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族館 - 齊簡個展

2017.03.19 - 04.23

索卡藝術·臺南

文/蕭伊伶


「池上春風動白蘋,池邊清淺見金鱗。新波已縱遊魚樂,調笑江頭結網人。」,觀看齊簡畫作,利用丙烯所製造的渲染,讓壓克力彩近似水墨,暈染出了層層顏色與夢境,齊簡製造出了吉祥如意與福氣的現代圖像,那沉郁墨色則是濁世中的參禪法門,只見畫中金魚漫遊,惹人不禁再吟宋朝陸蒙老的《嘉禾八詠•金魚池》。慣於哲學思考的齊簡,往往賦與圖像一個自我完整的意義系統,畫面中的魚成為觀者主體的象徵,觀魚者也往往被凝視著,而這樣的互為主體的概念讓人憶起「魚樂之辯」。

 

 在這一場誘惑遊戲中,那一個悠遊於幻想空間中的主體被「圖像化」成了一尾金魚。在拉岡〈什麼是圖像?〉(What is a Picture?)一文中曾經指出:「我在他者的凝視之下成為圖像。」,並且說:「在視覺領域中,凝視在外部,我被看,我是一個圖案」,透過主體的觀看與他者的凝視、圖像的再現,我們與事物建立關系,在層層結構裡,某些意義轉換、消失或者僭越,無法全然掌握甚至匱乏,而藝術家便是試圖在這樣的觀看與想象的循環中,讓觀者主體面對自身與現實世界。

 

藝術家也把林家花園置入於這個想象的場域裡。鏈接了《穿越後花園》系列,林家花園不僅是花團錦簇的賞玩所在,在臺灣歷史上更具有政治意義,藝術家挪用了歷史圖像主要想討論:「我們是不是可以用一種宇宙觀,看待自身文化處境?或者只是一種戲謔?」,齊簡接著指出:它只是一個魚缸,因為「處境」,才得以彰顯我們內在的價值。魚缸裡山水綿延,我們可以說《大魚缸系列》中魚的隱喻是「人類世」(Anthropocene)的映像與存在。


作者簡介:

出產自港都高雄,曾就讀昆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目前為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書寫狀態跨越藝術評論與文史田野調查,並發表數篇臺灣藝術史研究相關學術論文。文字散見《藝術認證》、《今藝術》、《南美館訊》、《文化研究月報》、《高雄文獻》等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