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佶昂:不染塵
2024.08.24 - 09.21
索卡藝術榮幸宣布,將於2024年8月24日至9月21日推出青年藝術家詹佶昂的首次個展“不染塵”。展覽由楊紫苑策劃,集中呈現藝術家近三年來的繪畫創作和對個人生活的思索。
“不染塵”出自唐代釋道世所著的佛教文卷《法苑珠林》,其中提到“若菩薩在乾土山中經行,土不著足,隨嵐風來,吹破土山,令散為塵,乃至一塵不著佛身。” 本意為佛教徒在修行中排除欲念,以求不被六塵所染的情狀。對於詹佶昂來說,“不染塵”是其忠實自我的真實寫照,是內心長此以往的映射和企望,他亦將這種狀態滲透到了藝術創作中。
縱觀詹佶昂的過往作品,對中國傳統母題的“再創造”理念貫穿其間,被巧妙運用的壁畫和造像元素伴隨藝術家自發的審美和寓情,令觀者心生嚮往也感到幾許微妙的距離感。而近來的新作在整體畫面和意象上都發生了變化,較明顯的是從平鋪的群像題材轉嚮對單一個體的刻畫。稀釋了原本外顯的神性和佛性並內化於心,削弱了肅穆不可侵的宗教感,更著眼於當下日常和充滿隱密性的個人視角,強調自身精神的賦予和抒發。如此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隨著藝術家的心緒起伏在畫面上疊起層層漣漪,由此碰觸到觀者內心最孤獨柔軟的部分。
詹佶昂畫中的主體人物,多是以自身為基礎描繪的形象:一個形單影只的少年。在即將脫離白晝的薄暮中,他默然佇立於涌動不息的海潮中若有所思,背對著你直望嚮心所指的方嚮;黑夜裡他手擒花枝踏著火焰拂過你的夢魘,絲毫未被灼傷的身體透露著冷冽。但大部分時間裡,他是處於不定狀態的,有時漂浮,有時下沉。一如作品《迷茫的英雄》中,少年脊背上生出的羽翼賜予其飛翔的能力,也付出相應的代價。接口處的疼痛感伴隨每一次的振翅,總在提醒著他,傷口尚未長好,而他尚未準備完全。被遮蔽雙眼的人只能在空中盲行,上升還是墜落?任憑長風決定方嚮。如此往復的不確定感,繁生出無盡的沉郁和悵惘。藝術家好似把人物隔絕在了一個單體的多重空間,沒有熱切的群體交際更沒有佯裝的盛世太平。
//
我無盡地墜嚮我
無盡的墜落
那裡沒人等我
當我張望誰在等我
我只看見我自己。
——— 皮扎尼克《夜的命名術》
//
或許少年從來都深信沒有人會在墜落時抓住他,獨自成長的習慣性自我取悅和保護,已經使其構建出一套與外界交融又疏離的系統。現實的不堪持續裹挾下,人越長大越豐余的只有痛苦和不安,詹佶昂在此歷程中幻化出無數個自我與世界連結。
精神分析學家拉康認為,人類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之間存在著一種斷裂,為了彌合這種斷裂,每個人都會努力將兩者重新連接。在這個過程中,個體將意象和幻想相互聯系起來,將身體的各個部分經過整合與調整來構建出一個完整的外殼。這個外殼,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自我 (ego)。而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論中,他也提出客體a(object a)的概念,客體a不是一個整合的整體,而是一個支離破碎的狀態,是我們真正欲望的對象和原因,它永遠無法被滿足和得到絕對認同。詹佶昂畫中的人物,就是“從主體身上掉落的客體” 。當錯綜復雜的自我反映經過社會和他者的識別和判斷,在藝術家心中創建起一種內在的對話和沖突,便衍生出了一個個充滿幻想、錯覺和理想化的自我形象。畫中人輕盈不加修飾的衣物和統一的發式讓觀者往常“以外在界定人物時代”的習慣失靈,他們可以跨越所有卑俗的觀念和束縛,存在於任何一個時空。濃墨淡彩和細膩線條勾勒出的,是一場寧靜圣潔的青春肉體歡愉。那些近乎赤裸的身體,有的如白色大理石般淡雅玉潤,讓人不可輕瀆。有的卻斑駁迷離橫溢著風霜,與磚紅色肌膚交匯的黯金,是粉飾還是剝落,我們已無法辨清。當心靈深處各種無意識的矛盾彼此拉扯並侵蝕,少年時代淤積的迷惘和野心,在與真實世界碰撞後只覺虛妄。藝術家恒定地迷戀著、追尋著每一瓣缺失的碎片,自以為拾到了全部的它們,卻拼湊不出一個圓滿的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絹本工筆這種特殊的材質和技法注定會拉長作品完成的時間線。為了呈現最干凈靈動的畫面和視覺效果,詹佶昂需要在創作過程中一遍遍地清洗和著色,如同對自我的一次次自省和重建。身陷物欲橫流時代,耐心和返璞顯得尤為珍貴。被繁冗的流程和重復的動作摧磨的身心,也許會在中途某一時刻傾塌,惟有熱忱支撐起了篤定的堅持。這個過程同時也是一種無形的約束,它要求藝術家放慢速率,認真細致對待每一處細節,不得有絲毫的焦躁和急迫。因此,每幅畫都像是時間沖刷後在崖岸邊留下的深刻印痕,亦成為一種正嚮積累的內聚體驗。水分蒸發,潮濕退去,“我”的污濁也被洗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