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现代主义Ⅱ
2017.01.07 - 02.26
索卡艺术.北京
80后的现代主义Ⅱ
策展人:孙艺玮
20世纪50年代,铃木大拙开始在哥伦比亚大学开设禅宗系列讲座,来坚持听讲座的人有丹托,还有凯奇。铃木的禅宗对这两位的影响都巨大,禅宗里的平常心教会凯奇要活在自然的生命状态中,一切都是自然的存在。而他的禅宗思想更是鼓励到创作初期的劳申伯格。前段时间劳申伯格在中国的展览,大家都说劳申伯格对中国很多艺术家的影响都很大。殊不知,禅宗文化间接影响到劳申伯格,才让他可以大胆地将生活之物直接放入到艺术创作中。再推及到更早的梵高、毕加索、马蒂斯等这些现代主义大师,多少也受到东方文化的启发与影响。东方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对后来已进入困境的西方现代艺术开启了另一扇窗。
反观中国,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现代思潮的涌入,中国艺术家的创作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与当代混杂成长,中西交融之间,当代艺术遍地开花。这其中,有一部分艺术家,没有脱离现代主义形式风格的实验,他们在汲取西方现代艺术养分的同时,更加关注如何“为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找一个最妥帖的表达方式”。梁漱溟说:中国文化是要使生命成为智慧的。这完全不同于西方所崇尚的科学与理性。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中,艺术家有意识或者无意识都会有“东方书写”的倾向,而我们需要真正建立以东方特有的文化为根基的现代主义艺术审美系统。这里的“东方书写”是很广泛的概念,意指艺术家以东方文化身份的角度,汲取现代艺术的养分,同时用东方文化弥补现代艺术的不足。
《80后的现代主义》这个系列的展览,试图通过当下正在发生的艺术实践的长期观察,通过对不同艺术家案例的研究与梳理,以期建立中国自己的现代艺术审美系统。《80后的现代主义Ⅱ:东方书写》,在去年第一档展览的主框架下,继续深入,选取7位有“东方书写”倾向的80后艺术家,分别是以绘画创作为主的陈家业、胡·塞额尼斯、李超、孙策、易国栋,以雕塑创作为主的林智、周一然,呈现他们各自不同的创作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