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物 - 楊鴻個展

2018.06.01 - 08.05

索卡藝術.臺北

中國新水墨已成國際熱搜詞 引發國際市場認同感

過去十年市場對當代水墨的關注大增,畫廊與世界級的美術館陸續舉行重要的水墨展覽,透過不同界別的水墨藝術家,以獨特藝術語言和具實驗性的創意,延續對傳統水墨的崇敬。蘇富比中國藝術部副主席-龍美仙更決定把重點轉嚮關注更為當代、國際化的「新水墨」藝術家。這也代表東方文化的崛起,更是在大環境下的真實審美與期冀。

 

外物自變遷的新語境

近幾年,水墨藝術已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國內各種形式的水墨展層出不窮。「新水墨」、「新工筆」等名稱被學術界不斷提及,也不斷出現在各種媒體上。楊鴻的山林猶如天地劇場,上演萬物間的流轉,藝術家對於對象的選擇如為觀者建立一個能感知時空流轉的通道,無論是科技、文明或是生命之物,最終他內心最想表達的仍是顯像隱喻能照見我們的「自身」。此次索卡藝術.臺北邀請楊鴻參與「外物」的展出,為他首度在臺北發表的個展,其作品對於傳統既有傳承,同時也體現出當下的社會和個人的際遇。

 

楊鴻承繼川美畫派,習得水墨「三礬九染」扎實訓練,將當代語匯融入古典繪畫中,以「迭色」和「迭象」表現出對象和空間轉移,猶如電影分鏡手法譜出具有東方細膩韻味的語境。畫中也以冷灰色調表現,似花青,青銅,翠綠調和層層渲染而成,局部選擇石綠加以點綴達到視覺上的顏色厚薄效果,這樣的古典氣質藉此點出中國人自古就崇尚天、物、人,來對比現今自然、科技和人類的生命狀態,彼此間製造對峙關系且傳達出自然和文明的冷寂與蒼涼。自2012年畢業後,楊鴻就受邀在今日美術館、西安美術館、重慶美術館、江蘇美術館展出且廣受矚目,因此更奠定藝術家在創作上豐厚的學術地位。


值得一提,作品《物觀》中的石雕是佛像表徵,齒輪則是機械物,頭像是屬人的意涵,三者既是神,物,人的關系也是石頭、鐵、軀體的關系,最終仍是我們身體的審視與抽象的個體。楊鴻更多時候是在意物所承載的內在意義,作品《迭象》和《外物1》是對於積木和千手羽的形象選擇,積木也或許是時間的載體,帶我們穿越時空的維度。《外物1》畫中的團羽意象來源於千手觀音的千手,飛行的千羽是“遠方”徵程的遐想,借此再次呼應外物自變遷的新語境。


楊鴻今年最新展覽作品分為幾件組合,如《外物1》、《外物2》兩件的畫都是相互對應的關系,在畫面空間上呈現移步換景式觀看,強調視覺與畫面空間的連貫性。展覽開幕當天藝術家也會出席,誠摯邀請您一同前來觀看楊鴻的神秘多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