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明筆透 - 重要私人收藏華人早期水彩作品

2017.03.04 - 04.16

索卡藝術.北京

意明筆透 - 重要私人收藏華人早期水彩作品

藝術家:戴秉心、關廣志、哈定、韓樂然、黃覺寺、李超士、李劍晨、李鐵夫、梁雪清、劉榮夫、龍力遊、倪貽德、潘思同、秦宣夫、陶冷月、王濟遠、楊廷寶、楊雲龍、張充仁、張倩英、張聿光、張自正、朱士杰

策展人:孫藝瑋



中國水彩畫的歷史,是中西繪畫有機融合的歷史,是異域文化逐步發展為新的本土文化的過程。明清時期,西學東漸,西方水彩畫也隨著西方傳教士的足跡,來到我國。同治三年(1864年),天主教會在上海創辦美術工廠 - “土山灣繪畫館”,這是中國最早的西洋美術傳習機構,系統傳授西洋繪畫技法的同時,引進西方水彩畫。西方水彩畫傳入中國後,在中國的土地上,汲取了深厚博大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逐步形成了有中國民族氣質和中國藝術情趣的中國水彩畫。中國水彩畫是中西繪畫藝術融合的產物,是中西繪畫不同要素重新組合所產生的具有新質的水彩畫,它既有西洋畫光色、傳神、塊面造型的長處,又融進了中國畫氣韻、傳神、意境創造等特色,在西方和東方兩個不同繪畫體系中取得了高度的和諧統一,創造了一個嶄新的中國水彩藝術世界。由袁振藻編著的《中國水彩畫史》中,將中國的水彩畫的發展歷史分為:萌芽期(1715-1911)、成長期(1911-1949)、形成期(1949-1978)、革新期(1978-1998)

 

中國水彩畫的萌芽期(1715-1911)


這一時期,是西方水彩畫開始傳入中國和中國水彩畫開始萌芽的時期。鴉片戰爭失敗以後,清政府被迫對位開放,中國社會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西方水彩畫在中國才有了傳播的基礎。它主要通過三個渠道傳入:一是通過西方傳教士輸入,二是聘請國外教習來華傳授,三是派遣留學生出國學習。由被動的接受到迫於國內改革的需要,主動的引進。萌芽期水彩畫在我國水彩畫的發祥地上海剛剛開始傳播,一方面從教會開始發展到社會,大部分畫家同商業結合,嚮實用性、普及性發展。另一方面由於教育的需要,由師范學堂引進水彩畫,從南京、保定等地開始發展,後來隨同新型美術學校的建立、留學生的歸來,形成了中國水彩畫發展的主要力量。中國水彩畫萌芽期,李鐵夫與張聿光在水彩畫傳播和創作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是中國水彩畫的先驅者,對中國水彩畫具有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


中國水彩畫的成長期(1911-1949)


這一時期,中國水彩畫逐漸發展,“五四運動”前後形成了第一個高潮。水彩畫作為一個嶄新的畫種,進入了中國畫壇。抗日戰爭爆發,發展受到影響,但仍取得了進展。民國初,蔡元培任教育總長,在他的倡導和扶植下,一批新型的美術院校紛紛建立。“五四”前後留學國外的學子,先後學成回國,在新興美術學院任教,用新的方法進行西畫教學,即通過觀察、寫生的方法傳授素描、水彩畫、油畫,從而建立了穩定鞏固的水彩畫教學基地。在當時,首先是通過水彩畫進行色彩畫教學的,因而水彩畫比油畫更早地得到了發展。其中,上海美術院(即上海美專)從開始就設有水彩畫課,以後各個系科(除中國畫科可選修外)水彩畫都列為必修科目,由年長的張聿光擔任校長,劉海粟為副校長,王濟遠擔任水彩畫教學,還有劉海若、冉熙、倪貽德、薛珍、潘思同、李詠森等也都擔任過水彩畫教學。上海美專創辦以來,先後培養了王濟遠、倪貽德、烏叔養、薛珍、陳秋草、潘思同等一批有影響的水彩畫家。


中國水彩畫的形成期(1949-1978)


這一時期,水彩畫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確定了寫實風格,形成了較為穩定的形態。1956年,“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帶來了文藝創作較為寬松的氣氛,許多畫家主動深入生活,反映建筑新貌,描繪各地風光,創作了一批優秀的水彩畫作品,促進了水彩畫的穩步發展。當時,我國剛走上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經驗是唯一可以借鑒的樣板。在文藝方面,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成為我們學習的主要方法,在重視普及、面嚮勞動人民的氛圍之中,中國水彩畫的寫實風格得到確認,並形成了較為穩定的形態。從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水彩畫創作呈現興旺發展的趨勢,在這一時期出版的一批中國水彩畫家的作品,可以代表這一時期水彩畫的面貌,也可以看成是中國傳統水彩畫的典型模式。


總的來說,中國水彩畫曾經長期受“習作”和“小品”的局限,這是它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由於在教學中常常把它看成是“色彩練習”的手段,看成學習油畫的輔助性練習,因而忽略了作為一個獨立畫種進行研究的必要性。也因為水彩畫本身工具材料的局限,影響了它的表現力,從而被認為是“小畫種”而不予重視。這種情況一直延續至八十年代中期,在改革創新的氛圍中才逐步得到改變。水彩畫的表現形式、方法逐漸豐富,表現力的極大增強,從而使水彩藝術的功能得以拓寬,觀念的改變,使水彩畫從狹隘的思維定勢中擺脫出來,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


而此次展覽《意明筆透——重要私人收藏華人早期水彩作品》儼然展示了一部中國水彩畫從萌芽到發展成熟的視覺圖像史:萌芽期的李鐵夫、張聿光,是中國水彩畫的第一代畫家,也是開創中國水彩事業的先驅者。成長期的第二代水彩畫家有王濟遠、關廣志、李劍晨、楊廷寶、倪貽德、潘思同、張充仁,他們參與了五四運動前後的西畫運動,並經歷了戰爭歲月,為提倡、推廣、創作中國水彩畫,壯大水彩畫隊伍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使水彩畫作為一個嶄新的畫種進入了中國畫壇。五十年代成長起來的第三代水彩畫家有張倩英、楊雲龍、哈定,在文藝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指導下,深入生活,創作了一批反映祖國建設,歌頌山河新貌的優秀作品,奠定了中國水彩畫寫實的傳統風格。八十年代以後,水彩畫進入了革新期。涌現出第四代水彩畫家,這個年代的水彩畫家作品並不在此次收藏展的范圍之內。除此之外,根據這條水彩發展史的主線,同時將同一時期成長起來的中國第一代第二代油畫家的水彩作品也收錄於此,按照時間順序進行統一編排。這便是此次展覽《意明筆透——重要私人收藏華人早期水彩作品》大概的主線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