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物狂歡節

    2020.10.10 - 11.21

    索卡藝術將於2020年10月10日(六)至11月20日(六)舉辦《動物狂歡節》藝術家聯展,我們將為您帶來包忠、李玉文、南桂子、季大純、陳建偉、陶發、飯田桐子、蔡孟閶、盧嬿宇、藤田嗣治、譚軍共11位亞洲代藝術家的作品。我們特別挑選每位藝術家以動物為主題的創作,藉由對動物描寫,反應出當代生活中,不同的面相與文化意涵。
  • 太陽之子 - 陶發個展

    2018.12.01 - 2019.01.20

    陶發,一位“離經叛道”的苗族青年藝術家,他的作品不拘於任何特定的藝術門派,狂野、瘋癲、感性並充滿神秘色彩。在新年來臨之際,北京索卡藝術將舉辦陶發的重要個展“太陽之子:陶發個展”,屆時將展出藝術家幾年來創作的20件油畫作品。
  • 無題 - 陶發個展

    2014.12.20 - 2015.01.18

    陶發身為大陸苗族人士,作品呈現敬天地鬼神、物我兩忘的精神,他尊崇泛靈信仰,同時也帶著佛家超然的意境。陶發年紀還很小的時候,曾有一天雙手枕著頭躺在草皮上,巨大鐵鳥拖曳而過留下的雲跡劃過藍天,世界的聲音同時被消弭,頓時靜得只剩下孤寂,一個疑問驀然躍上心頭,人都會死嗎?那麼活著的意義是什麼?這個早慧的苗族男孩在學會放牛之前,就先對人生產生質疑。他對人生最早的困惑貫徹在後來的藝術之路,恣意又謙卑,他樂得喝酒作畫,迷蒙的意識遊走在現實與夢境之間,逗引潛意識內的靈魂碎片沾於筆尖;他面對萬物有靈的廣袤天地,將敬畏具現於畫布之上。陶發深刻理解存在的虛無,佛家的最終浪漫,虛無過後的實誠存在,化作當下成就這檔"無題"。
  • 非凡 - 索卡25周年大展

    2017.04.15 - 06.30

    「非凡-索卡25周年大展」 囊括亞洲45位重要藝術家,包含現正於臺北歷史博物館展出的常玉,當代東方藝術大師林風眠、趙無極、朱德群、洪凌、蔡國強、毛旭輝等,以及日、韓代表性藝術家草間彌生、村上隆、樸棲甫、文鳳宣與東南亞藝術家蓋伯瑞.博瑞多、翰迪懷兒曼•沙普查,更不乏臺灣優秀青年藝術家席時斌、林葆靈與重要藝術團體「未來社」等人。其中草間彌生的「花-綻放在午夜」更是與現正在東京新美術館舉行的草間彌生「我永遠的靈魂」大展作品同步,讓喜歡藝術的臺南朋友,不用飛到日本,便可與東京同步看展。這亦是臺南首次重量級的國際當代藝術展覽,保險價值上看10億,堪稱鉆石級大展。
  • 自然物語 - 陶發個展

    2016.08.13 - 09.25

    陶發作品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自然在說話,萬物有靈。在他的作品中,不管是天空、土地、雲、樹、草、動物,都充滿靈性,有生命的個體。這和他是苗族人有很大的關系,因為苗族人認為巨石、巖洞、大樹、大山等自然物具有神性或鬼性。從陶發繪畫語言中的顏色、構圖、線條,我們能感受到他繪畫狀態中一種自由的力量。那種狀態就像是一個小孩在一望無際的大自然中盡情的奔跑遊玩。
  • 家 - 陶發個展

    2016.04.16 - 05.22

    陶發,一位來自雲南的藝術家。

    作品帶有敬天地鬼神的信仰精神,畫作裡隨處可見類似符文書寫的線條;有趣的是,這與他小時候怕鬼的經驗有關。
  • 樂土 ‧ 浮生 - 陶發 & 趙博雙個展

    2016.01.24 - 03.06

    「樂土‧浮生」正是感性的陶發與理性的趙博的最佳寫照。身為苗族人的陶發,常在畫裡述說苗族及中國的古老神話,將敬畏具現於畫布之上,有無垠天地也有童稚意趣。其繪畫方式直接灑脫、自由、流暢,體會線條與色彩的美感,給人一種鮮明的印象,畫裡充滿各種情緒和詩意,不加雕琢造就渾然天成的寬闊之美。趙博始終將自己的意識形態可視化,再誠實地面對自我,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著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每個階段都是其意識形態最真實狀況的反映,並希望觀眾可以藉由自身的意識狀態進行新的審視與認知。
  • 80後的現代主義

    2016.01.09 - 03.06

    邀請的這7位藝術家創作風格各異,唯一的相同點是都為80後,都選擇用架上繪畫為主要的創作方式,進行著各自在當下的現代主義藝術實踐。這些年輕的80後藝術家,他們在創造新的繪畫語言的路上,以強烈的個人化的圖式表達,在不斷的藝術探索過程中,豐富著現代主義藝術的面相,帶給觀眾不一樣的視覺體驗。
  • 移世界:尋美

    2015.09.12 - 11.01

    本次展覽借宗白華先生的“移世界”之說,選取三位來自不同地域不同出生年代的藝術家,分別為日本的飯田桐子,雲南的陶發和剛從央美雕塑系畢業的董琳,他們通過各自方式的“移世界”,呈現出三種不同的“美”。面對當代藝術圈藝術審美性逐漸缺失之現狀,我們反其道而行之,從最“本分”的藝術家出發,啟發觀眾通過自身的“移我情”前來索卡三位藝術家的“移世界”尋美。三位藝術家通過“移世界”將“美”成為客觀存在,首先從視覺上影響著觀者,再從精神層面提高觀者生活的境界與意趣。
  • 己已導嚮 - 而立與不惑的情感樣態

    2012.03.03 - 04.07

    雲南這個80後的藝術群體與自然有著非常親密的關系,綠色是他們作品中體現的共性特徵,我發現並推崇這種在當代城市生活中具有文化價值的特徵,並在推介他們的作品時把它稱之為“綠色價值”。但這種價值的完整體現並確立需要一個過程,我們所能做的是嚮社會宣布這一發現,以此鼓勵他們重視這種共性經驗,繼續深入,不能放棄。此時,他們需要吸取70版的經驗教訓,當我們還相對弱勢和稚嫩的時候,更應該依靠整體性的力量去突破,建立完整的語言體系或文化體系,而絕非單打獨斗,否則還會面臨找不到文化歸屬感的危險。這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藝術史經驗,諸如整個“八五思潮”,就是靠這種群體性的力量推動了中國文化的變革,改變了新時代的文化面貌。當時的群體熱,其實就是各個地區一些亦師亦友的藝術青年聯合營造的個性語言生態。藝術群體在全國各地相繼冒出,才奠定了今天當代藝術的基本格局。在中國的特殊文化環境下,這種經驗會延續和保留下去的...
  • 雲南種子 - 雲南藝術家聯展

    2011.03.26 - 04.24

    雲南又稱香格裡拉(Shangri-La),在藏語方言中指的是「心中的日月」,代表著祥和的理想國度令人心生嚮往。對藝術圈而言,近年來在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活躍的藝術家:毛旭輝、張曉剛、葉永青、潘德海、唐志剛…等人,全都是來自於雲南這片充滿豐富層次的土地。索卡藝術中心榮幸的邀請到陸蓉之老師擔任策展人,策劃「雲南種子-雲南藝術家群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