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的光芒 – 林葆靈個展

    2022.09.03 - 10.29

    一直以來,我們所認識的林葆靈多以捕捉生命中真實的景象為創作主題,從城市繁華的夜景到冷冽壯麗的雪景,每一幅都讓人身歷其境、為之驚嘆。然而,2022年他的全新個展《自由的光芒》所帶來是令人驚艷與興奮的作品,大面積平塗的豔紅、跳脫夜晚的場景、挪用名畫與漫畫的構圖、充滿戲劇張力的「沒有名字的小傢伙」與超越平面的三度空間作品,讓我們看到他在藝術上嶄新的突破。《自由的光芒 – 林葆靈個展》將從2022/9/3展至10/29,共計8週,誠摯邀請貴賓蒞臨現場,感受不一樣的林葆靈。
  • 寫景成詩 – 藝術家聯展

    2022.04.02 - 04.23

    索卡藝術於2022/4/2至4/23展出《寫景成詩 – 藝術家聯展》,匯集了十位優秀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包含王璽安、李瑞、林葆靈、洪凌、黃柏勳、曾健勇、彭思锜、趙博與譚軍。不論是描繪壯麗的自然風光、微觀生命的各種姿態或是日常角落的風景,每個透過藝術家揀選的景致,皆如一首寄情於景的抒情詩,等待觀者駐足細品,感受畫與詩在意境與精神上合而為一的情感共鳴。
  • 2021 臺中藝術博覽會

    2021.08.07 - 08.28

    原訂於2021年7月舉辦的「2021 臺中藝術博覽會」,因受疫情影響而兩次延期,目前改期至12月3日至5日於臺中日月千禧酒店舉行。為了配合防疫政策減少跨縣市移動,索卡藝術.臺北特別提前至8月於臺北舉辦「2021 臺中藝術博覽會 – 臺北預展」。本次展覽將為大家帶來10位亞洲優秀藝術家的作品:王挺宇、林葆靈、柏巧玲、席時斌、彭思锜、飯田桐子、許芝綺、齊簡、謝福源與羅文欣(依姓氏筆畫排序)。為了讓貴賓們能有安心、尊榮的看展體驗,本展覽為期間限定且采在線預約製,展期為8/7(六)至8/28(六),共計四周。欲來訪的貴賓請提前一日填寫在線預約窗體,或致電臺北索卡02-2533-9658,我們將由專人為您安排參訪時間,感謝您的配合。
  • 溫叨 - 藝術家聯展丨王挺宇、林葆靈、席時斌、許芝綺

    2021.01.09 - 02.20

    展名「溫叨」取自臺語「我們家」的發音,「溫」代表著家是個有溫度,能帶給人溫暖的地方;而「叨」則蘊含了家人之間因濃厚的情感羈絆,而衍生的各種叮嚀與關懷,雖然有時會讓人感到不耐煩,但那字字句句都是基於對彼此的愛。本次展覽展出王挺宇、林葆靈、席時斌與許芝綺(照姓氏筆畫排序)四位藝術家的最新作品;王挺宇以「四大王星」北落師門、畢宿五、心宿二、軒轅十四所發展的五芒星形狀作品,代表著人的五體、房子與家堅實永固的多重意象;林葆靈則以獨特視角定義家,他用透著光的帳篷、搭成三角形的顏料、手機的HOME鍵等等元素,呈現現代人對於讓人感到溫暖自在的家之想象;席時斌的全新雕塑《非相之馬》,探討抽象與具象的界線,好似「家」這個既抽象又具體的存在,會隨著個人記憶與想象以及時間遞嬗而改變,耐人尋味;許芝綺的白色抽象雕塑是承接生命經驗與重量的載體,就如同家是永遠的避風港,包容與承接著每個成員的喜怒哀樂、所有的悲歡離合。
  • 若夢 - 林葆靈個展

    2020.10.03 - 11.14

    深深被夜景吸引的林葆靈,10余年來一直試圖發展出更多夜景的可能性。他研發了以製圖膠片作為創作載體,使水分飽滿的壓克力彩在不吸水的半透明膠片上流動,讓暈染的效果更豐富與夢幻。如此流動、不確定、隨時會消逝的藝術風格,被許多藏家稱之為「如夢境般」,既神秘、迷人又令人嚮往。回望他的創作歷程,從「藍紫色夜曲」、「臺北夜曲」、「京都夜曲」、「南湖星空」、「泛黃的夜」至近年發展的「雪國」系列,他在媒材運用與技法掌握上越發臻至純熟。在題材上,也因紐約、新加坡、日本等地的駐村與旅遊經驗而更加豐富多元;但近年來他逐漸遠離了城市的繁華與喧囂,進入大自然寧靜幽遠的境地。
  • 療癒遊樂園 - 藝術家聯展

    2020.05.16 - 05.30

    索卡藝術將於2020/5/16(六)至5/30(六)舉辦《療癒遊樂園 – 藝術家聯展》,展出來自亞洲各國藝術家的作品:李瑞、林葆靈、梁銓、陳淑霞、丸山直文、松山智一、幸田千依、會田誠、尤莉.坎薩庫與卡圖爾.畢納帕.賽佑。以下為大家介紹園內精彩的設施:極速滑水道、五彩蹦極跳、花園小火車、時光旅行機、漂漂河、童話劇場、數位市集、青春漆彈場、躲貓貓鬼屋與光影嘉年華。看完後心中是否蠢蠢欲動呢?
  • 夜未央 - 林葆靈個展

    2018.10.20 - 12.02

    繼2016年的舞影零亂個展後林葆靈仍嘗試且延續深化其脈絡思維,這次的展覽主題也劃分出城市和自然為兩大別類,如所處的臺北城和行山、溯溪和雲海觀看體驗;色調除了延續的藍紫色渲染效果外,也加入了典雅的懷舊褐色調。視覺經驗上也著重扭曲變形的鏡像風景和刮除技、模糊的殘像效果,試圖營造層次更豐富的虛實感,從中再次感受生命的缺憾及完滿。2003年林葆靈完成第一幅的夜景作品,轉眼至今十五年,他依然不停的感受與思考夜的美和那份冷傲孤寂,夜未央,天未亮,白晝隱沒了星光,2018/10/20下午四點邀請您一同前來欣賞光影交織的美,繼續造下一個夢。
  • 十光 ‧ 時光 - 索卡好樣十周年藝術家聯展

    2017.12.09 - 2018.01.21

    索卡藝術成立至今2017年已屆25周年,每年為藝術家舉辦超過25檔學術性展覽,擁有橫跨北京、臺北、臺南三地不同營運空間的地域優勢,以及連續每年參與如ART BASEL H.K等國際藝術博覽會的重要盛事,同時也讓我們自己成為推動臺灣藝術創作者,進一步能與國際舞臺接軌的重要平臺。展覽《十光.時光》是索卡藝術一個整理自我長期以來,扶植臺灣青年藝術家經驗的重要累積。我們誠摯地邀請各位,在2017年裡即將結束的最後時光,共同與我們分享「索卡好樣│SOKA SO YOUNG」計劃的《十光.時光》!
  • 補墻計畫 - 藝術家聯展

    2017.06.17 - 07.16

    《補墻計劃》是索卡藝術繼去年《後‧美獎》之後,於2017年中又推出的另一實驗性策展!策展人沈耿立欲藉由這項計劃,提出一個具有跨越地域之間的展覽概念。「墻」,一直以來是我們慣以與視覺經驗同步的接口之一,這個連結的方式尤其以我們身處在美術館或畫廊的白盒子空間中,更加為感官所熟悉。然而現今的視覺由數量龐大的信息所編纂,其中更充斥著各類副本、模擬、復製的組成方式。原本「墻」的功能隨著日益改變的創作屬性,逐漸無法足以支撐作品所指涉的結構或說明,甚至已在破壞我們對視覺經驗的定義!
  • 非凡 - 索卡25周年大展

    2017.04.15 - 06.30

    「非凡-索卡25周年大展」 囊括亞洲45位重要藝術家,包含現正於臺北歷史博物館展出的常玉,當代東方藝術大師林風眠、趙無極、朱德群、洪凌、蔡國強、毛旭輝等,以及日、韓代表性藝術家草間彌生、村上隆、樸棲甫、文鳳宣與東南亞藝術家蓋伯瑞.博瑞多、翰迪懷兒曼•沙普查,更不乏臺灣優秀青年藝術家席時斌、林葆靈與重要藝術團體「未來社」等人。其中草間彌生的「花-綻放在午夜」更是與現正在東京新美術館舉行的草間彌生「我永遠的靈魂」大展作品同步,讓喜歡藝術的臺南朋友,不用飛到日本,便可與東京同步看展。這亦是臺南首次重量級的國際當代藝術展覽,保險價值上看10億,堪稱鉆石級大展。
  • 舞影零亂 - 林葆靈個展

    2016.11.05 - 12.04

    林葆靈擅於描繪不同城市夜晚且將成長環境中的臺灣、紐約、新加坡都映入在每件作品中,夜晚的光影具有戲劇性的強烈對比,每座城市都將你我曾經熟悉的景致連結到你我心裡的過往的回憶。他采用墨與壓克力顏料於製圖膠片上,也使用油彩混合壓克力於畫布上的搭配,均在呈現快速流淌特性。無論是城市瞬息萬變的流轉光影捕捉、旋轉木馬以及華麗宮廷與夜的幻想曲超現實元素的布景手法,都在流變時空裡凝結成一片童話、一種虛構的真實。
  • 世界之窗-亞洲新趨勢

    2015.07.04 - 08.09

    此次展覽以亞洲當代藝術概念出發,索卡身為第一個引進東南亞藝術進入臺灣的藝廊,此次展出阿古斯‧蘇瓦吉(印度尼西亞)、納堤‧尤塔瑞(泰國)及蓋伯瑞‧博瑞多(菲律賓)等,其作品風格前衛並融入當地民俗發展出獨到的藝術語匯。索卡與日韓藝術界交流甚密,曾舉辦過韓國極簡大師巡回展,為臺灣最早展出的韓國極簡作品,此次展出樸棲甫著名的<描法>系列早期精品以及韓國當代水墨大家文鳳宣之作品;日本當代藝術則以草間彌生與奈良美智為代表,兩者皆是當前引領風潮的藝術名家
  • 非黑造白 - 藝術家聯展

    2015.05.09 - 06.14

    臺北索卡於5月9日至6月14日舉辦「非黑造白」兩岸當代水墨展,參展藝術家橫跨兩岸,包含林葆靈、張天幕、張致中、王蒙莎、彭慧婷與楊鴻等六位年輕藝術家共計17件作品。作品材質從黑白墨色、彩墨設色到壓克力等現代畫材皆有;內容則分風景、記事、寫真、摹形等,徹底展現當代水墨的自由彈性。六位藝術家兩兩成對形成對話,構筑了此次展覽的三個子題”風景與情景”、”借氣與得勢”、”恍惚與靜謐”。
  • 復述分化 - 藝術家聯展

    2015.03.21 - 04.26

    本次展覽藝術家曾雍寧在藝術界以原子筆繪畫聞名,畫中多帶有植物生長的意境,這次作品<白色的印>與<風的記憶>雖然脫離過往畫中慣用的形象,將以往創作時應該被丟棄的筆桿化為創作主體,另外一件作品延續過去的花草生長,將花草形象轉化立體,這是曾雍寧首次嘗試裝置藝術創作。林葆靈的畫作以城市夜景聞名,這次的作品<Under the Table>邀請觀眾彎腰觀看桌子底下的光影,用夜光素材打亮黑暗桌影,每個人是否可以在桌底下的世界尋到心中想找的東西?林葆靈多年來第一次使用夜光膠閃現燈影,有別以往的華麗燈火,此次是低調沉潛的光輝。賴威宇則是新生一代極具實力的繪畫頑童,總是以獨特的視角詮釋壓抑扭曲的社會;此次展覽他將桌子畫作鋼琴,側拍一位鋼琴家演奏這部琴,殘缺的沒有琴音的曲子<What a wonderful world>,再如何美好也彷若幻影。賴威宇首度跨領域嘗試錄像創作,並且融入音樂作品與裝置結合交會。裴靈此次的作品<小鎮I>與<小鎮II>思考桌子的更多可能,她將之拆解再翻轉組合,變成堡壘與小房子,就好像模型玩具一般可以隨意擺置形成不同的趣味。
  • 同構 ‧ 對“畫”- 兩岸青年藝術家作品交流展

    2014.08.09 - 09.27

    由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主辦,中展德美(北京)展覽有限責任公司和北京索卡藝術中心聯合承辦的同構•對“畫” - 兩岸青年藝術家作品交流展將於北京索卡藝術隆重開幕,同時也將為第七屆中國國際青年藝術周的系列視覺藝術展拉開序幕。本次展覽由王棟棟和張禮豪聯合策劃,展出了陳杰強、耿旖旎、黃柏勳、李華、劉麗娟、彭慧婷、吳大偉、謝旺自、周金華等27位來自兩岸青年藝術家的作品。其中,臺灣部分的作品主要來自索卡藝術中心推薦,大陸部分的作品主要為“中國青年藝術家扶持推廣計劃(CYAP)”推薦。
  • 新詩意 - 當代水墨展

    2013.07.27 - 09.08

    水墨藝術是華夏藝術的最高代表,自唐宋以來,多少人為之嘔心瀝血,傾盡一生的心血,為的就是傳承文化的脈絡。 然而中國當代水墨夾在傳統水墨和當代藝術之間。大部分人還停留在民國傳承的審美習慣之中,很難接受水墨畫的改變,除此之外,太少的媒體和評論宣傳和贊美當代水墨,對於大眾而言,當代水墨畫家使用了太多大家都不懂的詞匯,使得他們很難欣賞和理解。
  • 他者測量 - 臺灣當代藝術展

    2011.02.19 - 03.20

    「他者測量——臺灣當代藝術」展所邀請的十位藝術家:楊茂林、李明則、陶亞倫、賴九岑、陳擎耀、吳季璁、朱駿騰、范揚宗、陳萬仁、陳敬元,全都是出生、成長、求學、長期生活、工作於臺灣的藝術家;年齡從26歲到57歲;創作媒材從繪畫、雕塑、攝影、錄像、計算機繪圖、數字影像製作、到機械動力、裝置等等;希望能透夠從世代、創作觀念、創作樣貌上,可以比較多元,盡求大致完整地,呈現臺灣當代藝術的多面特質,以做為未來仍然漫長的當代藝術交流過程中,一個累積性的基礎工作。
  • 搖木馬 - 索卡好樣臺灣青年藝術家聯展

    2010.07.03 - 08.08

    索卡藝術中心以經營20年的眼光審視藝術作品的內在價值,並以 “觀察藝術家之未來發展性” 為前提。由2008年的凝視與瞥視(Gaze & Glance)開始,至2009年的微芬閃爍(Flicker of Fragments of Fragrance),過去二屆曾參加徵件展出的藝術家,在往後的發展表現亦可圈可點,如2008年同時於Art Taipei新人專區(MIT)展出的賴易志、2010年高雄獎優選的陳卉穎與徐小涵、2010年入選的蔡孟閶、2010年觀察員特別獎的蔡宗佑,以及2010年高雄獎得主黃郁雯。索卡藝術中心在2010年則以搖木馬(The Rocking Horse)為主題,再次舉辦索卡好樣—臺灣青年藝術家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