与科学
2015-06-05
佛法与科学
文/曹兴诚 2015年4月
提起佛法,大家都有不同的了解及看法;不过很少人注意到,佛法是科学的。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被称为觉者,而不是神。所谓觉者就是觉悟到宇宙运行的原理,并推论出离苦得乐的方法。所以佛教始于对自然的观察,然后提出理论,最后要求信徒以自己的体验来证实佛教理论的对错;因此佛教建立的过程是科学的。
在态度上,佛教也是科学的。释迦牟尼不认为自己说的是不能改变的教条。所以在「金刚经」里他说 : 『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意思是说,他所说的法,只是工具,像用来渡河的竹筏一样。渡过河以后,竹筏就应该扔了;用过的竹筏都该扔,何况没用的东西。此外他还说:『若人言如来(释迦牟尼的自称)有所说法(此处的法,应作「教条」解),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这证明释迦牟尼是反对教条的。
佛教,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哲学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是开放的,容许学佛的人对之质疑,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例如,小乘佛教主张的「业力缘起论」,与基督教的原罪论颇有相通之处;但到了大乘佛教的阶段,马鸣菩萨提出的「真如缘起论」,就把业力缘起论做了很大的修正;淡化了道德成分,增加了物理成分,因此而更符合科学上的发现。又如「成唯识论」所提出的「阿赖耶识」,我们今天可以把它看成生物的基因,这样就更符合科学。总之,佛教没有圣经、可兰经之类不可侵犯的天条,反而让佛教可以与时俱进,不至于遭到科学的淘汰。
过去佛教的经、律、论(合称三藏)极多,读起来非常繁杂;但我们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佛教思想的精髓,那就是「缘起性空、真空妙有」。
过去学佛的人要把「空」这个概念弄清楚,是不容易的。但用现代物理学来解释,就很容易。我们现在知道,宇宙间所有物体,都是由原子组成的。而原子中原子核的直径,大概只有整个原子直径的万分之一,就体积来说,原子核只有原子大小的万万万分之一(即兆分之一);所以原子里头基本上是空的。那再看原子核里头,有质子及中子,它们则是由更小的粒子,如上夸克、下夸克等组成。科学家相信,将来我们不断会找到更小的粒子。粒子越小,质量就越小,爱因斯坦著名的公式E = MC2说明了质量与能量能够互相转换,而我们分析到最后,可能会发觉质量不见了,只剩下能量,所有物体的本质是空的。
这些能量团透过因缘组合,形成了各种原子、分子,进而组成了我们的世界;而这个世界除了能量,其他可能甚么都没有,都是空的,这就是佛教说的缘起性空。2500年前,释迦牟尼就悟出了这个道理,实在非常伟大。
缘起性空引申下来的概念是无常,也就是说,我们周遭的事物,连同我们的感受和念头,都是能的运作;而能是瞬息万变的。如果缺乏修练,我们的心是散乱的,不停陷入懊悔或担心,喜爱或厌恶,追求或排斥等等情绪里,感到烦恼。这就是佛家讲的「痴、贪、嗔」三毒。
学佛的人都要进行禅修,其内容可以用「止」和「观」两个字来概括。止,让我们心能够静下来,专注在当下,不要一会儿思前,一会儿想后,混乱不堪。观,是在心静下来之后,用平等心观察自己种种贪恋、执着和愤恨、厌恶的情绪,先在意识层面制止这些习惯性的反应,然后把过去累积起来的,藏在潜意识里的贪跟嗔,不断予以去除。
禅修有成绩的人,可以跳脱「痴、贪、嗔」的混乱,体会轻松、安定、平和、自由,而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这是早期小乘佛教修行的目标。
小乘佛教专注于自身的修行,容易离群厌世,跟社会脱节;所以后来大乘佛教开始讲究「真空妙有」。甚么是真空妙有呢 ? 佛家说的真空,跟我们物理课上讲的真空不一样,不是甚么都没有,而是「无自性」。也就是不固执、不僵化、不沾黏的意思。我们可以举水为例子来说明一下这个概念。
大家知道,水的分子与分子之间,吸力不大,可以自由滚动,因此水本身几乎无法形成任何固定的形状,也就是佛家所谓的「无自性」;因为无自性,水能接受任何环境,形成任何形状;这就是真空妙有的例子。当水凝结成冰的时候,它有了自己的形状,也就是有了自性,就无法再适应其他形状,也就不再能展现「妙有」的功效。(严格来说,水自己能形成水珠,所以还不是完全无自性;真正无自性的,是物理学里讲的「能(energy)」。以前人知道有这样一个万物的本源,但不知道是「能」,于是称之为「真如」。)
老子道德经里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家以水来代表最高道德,就是因为水能发挥「真空妙有」的作用。
我们现在所处的大千世界,是由能(energy)建立的;而能没有固定形貌,也就是无自性,所以可以依因缘建立万事万物。因此我们的环境和我们本身,都是真空妙有的显现。
前面讲过,小乘佛教的禅修如果成功,心可以专注在当下,不再沾黏于过去或未来;也可以打破过去旧的习惯反应,不再僵化、执着;这样心就进到了「真空」或「无自性」的状态。大乘佛教指出,人一旦达到了「无自性」的状态,就是「空」到了极致,必定出现「妙有」;佛法所说的「三身四智」此时就会显示出来。
我们心如果能专注,观察事情会变得敏锐,就具有佛法所说的「妙观察智」。去除贪嗔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不断发挥平等心,于是可以养成「平等性智」。有了妙观察智和平等性智,我们看待事物就不受成见、情绪或亲疏远近的影响,像镜子一样客观实在,这就叫「大圆镜智」。有了前三智,要自助或助人都能成功,即具有「成所作智」。
接下来,我们应该提一下佛教在科学与哲学上的另一个重要成就,就是马鸣菩萨提出的「体、相、用」。这个概念是说,一切事物有他的本体,我们是看不见的;我们看到的是「相」,每种相必有它的用途,就是「用」。再拿水作例子,水的本体是一个氧原子结合了两个氢原子,这是水的体,而我们肉眼看不见;液态的水及固态的冰,是水的相,我们看得见;而水的用途就不用多说了。
拿「体相用」的概念来分析一个具有四智的人,则可以发现,他的体,也就是他的内心,是安定的、自由的、清净的、毫无做作的,佛家称之为「清净法身」;他的相,也就是表现出来的言行,总是合宜、和蔼的,具备圆满的智慧,佛家称之为「圆满报身」,他的用,也就是从事的工作,可以各行各业,但总是有利于社会人群,此之谓「千百亿化身」(许多佛像有三个脸,代表的就是这三身,简称为法身、报身、化身)。
一个人修成了三身四智,基本上就成佛了。成佛的人不仅自己断绝了恐怖、颠倒、幻想、痴、贪、嗔等诸多烦恼,还能自助助人,在社会发挥正面、稳定的力量。
学佛,就是要成佛;现在许多佛教团体,要信徒拜佛、念经、捐钱、行善,却不强调成佛,这并不符合大乘佛教的教义。
过去许多人对佛教有所误会,以为佛教是消极的、退缩的、固守穷困、不思进取、甚至是胆小迷信的。我们现在可以了解,佛法强调的是智慧、平等、不忧不惧,这就是「智、仁、勇」;而清净法身的本质是「真」,圆满报身体现的是「美」,千百亿化身代表的是「善」;因此学佛就是追求「智仁勇」兼「真善美」,让人性的美妙、庄严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