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 ‧ 美獎
2016.12.10 - 2017.01.15
索卡藝術 ‧ 臺北
獎項的存在,是不僅止於肯定專業創作成果的展現,更努力建構足以銜接臺灣創作者與國際對話的平臺?臺灣,每一年都有公、私辦的各類型不同藝術獎項,無論哪位藝術家得獎與否,關於評審的標準?評審的背景?評審的喜好?海外評審的導入?誰是評審?甚至於評審什麼?這些由評審機製所造成的競賽局限,以及作品在製式化的篩選規格中,是否能夠呈現藝術家作品中的企圖觀念,一再的成為這些獎項定位與存在的爭議。
《後 ‧ 美獎》的策展命題,在於排除競賽過程中主客觀的立場,更著墨於臺灣藝術家在參加一項指標性的藝術競賽獎項之後,對於藝術家後續發展或是轉變的任何創作潛在實驗性與觀念生產。參與《後 ‧ 美獎》的藝術家,將為展覽提出獲獎前後的兩件作品,其展覽現場更將重新再現獲獎時的原件作品。借以突顯藝術家即便在獲得該獎項之後,對於進入以市場導嚮如畫廊、拍賣公司等藝術系統,又如何互相配合而成為藝術家自身延續的創作生涯。
在檢視各類美術獎項對於輔導、協助與營造藝術家創作條件的過程中,挑選以臺灣藝術活動生態中,作為歷史最悠久的公辦美術競賽─「臺北美術獎│Taipei Arts Awards」,成為《後 ‧ 美獎》的文本設定。此舉的目的在於檢視臺北美術獎,這個在藝術生態裡,被臺灣藝術家最為推崇的競賽展,著實累積了哪些對於藝術家創作生活的目標成果。
2012年以〈日常隱憂〉系列作品入選臺北美術獎的楊子弘,長時間觀察人體知覺與空間量測之間的介入關系。 〈日常隱憂〉特殊地假意營造日常現象的危機感,細微的將這一種意識,慢慢滲入人類的感官經驗,翻新這些人們早已習以為常的反應經驗。他甚至刻意僅用少量的文字,來描述創作背後的涵義,因為他並不想要觀眾透過直接閱讀的文字,讓大腦思考的運動宛如被脅迫般的架空;而是進入展覽現場,以身體為尺度,感觸自己被這些日常行為給操縱一般。相對於〈日常隱憂〉所營造出事件的假象,獲獎後的新作品〈拖地〉,同樣從身體的記憶中出發,回想從小就不時在眾多清潔的工作被分發這項勞務,借著強迫清潔的過程,點出生活中記憶與生活的焦慮感。
同樣處於日常反覆的狀態,張博杰入選2014年臺北美術獎,他轉引自文藝復興時期以後盛行的教育性旅行活動「壯遊」一詞,由〈地圖詩歌〉作品進行生活狀態以及行為的普查。他借用現今對科技工具Google地圖搜尋的依賴,有別於過去壯遊持續耗費幾個月或幾年的時間,地圖搜尋能提供快速移動的資訊概念,重新辯證旅遊時間長、行程挑戰性高以及人文社會互動深之中,空間與時間的距離量測。新作品〈眾人詩〉,則進一步加深與數位生活之間沖突的荒謬,他改以資訊概念可能提供的「誤信」與「誤用」,重新結構科技工具背後的數據,將這些大數據裡所潛藏暗示的生活憑據,透過文字的書寫,而成為一種令人感到戲謔又荒謬的現實狀態。
假意未爆的瓦斯桶、身體勞動的脅迫意識,楊子弘的創作重塑不穩定符號與象徵記憶的變動性;張博杰則直指生活經驗的矛盾,利用搜尋工具打破看似平等的時間、空間以及文化疆界的全球化工具。他們的創作都從身體與生活的消費上,重新聚集或肢解原有象徵經驗的寫實。 《後 ‧ 美獎》將連續透過為期四年展覽的開展工作,每年固定挑選兩位曾參與臺北美術獎的藝術家,脈絡化的逐一訂出繪畫類、攝影類、裝置類以及觀念等不同各項創作類別的作品參展項目。它將作為一個相較於藝術另類的商業系統中,提出系統研究型的策展概念,企圖製造獎項獲獎與否的權限符號下,能與觀眾對話並同時重省獲獎機製對臺灣藝術生態運作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