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洪凌回顾展| 一场别开生面的研讨会 — 聚焦「现当代中国艺术辩论」

2016-12-16

(来源:《典藏投资》 文 / 林逸欣   )


伴随着「洪凌回顾展」的欧洲巡回活动,由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举办的「艺术生态学:现当代中国艺术辩论」(Ecologies of Art: A Modern and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Debate)研讨会已于9月下旬圆满落幕。在两天议程当中,28位国际学者与专家汇聚一堂,热烈讨论二十至二十一世纪间中国艺术发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其报告内容不仅聚焦洪凌绘画,更包括这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主题与类型、媒介和技巧、艺术实践的本土和区域观点、空间感与时间性,以及美术馆的收藏过程与经典塑造等议题。本次会议定名为「艺术生态学」,即是强调现当代中国艺术环境的复杂脉络,企图藉此发掘更多丰富的文化面向。


640.jpeg

「艺术生态学:现当代中国艺术辨论」与会学者,艺术家洪凌,索卡艺术萧富元先生合照


基调演说


本次会议的两场基调演说者,分别是牛津大学柯律格(CraigClunas)和哈佛大学汪悦进。前者以「现代中国艺术和世界主义者」(Modern Chinese Art and the Cosmopolitan)为题,质问在这个属于「大数据」(Big Data)的数字时代里,研究者该如何处理二十世纪初期包罗万象的艺术史发展。尤其那些属于跨领域、跨文化和跨标签的创作者和作品,我们要怎样区隔划分以进行细部讨论。例如当时在上海出版众多的画报与报刊中,曾出现过大量的中西混杂图像,呈现百花齐放的视觉现象。但如今我们却因学科训练的观念限制,而容易忽略其间的多重关系,以致让许多艺术家都被遗忘。由此他呼吁如何填补这段历史遗缺,正是当前研究者所需注意的要点。不同于柯律格演说的广泛架构,汪悦进的研究则聚焦于天津火车站中一幅「精卫填海」的穹顶壁画。该画是1988年由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秦征与学生们所创作完成,其绘画风格采用西方传统的透视技法,试图传递如宗教般的崇高信仰和神话世界。这种中国主题和西洋画风的交织运作,到底背后的创作意图为何?若此画与198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政策之社会背景联系起来的话,观众或许能体会个中内涵。1995年一个西班牙少年合唱团,更以此画来当作其专辑封面,让这件原本属于地区性的创作绘画,顿时成为国际熟识的图腾之一。从一介无名到举世皆知,也暗喻着当今中国在全球政经体系中的实力现况。


640-1.jpeg

与会学者,艺术家洪凌,索卡艺术萧富元先生于SOAS美术馆外户合影


主题与实践


来自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的UtaRahman-Steinert,其演说是以民国画家蒋谔士(1913-1972)的生平事迹为主。作为长期旅居国外的艺术家,蒋氏的声名成就现在已逐渐被国人遗忘。但他立基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精神,却在当时的西方艺文世界中打开一扇门窗,让不少欧美观众得以知晓东方水墨的魅力所在。此种水墨表现手法,后来亦在1980年代的中国行动主义中持续出现。任教于海德堡大学的胡素馨(Sarah E. Fraser),即以星星画会、无名画会、杨诘苍、徐冰、邱志杰和宋冬等人的作品为例,探讨这股「水墨-行动主义」(Ink-activism)之发生源起和历史演变。并透过近来对于水墨表现之本质特性的争议辩论,深入询问有关物质性、表演和笔法之间的联系关系。


台北市立大学王德育的研究课题是以洪凌艺术为主,来说明中国传统绘画的现代诠释过程。他详细分析马远、徐渭、石涛和王原祁等历代书画家的作品风格和美学特色,强调这些画家所抱持的「舍形悦影」之创作观,深刻影响着洪凌的油画创作,为往昔的笔墨美感,赋予极具当代性格的原创动力。而牛津大学艾什莫林博物馆的马熙乐(Shelagh Vainker),则把讨论主题置于二十世纪中国和苏俄之间的艺术互动之上。她认为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晚期止,法国、苏俄和中国的艺院风格彼此有着密切交流。例如画家韩乐然(1898-1947)和林岗(1925-)等人的作品,都可体现他们到苏联写生的亲身经验。


640-2.jpeg

左 弗利尔美术馆中国艺术部门策展主任司美茵

右  香港亚洲艺术文献库的徐文玠


定位线条、色彩与形式


在苏格兰Lyon & Turnbull拍卖行朱玲的报告里,她用「中国骨,西方肉」的角度来看待洪凌的山水绘画。其认为洪凌作品中有两点特色值得注意,一是不受设限的色彩布局,二是清晰延续的暗色线条。这两种相辅相成的笔墨技法,可说是融合传统西方油画的空间运作,以及古典中国艺术理论的线条动感,而把洪凌「意象山水」的理念推向高峰。同样是以色彩为研究主题,还有来自多伦多大学顾伊的报告。她发觉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当时艺文界曾对中国油画民族化的概念产生热络讨论。藉由探索这时期的色彩论述,期待世人能对二十世纪中国油画的建立与反应有着更深层的认识。


筹划洪凌回顾展的重要协调者梁天爽,也在本次会议中讨论二十世纪初期中国艺术学院内的人体写生课程。她质问作为创作学习中最基本的人体写生训练,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告诉观众有关艺术家的技法和实践,以及裸体画在中国的艺术教育体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她首先检视当时中国社会对于人体形象的知识和认识,之后的实际写生活动,更是现代艺术学校的必修课之一。但这股人体写生风潮,是否与二十世纪初在中国弥漫的「健身强国」之流行观念有着必然关系?


640-3.jpeg

梁天爽博士发表


现代艺术的地区观点


柏林自由大学的Juliane Noth近年来曾专注在1930至40年代的中国画研究,本次她即以画家俞剑华(1895-1979)的数套行旅册页为主,讨论民国初年水墨绘画、照相写实和视觉实境间的错综关联。她认为俞氏有意采用传统水墨的形式媒介,并撷取照相创作的规范理念,进而描绘出一种令人有着真实感受的行旅山水图像。这些揽胜绘画和游记,后来皆以图书形式而出版刊行。例如《武夷九曲纪游图册》、《续游浙东记》、《浙赣屐痕》和《俞剑华皖南纪游图册》等等,无不体现出画家个人所强调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万帧文和画万幅画的自我实践。


这种艺术创作中的旧瓶新酒概念,也可以在画家吴冠中(1919-2010)的身上找到。任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黄韵,便在报告里以一组吴氏的「古韵新腔」系列绘画,来讨论中国艺术家是如何透过创作来响应现代主义,并缔造崭新的绘画气象。而亚非学院的PamelaNguyen Corey,则为听众带来不一样的额外讨论范畴。她以活跃于当代越南的一群本土艺术家为例,探究其水墨创作的表现特征。这个特殊的研究对象,不仅可对应着东亚文化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水墨传统,更是理解东南亚当代艺术发展的窗口之一。


640-4.jpeg

洪凌与巴黎赛努奇博物馆馆长易凯

 

当代艺术视野


抽象艺术可说是中国当代创作中极为重要的表现模式,中央美术学院的王春辰便发表其个人的最新观察。他认为中国艺评界里对于抽象艺术发展约存有4 种论调,一、是从西方抽象艺术中汲取理念和形式;二、抽象表现已是过往云烟,不再属于前卫艺术;三、抽象理念并非新意,其实古代中国绘画的「写意」便已包括;四、抽象品味乃是一种市场营销的宣传手段,并不能代表真实的中国艺术现况。现任职于V&A博物馆的莫梅肯(Malcolm McNeill),则是讨论张洹作品《春天罂粟地第31号》。他认为藏传佛教的宗教图像学,乃是本件绘画取材的参考来源,传达出画家自我内心的精神意象。


来自巴塞隆纳大学的Laia Manonelles Moner,本次则以「愚公移山」的传统故事题材综论与其相关的现当代创作实践。例如她从徐悲鸿(1895-1953)的油画作品、文革期间的红色宣传画报,到当代张洹和何云昌的行为表演中,探究画题背后所蕴藏的社会结构和历史隐喻。巴黎赛努奇博物馆馆长易凯(Eric Lefebvre)则是以策展角度,重新审思1933至2003年在法国举办的中国当代展览。报告中他举例分析数个展览筹划的时代背景、政经条件以及作品内容,强调经由这些展览的举办,进而在法国当地塑造出当前中国艺术的前沿景象。期间并透过策展人的引介解说,中法两国间的艺术文化才得以交流产生对话。


640-5.jpeg

左 大会主办人马啸鸿

右  艺术家洪凌



当代艺术空间与展示


同样涉及到策展和陈列的报告中,还有来自香港亚洲艺术文献库的徐文玠。她以自己任职的组织机构为例,说明在1980至90年代之间,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发展情况和主要内容。透过该文献库经年以来的取材、纪录和分析,研究者得以利用大批数据文件,尝试以宽广视野来梳理课题。报告中她举出的案例共包括1986年福建「厦门达达现代艺术展」、1989年北京「中国现代艺术展」和1996年上海「我们谈谈钱—上海首届国际传真艺术展」等。曼彻斯特大学的Angela Becher则讨论一批当代中国城市图像的数字创作。她认为艺术家像曹斐、朱晓闻和杨熙瑛与李宏磊等人,他们透过虚拟、混合和扩增实境等新兴科技手法,企图塑造出另一时空环境。期冀以媒体艺术之姿,重新探寻空间再现的可能性。接续着空间议题,来自伦敦苏富比艺术学院的何凯特(Katie Hill),其报告是以艺术家蔡元的行为艺术为讨论对象。她认为身处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创作者,经常以绘画、表演或甚至以亲身参与的介入实践,来与西方的现代主义进行互动,因而产生出一种跨文化的艺术效果。


640-6.jpeg

玉风    布面油画    180 × 180cm    2014

 

机构收藏与经典形塑


大会最后一场的讨论议题,先是由布拉格国家艺廊的贝米沙(Michaela Pejcochováe)登场,讨论1920至30年代引介至欧洲的北京画派。她发现透过捷克画家齐蒂尔(Vojtech Chytil,1896-1936)的介绍,以齐白石(1864-1957)为首的北京艺术家,其作品相继出现于欧洲艺文圈,成为西方社会认识中国绘画的关键时刻。接着都柏林切斯特.比提图书馆的Mary Redfern和巴斯东亚艺术馆的蒋得庄,则分别以筹划洪凌回顾展为例,与讨论地区博物馆和临时陈列展的关系为题,突显任何文博机构都需要慎重考虑当地观众之条件需求,并合宜地展示作品的优点特色。诚如大会主办人马啸鸿(Shane McCausland)于其总结中指出,在这个全球化世界里无人可遗世独立,就像自然生态环境一样,当代艺术亦呈现着复杂风貌,值得大家持续关注且多方探讨。


640-7.jpeg

妙微    布面油画    190 × 170cm    2014


爱尔闭幕式都伯林的「洪凌回顾展」


「洪凌回顾展」世界巡回展10月20日于爱尔兰都伯林切斯特.比提图书馆盛大开幕,将展览至2017年1月29日。开幕当晚,来自爱尔兰各界重要人士涌入切斯特.比堤图书馆,盛况空前。包括艺术家洪凌,切斯特.比提董事Dr T.P.Hardiman,切斯特.比提图书馆长Fionnuala Croke,亚欧基金会(ASEF)常务理事Conor O'Clery,中国驻爱尔兰大使岳晓勇,伦敦亚非学院戴维德教授马啸鸿博士,驻爱尔兰台北代表处副代表卜正珉,索卡艺术负责人萧富元等。展出近20件洪凌艺术生涯来每个阶段的代表作品。马啸鸿教授认为:「洪凌的艺术,就是一本精彩的当代艺术教材,他从文革、改革开放、西方浪潮影响中国、到回归自身文化的探索,提供了研究人类文明进展的脉络。


切斯特.比提图书馆为爱尔兰重要国家文化机构,曾于2002年获欧盟授奖为「欧洲最佳美术馆」,并被媒体票选为「非去不可的爱尔兰美术馆」第一名。馆藏东亚文化极为丰富,包括日本浮士绘、印度细密画、伊斯兰文明、中国文人艺术等,堪称欧洲之冠。


「洪凌回顾展」为建馆来第一位当代华人艺术家重要个展,策展人Mary Redfern表示:「洪凌为博物馆创馆来第一个华人重要个展,我们很高兴可以带给爱尔兰一个这样高质量的艺术展。洪凌的艺术,和博物馆的核心互相呼应,就是我们认为艺术提供了正面能量,让不同宗教种族的人可以互相对话。」馆长Fionnuala  Croke提到:「洪凌的作品超越语言,只有亲身体会才能感受其美好。洪凌展览已经在爱尔兰引起了一阵旋风」。配合洪凌回顾展,切斯特.比提图书馆分别在11月与12月邀请伦敦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张弘星博士、牛津大学研究员梁天爽博士与伦敦亚非学院马啸鸿博士进行3场关于洪凌回顾展的讲座。并将举行7场青少儿童的美术教育活动,据悉反应相当踊跃,有数场已报名额满。


640-8.jpeg

左  切斯特.比提图书馆外观

右  左起:驻爱台北代表处副代表卜正珉、艺术家洪凌、索卡艺术萧富元

下  切斯特.比提图书馆馆长Fionnuala Croke开幕致词


640-9.jpeg

640-10.jpeg

640-11.jpeg

640-12.jpeg

640-13.jpeg

640-14.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