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我们谈论艺术赞助时,我们谈论什么?
2014-08-15
( 来源:21 ART)
2014年8月9日的一段夏日午后时光,艺粉们在798索卡艺术中心体味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之同构•对“画” - 海峡两岸青年艺术家交流展的同时;亦聆听了由21世纪经济报道携手北京德美艺嘉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主办的“艺术&艺术赞助”下午茶沙龙,企业藏家、个人藏家、机构代表、两岸艺术家和策展人各抒己见,从企业社会责任、艺术创作及艺术赞助大环境等多角度探讨中国的艺术生态环境及艺术赞助在中国的践行模式。
有12年证券投资经验的德美艺嘉文化产业公司CEO 董艺,代表着企业以及资本的未来方向,对艺术赞助进行全方位、立体和多元解读:对艺术家、对艺术本身的一种推广和扶持,既需要来自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也需要对国内艺术家驻地计划的资助以及品牌的跨界和衍生。我们要搭建一个公平、公开、透明的平台如CVAP中国青年艺术家扶持推广计划、基金会收藏以及店商平台提供给那些未入围的艺术家一个展示机会,他们可通过平台找到收藏家以及热爱艺术作品的人,所以不同的市场主体、不同的艺术机构,构成了整个艺术市场多元的生态,我们希望各个主体都能健康发展。
把投资青年艺术家比喻成一种风险投资的科瑞集团首席总裁、个人藏家任晓剑认为中国的文化具备独特性,可引领未来趋势,期望年轻的艺术家群体中能出现世界级大师,唤起文化投资人的文化自信:如果我们拿出一部分财力在艺术上,做一点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管是收也好,藏也好,都是一个开始!作为收藏来讲,不在于年龄差异,主要寻找的是个人的艺术品位和艺术认知;而衡量一个艺术家成功与否?画价仅是其中一个因素,但不是绝对因素,它依然离不开艺术水准、时代感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承,我们并不需要抄袭国外思潮;而青年艺术家将来走向如何?我们怎么能使他们走得更远,最重要的是引导。
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收集邮票的索卡艺术中心董事长萧富元,2001年从台湾来中国开第一家画廊至今已进行了20年收藏,娓娓道来古董收藏是个人兴趣;而艺术品才是经营。台湾与大陆,创作与收藏人群各自不同:台湾艺术家细节而精致,大陆艺术家宏观而粗糙;台湾艺术家更开放,新媒材创作多,大陆油画居多,这与艺术整体发展有关;青年艺术家收藏人群台湾侧重扶持,大陆侧重以后的增值。年轻的艺术家要耐得住寂寞,珍惜自己的理想;同时也需要扶持,才有机会慢慢成长。画廊只能作为艺术家跟收藏家间的桥梁,而不是艺术品最终的归属,我们需要把这个桥梁搭的很好,很稳固,让藏家能看到很好的作品,能够收藏到好艺术家的作品。
倡导通过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传承,去挖掘重新述说的当代艺术语境的台湾策展人张礼豪 :如果我有能力策一个展览,让我把不同国籍或不同世代的艺术家串联在一起时;当他们无所谓辈分和市场价值的高低;而是针对同一题目辐射不同展现,那时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或许更掌握时代的脉动,不见得输给前辈艺术家,这可能是一个以策展人的身份来推动年轻艺术家或赞助年轻艺术家最有可能、最理想的状况。
当代艺术是一种未来的文物,倡导重拾价值判断,面向社会,向藏家客观、理性、公正地去呈现作品价值的青年批评家、策展人赵子龙 :在艺术品可买卖的时代,坚持一种独立价值判断,让买家去选购这件作品的同时,能够消化艺术家蕴藏在内的思想情感;其次是藏家从思想观念上来理解青年艺术家,没有断层的存在;青年艺术家也要具备独立创作、自我推广和自我扶持的意识,尽可能去寻找作品给大众的途径。艺术真正的价值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得以理解世界、理解人生、理解自己,也为中国转型期选择能代表这个时代的真实生态的思想,这是当代艺术的存在理由,恰好青年中也发现了这种高密度群体,这是我们作为青年评论家的初衷。
毕业于川美油画系,举办过多个有影响力个展的青年艺术家周金华:艺术家和画廊合作有点像找对象的感觉。艺术家在挑选画廊的时候,可能画廊也在挑选你,双方都有自己的诉求和需要,如果正好合拍就合作。艺术家在条件困难时,可能会暂时和一些不太喜欢的画廊合作,但也有艺术家会一直坚持想法,没有合适的继续寻找;想法不同,面临问题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