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象外-於彭個展
2024.11.26 - 12.15
索卡藝術.臺北
於彭1955年出生於臺北,退伍後曾經當了3年的街頭畫家,練就了一身快速捕捉人物神韻的素描本領,而後遊歷美歐、中國大陸,在中國的名山大川中體悟到自身文化命脈的歸屬,將創作語匯的重心從西方轉回東方,在媒材上涉獵廣泛,包括木刻版畫、陶藝、水彩、素描及皮影戲,也將文學思維映入繪畫敘事中,尤以水墨與油畫最具代表性。本次展覽的作品充分體現於彭超越「表象之外」的藝術語言——既能自在遊離於傳統與現代之間,又能透過超現實的圖像探索形而上的視覺表現。他巧妙地將西方油彩的肌理融入中國傳統山水畫的意境與構圖原理,作品中鋪天蓋地的繚繞線條與緊密結構是於彭深具標志性的圖像,得力於早年累積的素描功力,於彭筆下的人物以蜿蜒流動的白描線條勾勒,並在寫生的概念下予以扭曲變形,形成特有的奇幻風格,創造出既具東方韻味又富現代感的全新繪畫語境。其藝術成就備受國際藝術界肯定,作品先後為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美術館、柏林國家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等所典藏。
於彭畫中的人物經常是以裸女、仙女為主角,男子大多是仙童的形象或是做為陪襯,作品《一家人》畫中人物也是以此為編排,運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堅毅流暢的人物線條,周圍散布著各種小動物與花草,寫意的形體透過平面式的構圖安排,形成一種奇幻詭譎的敘事情境。整幅畫色彩鮮明,以橙紅色調烘托出一種熾熱、強烈的情感氛圍,與畫面中神態漠然的人物形成對比,畫風呈現出中國水墨繪畫的磅礡氣勢和意韻,又揉雜進西方的素描線條,這是於彭自他真實的生命經驗中提純出屬於自身獨特的視覺語匯,並賦予作品超越現實的想像空間。
非傳統學院出身的於彭,早年以自學的方式臨摹北宋的山水、元四大家、清初四僧的作品,並加入自身對造型線條的獨特見解,《 林中清修》以蒼郁的林木為前景,層層疊疊的樹影中隱約可見一個靜坐的人形,呼應了畫作標題中「清修」的意境。遠處連綿的山巒以灰白色調渲染,與近景的翠綠、墨黑形成鮮明對比,營造出空靈深邃的氛圍。 1989年後於彭開始修習打坐、練氣,作品中隱含的道家思想的色彩日益濃重,在這幅2011年的《 林中清修》中仿佛達到道家天人合一的境界,也隱含著於彭晚期精神層面的追求和嚮往。
於彭曾說,「藝術要回歸生活,個人從生活出發是必要的,之後才能與周遭的人及環境契合,建立生活與藝術間的共通性。」於彭將生活經驗轉化為獨特視覺語匯,就如同他生前被喻為「今之古人」的鮮明形象,他的作品也同樣穿梭在古代與現代、現實與想像之間遊走,以超越傳統的筆墨為當代藝術開創嶄新視域,為臺灣留下深具時代意義的歷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