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 单位画 - 吴翠玲、叶志航联展

    2016.07.09 - 08.14

    《单位画》参与的两位艺术家提供1号、10号、50号至100号的作品,作品也透过「单位」为符号─一种「通俗」的认定。借以增加艺术家创作语言、画面表现、结构仪式之外的象征系统,辅助庞杂的视觉与市场概念。
    查看展览详情 >>

  • 洪凌回顾展

    2016.07.01 - 2017.07.02

    洪凌在中国文化大革命 (1966-76) 这段政治动荡期间所创作的作品大多已佚失。这次展览所涵盖的作品是从 1979 年起的一些珍稀创作开始,并包含其他1980时期洪凌于北京就读艺术学院时的学生作品:这些作品有许多是在画室中所创作的,像是裸体画与人像画等,以及一系列胡同 (传统的巷弄庭院) 画作。在商业层面的成功渐趋确立后,洪凌从 1990 年起开始游历四方,并在安徽省南部的黄山这个风景如画的地区设立工作室。该处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之一。从那时候起,洪凌就特别专注于风景画,在多个专门进行油画与水墨画创作的工作室中工作,并于北京与黄山两处间流连。自 1990 年起,洪凌的作品便受到他在中国、亚洲,以及包含南北极在内的世界许多偏远地区等地旅行时获得的经验所深深影响。这些经验一一被记录于他的素描簿、相簿、水彩以及摄影当中,本次回顾展也将展出这类作品。
    查看展览详情 >>

  • 演绎 - 从书写到观念

    2016.06.25 - 08.07

    “从书写到观念”,这是汉字在现当代发展的基本特征。通过井上有一,可以看到汉字走出传统规范后的灵性书写;跟随魏立刚,汉字书象与西方抽象的比较,可以看到汉字的图像构造性所具有的深厚资源,在作品的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陈光武在书写中带入观念性的思考:水墨之黑白与天地之阴阳不可分的纠葛中,艺术应如何呈现?成蒲云更想还原汉字本身的笔划 - 体现书写近于咒语般的每一笔最后达成的图像,是大象大音的倾诉?谷文达对汉字与图像的象征性复合,把书写和观念融为一体;曾灶财的汉字书写打破了汉字艺术经典样式的权威,就像还原到岩画、还原到涂鸦 - 回归现实生活空间的书写,作品弥漫于公共空间,就像艺术经历着一次轮回,回到生活的起点 - 艺术终将何为?
    查看展览详情 >>

  • 乐园 - 王明仁个展

    2016.06.12 - 07.17

    王明仁创作的主题重心与旅行中所见所闻息息相关,作品中描绘对象物以场域或事件为主,并选择当时能够引起大众共鸣的地标、建筑、生活工作影像,为了是唤醒较多数观者的共通记忆。影像是收集世界的方式,艺术则是一种独特的手感记录,表现一种感觉与氛围,透过对生活的敏感和独特感受,去体验世界的丰富多彩,就像将昆虫的标本用大头针固定在木盒一般,制成我们可以欣赏的对象,放在好奇的显微镜下观看、理解并拥有。藉此去回应、去召唤、去观察这个时代。让过往美好时光进行反刍和追寻,图像能够响应海马回中的记忆片段,去带给人们勇气,去面对不那么确定的未来。
    查看展览详情 >>

  • 笔歌墨舞 - 文凤宣个展

    2016.05.27 - 07.03

    关于文鳯宣的作品,画面亦空亦满。一望无垠的平原,弥漫着朦朦地烟气。作品中的风景非一个定格而是一种展望。不是一部分而是整体的延伸。地平上孤树矗立,杂草丛生。俨然已成风景。画面且静且寂寞。水平展开的画面悄无声息地隐没在视线里。日落的田野百无聊赖,只留下日暮时的光,恰似涨潮前。他的风景不是白昼,而是日落亦或黎明时分。那一刻,时而凋零时而苏醒。在鲜明的光影下界限消失,或者朦胧地轮廓渐渐清晰。暮色下,那棵松树的阴影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河对岸升起地山把阳光吸进去的模样,给人感觉更加沉重。
    查看展览详情 >>

  • 毛旭辉 - 毛旭辉个展

    2016.05.01 - 06.19

    毛旭辉是中国当前百大权力人物之一,其作品在欧亚各大城市展览皆获得热烈回响与共鸣。毛旭辉的创作以剪刀及椅子的物像闻名,他擅长提取具象的事物转化为符号,也许是对死亡的思索或是权力及家庭关系的概念,让当代社会问题透过寻常的事物表现。近两年毛旭辉的风格大幅转变,将生命中的悲剧事件以紫色为基调、庄严肃穆地呈现缅怀与救赎。毛旭辉是中国85新具象团体的领导人物,提出了「何谓新具象?即心灵的具象,灵魂的具象」的口号,牢牢奠定他在西南艺术研究群体的重要地位,持续不辍的创作活动让他得以留名中国当代美术史,并在学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查看展览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