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 ‧ 殒落 ‧ 栖所 - 第十二届索卡好样青年艺术家联展

2019.06.01 - 07.06

索卡藝術.台南

索卡艺术自1992年至今已走过27年岁月,一直尝试发掘新一代独具创新力的艺术家,并致力于推广亚洲当代艺术,〈索卡好样青年艺术家联展〉也由2008年起,陆续与许多优秀的青年艺术家合作,至今已迈入第十二届,其中获选参展的艺术家在创作领域上皆获得多方肯定。期望藉每年的征件,深耕台湾艺术市场,并提供热爱艺术创作的青年一个接轨国际的舞台。本届获选名单为:陈肇彤、彭韦、黄敏哲(依姓名笔划排列)。此次展览定名为《坐标.殒落.栖所》,试图在纷纷扰扰的现代生活中,重新梳理在生命经验里必须度过的情节,从中去思考和创作,进而觅得一处宁静。

 

回忆里的坐标

 

彭韦目前就读于清华大学艺术与设计学系,在他的作品里,泛黄的色调与带点朦胧的笔触线条,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那些封藏在抽屉深处的老照片,画面里皆是无人的景物,却似乎能感受到曾经有人驻留的痕迹,彷佛遥远的往日变成种种细腻光线,投射在作品的每一处。如作品〈九九峰下II〉,前景的布棚绵延,隔出一段观者与后方景物的距离,有一种幽微的疏离感被缓缓撑起,彷佛那是记忆里私人禁地,而我们只是探头探脑的陌生人。随着景色越来越远,后方的椰子树与山峦渐渐模糊,笔触显得更加轻柔与写意。在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先以写生及拍照记录瞬间的感受,再利用炭笔、铅笔、压克力彩等多种媒材进行单色调的描绘,将完整的画面铺排于碳酸钙基底的画布上。此种底剂能让笔触的刷痕更完整的保留下来,让这些线条交织出明暗与深浅,将记忆里的形象表达出来。

 

殒落的姿态

 

「时间」是我们活着都得面对的问题,难以叙述,在描述的当下,就成了过去。陈肇彤试图透过雕塑,来呈现时间的轨迹状态。目前就读于台北艺术大学创作研究所的陈肇彤,曾荣获2019美术创作卓越奖,此次展出的作品中,有非常多气球造型的原素,如作品〈姿态#18〉,三颗不同颜色的气球被坚硬的不锈钢架限制,而挤压变形,气球饱满的造型会随着时间而逐渐委靡,最后变成一块干扁的橡皮坠落在地面上。这件作品可以视为艺术家创作的起点,而后衍生出与其定义相对立的作品如〈殒落〉,艺术家选择了镜面不锈钢的球体造型,将其视为一种永恒的存在,似乎也暗指了一股沉重与安稳的外在力量。在陈肇彤的作品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节点的状态,是时间的堆栈、挤压、变造,反射周遭事物的扭曲面貌,辩论着转瞬与永恒间的存在关系。

 

内与外的栖所

 

艺术家黄敏哲毕业于高师大美术系硕士,目前创作与生活于台北。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窥见人们本质中的孤独,导出个体身心所感受到的黏稠感,由大环境中变动的记忆与乡愁切入,链接至内在感受,在变异游移的世代中,乡愁已从对于家乡的思情联系,流变至生活小事,甚至是对象的情绪投影,人们无从抗拒。作品〈祈愿之海-2〉中,夜晚的海上有一道灿烂的亮光,彷佛是个只存在在梦境中的片段,细腻的光束在无尽的黑夜里绽开,对比下方的海面反射出银灰色的光泽,波浪悠缓,如梦似幻。在技法上,艺术家使用「影像转印」,将碳粉转印于画布或木板上方,后加上油彩与压克力彩层迭上色,并在光束周围点缀着无数的细小彩点,细看画面的肌理,具有轻薄的层次感,也让作品更接近有摄影的氛围。

 

艺术创作上,一切皆源自于心,唯有透过不断地自我检验和精进,才能愈见明心。在最简单的事物里含藏着宇宙万物,从内在空间的凝视中得以看见真实的自己。索卡艺术诚挚邀请您莅临2019年6月1日,《坐标.殒落.栖所》第十二届索卡好样青年艺术家联展开幕活动,期望能在黑暗中寻得宁静与光亮,回归能让自己平静下来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