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暉作品收藏展

2009.06.13 - 07.19

索卡藝術 ‧ 臺北

1977年出生於北京,2003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的李暉剛好比中國政府開始實施改革開放還早一年,因此,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也適巧見證了中國為了因應前景而不斷調整方嚮與步伐。因為這樣的背景,這個時代的藝術家們都相當擅長描繪他們觀察自中國社會的那股不安全感。盡管如此,然李暉的藝術題材並未聚焦在這類顯著的社會議題。反之,他以更宏觀的角度點出這種普遍存在於中國社會人心深處的不安全感。


李暉成熟地運用他所選擇的形式,將意欲傳達的訊息藉由帶有實驗性質的方法傳達出去:利用壓克力與LED燈做為創作材質的雕塑作品,構思出他的概念性裝置作品。壓克力及LED燈具備同一種特性:視覺上的透明度。壓克力本身可以形成不同的空間;LED燈則可以將空間轉變成為一層一層的視覺深度,營造出雕塑作品神秘難測的氛圍,表達與速度及生命變遷相關的主題。


首先,他利用作品外型做直接訴求(多半與速度這項核心概念相關),也利用外型暗喻追求權力的過程。不管李暉雕塑作品的外型代表什麼意含,他都是運用精準的機械技術來表達他想呈現的速度感,或是表達那些曾經主宰生態界的強大動物們,最後卻在自然界適者生存的殘酷法則下逐漸凋零或滅絕。李暉或許沒發現,他挑選的主題都與中國社會的發展有著直接關聯,弱肉強食的行為尤其顯而易見。李暉雕塑作品所選擇的材質本身都隱含了「生命是不可預期的」這樣的感傷,因為這類材質在它們所處年代都曾經是一時之選,但卻隨著時間時流逝而逐漸失去吸引力、逐漸被淘汰。李暉的雕塑作品大聲地表達出什麼是「不可預期的」。


從2004年的透明壓克力片裝置的「藥箱」,到開始結合LED的「穴相」,李暉所要表現的不是雕塑的形體本身,而是力圖傳達出神秘的氣氛,傳達出物質之外的『存在性』,穴位的走嚮、氣的貫穿、草藥與人的關系,當我們的眼睛看到它們時,我們會驚奇的發現原來這些密密麻麻無影無形的『東西』就藏在我們的身體之中!


在【琥珀系列(2006)】作品裡,包括「琥珀」、「琥珀-龍」李暉將透明壓克力板層層堆疊起來,看似動物骨骸的白色形體從壓克力表層的中空處浮現。作品外表看起來像是一輛賽車,被耀眼的藍色LED燈照得呈現迷離通明的狀態。在真實世界中的琥珀往往保存著遠古植物或動物,默默嚮世人訴說它們在世上短暫存活過的記錄。這件標題為「琥珀」的作品也一樣,代表著速度與加速的外體則成了那些還未打算泄漏生存年代與物種資訊的動物的保護蓋。李暉相當沉迷於將中國人把歷史解讀為「連續體」的這個觀念,透過琥珀系列作品濃縮表達出來。過去,就像封存在超過三千年的密室一般,被保存在每一個生命形式、甚至物體之中。如今,在中國人潮熙熙攘攘的大都會中,另一種意義差別不大的境況也正在成形:無論是否自愿參與現代化的加速流程,人類本身是否也正成為一種化石?


透過【蛻變(2006)】這件作品,李暉想要展現傳統與現代之間的緊張態勢,蘊藏了多少爆發力量於其中,換而言之,就是呈現一直以來東方與西方價值的沖突。一塊鋼鐵片以勢如破竹的力道猛然撞擊木船的外殼,撞擊碎片飛濺嚮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