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萧富元:从业艺术就像“经营婚姻”

    伴随两岸交流的不断深入,台湾画廊“登陆潮”是近三年来艺术市场引人关注的话题之一。而许多人并不知道,最早的台湾画廊2001年已经在北京开张了。

    13年来,一家小小的画廊鉴证了两岸艺术交流的变化。2001年,当没有人看好大陆艺术市场的时候,萧富元毅然在北京成立索卡艺术中心。来到北京后,面对完全不同的市场环境,他重新布局开始培养属于自己的收藏家。如今,他自信地说:“最好的藏家都在索卡,但我们的藏家不会在台面上弄来弄去。”

  • 大毛物语(节选)

    大毛物语是从1980年代中期首先对自然的思考中发展出来的。那个时候,大毛就已经对自然风景中的某些有灵性的物质产生了特别的表现冲动,比如,云南圭山的红土和绿树。稍后, 大毛对自己的个人存在和社会问题进行了直面回应,题材一般是人物和私人空间。1988年,大概是由于大毛个人生活有了新的开端,他从叙事性的人物题材转到了象征性的《家长》系列。从1990年初开始,毛旭辉彻底走向“物的肖像”创作。

  • 圭山绿色的价值语义(节选)

    毛旭辉,一位常年生活在云南红土高原的艺术家,众人对他的评价多从参加“’85新潮美术”、举办“新具像”画展、组织“西南艺术研究群体”、画“剪刀”和“家长”以喻权力等角度介入,艺术界朋友也多有赞叹其坚守云南边疆的执着精神及自甘寂寞的勇气,同时为他这份对艺术的真诚而感动。殊不知,在经历了30多年的创作实践和生活磨砺之后,毛旭辉坚守的动力已不再是单纯的艺术,而是立足云南这块远离喧嚣的话语中心的边疆看台,静观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当代艺术的是与非,思考表面浮华掩盖下价值失落的危机成因;又以边疆的绿色生态为出发点,构建以“生命”为信仰的新的艺术价值观,并以孜孜不倦的春蚕精神培育新艺术观的演绎主体,即80后的一代艺术青年。

  • 另一种肖像 - 也谈毛旭辉的“紫色庄严”

    “真正的艺术是对情感的表现”这一声科林伍德式的呐喊,似乎已然要被淹没在注重诠释观念的当代潮流之中,而早在八十年代,在第一次看到蒙克的展览后,艺术作为自我情感的表达,就成为了毛旭辉创作的一大动机,他身边的日常生活也为他的创作赋予了最为充足的理由,这当然是一个与潮流相逆的方向,他却将其作为自己的主线,并坚守至今。在他的近作,“紫色”系列中,在经历了两次关于生命逝去的体验后,我们看到这种对于情感的表达开始被升华为一种宗教性的救赎感。艺术很轻,面对生命,它微不足道,艺术又很重,它让毛旭辉在其中得到解脱,在我看来,它更成为毛旭辉与逝去灵魂相交流的通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或许正是这种被赋予在画面中,对于逝者魂牵梦萦的浓郁,让他在不经意间,创造了有关“另一种肖像”的表达。

  • 毛旭辉:“紫色庄严”背后的心路历程

    在沉寂几年之后,作为西南艺术代表人物的毛旭辉终于以他的新作个展《紫色庄严》复出,展览在798艺术区的索卡艺术中心举行。他之前不愿前来798,怕触及发生于两年前的悲伤往事,今天他可以直面并用艺术的方式来向公众传达他的情绪。展厅中,一幅幅紫色的作品映入观众的眼帘,带给人们一个充满悲情却又拥有生命尊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