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31km/h 摩擦 - 徐瑞谦个展

2019.04.13 - 05.26

索卡藝術.台南

当我们与我们的对象相处接触,

往往都会产生摩擦,因此起底了彼与此,内伤-瘀青-破皮,都开启了痛。

也许从中开启了可能。  -徐瑞谦

 

摩擦能产生热能,也能产生裂痕,从坚硬的金属表面,到被加热锻敲后破裂的锐利边界,媒材的多种极端性被艺术家徐瑞谦完整的表现在作品中。在巨大的铁板上,观者的视线能够沿着金属纹路往多个方向延伸,并在每个切口或转折处徘徊驻留。铁件的氧化与锈蚀情况无法被人为控制,自然地锈红色渐层到一种只属于金属的深褐色反光,为作品带来了沉稳且朴实的神秘感。在现代艺术运动的多方影响下,雕塑早已脱离其既定轮廓走入日常,也丰富了对艺术的诠释与想象。

 

徐瑞谦甫于台湾艺术大学雕塑学系毕业,即获选2019年《高雄奖》「空间性艺术」优选,并于同年三月份获得《台南新艺奖》肯定,于索卡艺术展出两件装置作品,他以雕塑反思「点、线、面」的绘画性本质,透过敲打、拉扯、摩擦的动能,铁件同时具有沉重与轻盈的二元并存。带给观者的视觉体验似乎在唤醒未明的意识,或是在模糊的状态中持续探索,并强调身体经验所带来最直接的感受。于此次的全新个展中,名称「17~131km/h」透露着更多日常生活的轨迹,我们能以时速17公里悠游缓行,也能在某个无人街头全力狂奔。从慢到快的区间里,我们各自选择了不同的速度生活着。此次个展作品中也可以看到许多生活对象的组合,如〈浴室〉系列中的毛巾、肥皂、玻璃、磁砖等,这些符号在不知不觉中已被定型化,然而透过艺术家的诠释,日常熟悉之物能更迅速地与观者建立起对话的桥梁。作品〈折于8〉则是由两块长形铁条垂直组成,彼此在交会处以四次弯折创造了一段空间,微妙的平衡感彷佛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制衡,每个弯折的端点都释放了金属的柔软与脆弱、锐利与紧张。

 

在徐瑞谦的创作中,也许不仅是要探讨媒材能够创造出什么?再现什么?金属有他庞大且沉重的历史意涵,而徐瑞谦的作品却是更私人的、内敛的,像是一次身体记忆的重演,或是一段在脑海深层摆荡的哲学思考。对象保留了自身的意义,并在每个碰撞与组合间书写存在的痕迹,加速超越人们既往的视觉经验,追逐一段全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