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庄严–王挺宇 离别–柏巧玲 双个展

2024.01.27 - 03.09

索卡艺术.台北

王挺宇生于1981年,曾获2010高雄美术奖与2008 台北美术奖双料首奖,他的作品蕴藏了宇宙、神话、古文明的意象,并运用独特的创作手法反映他所观察到的时代样貌,进而引发观者哲学性的思考。柏巧玲毕业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书画艺术研究所,曾获2016「高雄奖」暨「何创时书法篆刻类特别奖」,为《钤印 QianYin》季刊共同创办人及现任主编,本次展出的作品内容紧扣《离别》,字里行间透露出幽微的惆怅,并以拓碑的手法组合拼装不同年代的宣纸,并将文学藉由书篆创作表现出文化的底蕴。


展名《杂庄严》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五:「余二天下杂庄严,随众所乐而应之。」原意是在描绘一片无法被形容与定义色彩的天地,因这方天地的颜色会随着众人的意念而不断产生变化。而《杂庄严》中的每一件作品皆在主体上刻意的留白,并运用独特的「堆高描线法」创造出丰富的细节肌理,赋予观者自行解读、想像的空间,达到「造型赋与颜色」的目的。而作品的背景中则是以一层颜料打底,覆盖转印后再上色的方式层层堆叠,借此隐藏笔触,同时也将个人情感隐藏在真假虚幻的图像之中。依循着过往的创作脉络,艺术家透过网路 以图搜图的方式,挑选适合的图像,经过缜密的排列与布局,让既有的图像诉说出当代的语汇。在现代数位化、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交互影响下,庞大的资讯量充斥在你我周围,艺术家希望能藉由「去视觉化」、「反黏着形象」的创作手法,阐述「追寻事物本质」的核心价值,而细节精致、层次丰富的画面也提供观者无限思考与解读的空间。


《安隐之雨》的构图是以南冕座为发想,在希腊神话中南冕座是射手座掉在地上的花冠,在作品右边半人半马的神祉挟着一张拉满的弓,指向左边没有着色的巨大花圈,作品的背景是一张地图,没有色彩仅有线条的雨丝遮住了地图的全貌,象征着无所不在的图像之雨,雨丝的中心是一处纯净的空白,就如同上帝向网状结构的星空投入了一个石子,沉入虚空之中的重力激起了这场图像之雨,隐含在雨丝中的空白图像是外型仿若宝可梦的精灵,如同沉入虚空中的重力,是艺术家刻意留白的亮点,与展名《杂庄严》的意涵紧紧相扣,而象征追求真理与智慧的人马也是艺术家在本次展览中想传递的思想价值。


柏巧玲的每一幅作品都结合了「诗文」与「书印」,而在作品中的章款,大部分篆刻皆出自艺术家之手,参酌明代著名收藏家项元汴的收藏印。例如作品中经常作为引首使用的「佳品」,创作来源即是受到项氏持有的「神品」印章影响,是艺术家对于自己作品的一种肯定。而作品中落款钤印除了实用性与画面上的点缀,也有着穿越时空的意涵,艺术家在纸材的选择上运用拓碑的手法对不同年代的宣纸进行了拼贴、组合与再制,欣赏她的作品仿如欣赏历史文物,内文承载当代歌曲、汉诗、元代散曲等题材,深刻地体现并贯串着主题《离别》,将自古「诗书画印」合一的文人感怀与生活情境,在当下时空体现延续。

作品中前四句「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曲中思念今犹在,不见当年梦中人。」出自一篇网路上广为流传的文章,无论是有感于刘若英《后来》的故事,抑或是歌咏《霸王别姬》中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都描写出对过去的深刻回忆和对逝去人事的思念之情。后两句「都言人生若只如初见,惟恐再面已弗曾相识。」其中「人生若只如初见」出自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诉说了人生中初次相见的美好印象,同时隐于其中的「再见已是初识」也婉转地表达了感谢之意,反映了对于时光流逝和岁月移转带来的复杂情感。艺术家巧妙的结合了不同时空背景下的离情,让相同的愁绪在观者心中缭绕。而在作品缘侧处的钤印「歪虎阁」,则取自项氏「天籁阁」收藏印,「歪虎」二字源自于艺术家饲养的两只宠物猫咪「歪歪」、「小虎」,因此有了这一方斋馆印。艺术家的作品在内容与画面编排上皆有融汇古今的巧思,以离别的愁绪串起时空的碎片.如同艺术家所说的 「想人生,最苦离别」这份深沉的情感却是不分古今中外,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