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藝術廈門
2019.06.06 - 06.09
廈門國際會展中心
索卡藝術將於2019年6月6日至6月9日期間參加2019藝術廈門,並於廈門國際會展中心A1/A2館A1-44/73展位與大眾見面。索卡此次特別呈現8位在水墨藝術上大有所為的當代藝術家:陳文令、方力鈞、洪凌、劉慶和、他們+、湯志義、陶發、武明中、夏俊娜、荀貴品、曾健勇。
陳文令1969年生於中國福建泉州,先後畢業於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和中央美術學院,現居北京。在中國當代藝術界,陳文令堪稱一位迅速建立起自己藝術面貌的當代藝術家。他的藝術源發於“消費社會”的現實土壤,使一種社會現實的特徵得到形象的表述。陳文令2015年獲澳大利亞政府授予的中澳藝術大使稱號,2012年獲得第七屆AAC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雕塑家前三甲,2011年獲澳大利亞佩斯國際海岸雕塑展公共藝術大獎等,作品被世界多所重要美術館及機構收藏。
從陳文令十多年來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始終扣緊自己專注的感覺,也始終在藝術語言上探索與錘煉,力求用可視的形象表達精準的感知。在“消費社會”這個主題上,他的全部努力都落實在如何塑造“欲望的形象”這個具體的命題上,使一種社會現實的特徵得到形象的表述。
方力鈞1963年生於河北邯鄲,1989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是著名藝術家、中國當代玩世現實主義代表人物之一。作為中國千萬元級的當代藝術家,方力鈞與王廣義、張曉剛、岳敏君並稱為“當代藝術F4”,他的“光頭”人像以玩世、潑皮幽默的藝術語言有力抨擊了自80年代末起中國社會中彌漫的乏味、沉悶、無奈生存狀態,刻畫出嚮往精神自由的時代要求, 成為國際藝術界最受矚目的中國當代藝術代表之一。
作為中國後89新藝術潮流最重要的代表,方力鈞與這個潮流的其它藝術家共同創造出一種獨特的話語方式——玩世寫實主義。1993年11月《紐約時報》以方力鈞作品《打哈欠的人》作為封面;同年,方力鈞參加了“威尼斯雙年展”,標志中國藝術家首次現身國際性展覽,方力鈞本人也成為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全球產生廣泛影響的重要藝術家之一,他創造的“光頭”形像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的經典符號。
方力鈞至今已在東西方的重要美術館舉辦過將近40次個展,參加過威尼斯雙年展、圣保利雙年展等重要的活動;作品被海內外頂級藝術機構和私人藏家典藏。
洪凌是我國當代著名油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曾任中央美術學油畫系第三工作室教授。作為一個中國繪畫與西方繪畫兼而習之的畫家,洪凌可謂當代畫壇中最能代表中國山水精神的藝術家,他所開創的用西方油畫技法來展示東方山水意境一直都是藝術界矚目的話題,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上占據無法撼動的地位。
洪凌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創造過無數輝煌。從早期代表中國藝術家受邀參展威尼斯雙年展(1997 & 2011 Venice Biennale)殊榮,2015年更與索卡共同創下華人藝術的第一,舉辦兩年的個人世界巡回展,分別巡回至英國與愛爾蘭等重要研究東方藝術學術機構。2017年作品《四季交響》更是榮獲中國國家大劇院的永久收藏。
劉慶和時任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國家畫院實驗水墨研究所所長。他關注當代都市,描繪著當代人的精神圖像,在探索中化解傳統筆墨范式,從中尋找出與當下體驗契合的因素。他的作品也被海內外眾多機構收藏,如澳大利亞大使館、波士頓美術館、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等。
劉慶和無疑是當代水墨表現空間的開拓者,在近幾年的作品中,他用自然和樸素代替刺激和張力,無論是畫中的人物、造型、肢體,還是一語雙關的作品標題,無一不在嚮觀者展示劉慶和的藝術語言,抑或是一種引起深思的劉氏冷幽默。
由楊曉鋼、賴圣予創造的藝術品牌“他們+”,成立 16 年以來一直活躍在中國當代藝術的最前沿,以其豐富多樣的藝術形式和獨特的風格成為70後觀念繪畫的杰出代表人物。2012年,他們+被國際知名藝術評論家、策展人、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EMILY LEISZ CARR 教授收錄在《你必須知道的 25 位中國當代藝術家》一書中,書中其它藝術家為蔡國強、徐冰、曾梵志、張曉剛、羅中立、周春芽、方力鈞、岳敏君、王廣義等。
至今他們+在世界各地舉辦個展 19 次,參加全球范圍美術館和重要機構的群展數百次,並被許多美術館和機構收藏,如 JP 摩根家族、韓國三星集團、諾基亞公司、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澳大利亞悉尼白兔美術館、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等。
湯志義1971 年出生於福建,現任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協漆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他以古老的東方傳統藝術媒介大漆為語言方式進行當下表達,把漆的物理性、實用性、觀賞性提升到精神層面。其漆畫、油畫、水粉和綜合材料繪畫及漆裝置等數十次入選全 國美術作品展覽並多次獲獎。如 2004 年漆畫《漁舟飄至》獲得五年一度的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金獎(中國美術界政府最高獎),其作品也被多家政府重要學術機構收藏。
湯志義原先學裝飾藝術,後來對油畫有一番鉆研,如今在漆藝上獨樹一幟。學裝飾的經歷訓練了湯志義對色彩、造型的敏感性,鉆研油畫又讓湯志義對光、肌理有些感悟,而最終湯志義選擇大漆作為他創作的媒材,這決非是一種從繪畫入漆藝的簡單的門庭轉換,而是一種對大漆表現力理解基礎上的充分自信。
陶發,一位“離經叛道”的苗族青年藝術家,他的作品不拘於任何特定的藝術門派,狂野、瘋癲、感性並充滿神秘色彩。陶發出生於雲南,是一個山野裡長大的孩子,一個不折不扣的太陽之子:陶發熱愛自然,更把自己的靈魂融於自然的生靈萬物之中;他從天地間汲取精神養分,並轉化為在畫布上的動人筆觸,自由自在,宛如陽光下徐徐的春風。
陶發的作品,無論從繪畫內容還是表現形式上,都很少有社會化的痕跡,而是永遠保留著一種原生、自我的質量,這在崇尚邏輯理論和社會性的當代社會難能可貴。忠於本心,自由灑脫,陶發正如自己所描繪的的熊熊烈日,光芒四射,魅力無窮。
武明中1963 生於中國河北省涿鹿縣,後畢業於首都師范大學美術系獲碩士學位。2003-2005 年間,他作為訪問學者先後去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和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進行訪問學習。武明中現居北京,任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武明中從最著名的玻璃系列抽身出來,轉而架立傳統與現代對話的橋梁,反應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欣賞以及對消費文化的思考。在新作“牧溪系列”中,體現了藝術家從觀念的切入和對當代的質疑,質疑現代消費社會對物質和快的追逐。
夏俊娜1991 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附中,獲畢業創作優秀獎。 同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四工作室,師從聞立鵬、葛鵬仁、王玉平先生,探索西方油畫語言與中國現當代文化的融合,在校期間習作、創作多次獲獎並被學院收藏。1995 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畢業創作獲得中央美術學院優秀獎和日本岡松家族獎學金。
在九十年代以來的中國藝術家中,女性藝術屆已經構成了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而在這個群體中,新生的一代是其中最活躍的因素。95年登上畫壇的夏俊娜,又是這個群體中最年輕,最具潛力,也最引人注目的一位。夏俊娜顯然應該屬於那種才華橫溢的畫家之類,她的作品題材單純關注女性世界,重視畫面情境的經營與表達,追求精神境界的美妙感受。作品含蓄、內斂、陰柔、舒緩,風格跳躍、輕松、氣韻生動,有別於一般的人像、花卉和靜物畫作品。
荀貴品 1985 年生於雲南,畢業於雲南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師從 85 新潮領軍人物毛旭輝。荀貴品采用色點造型的方式將日光普照下雲南這塊土地上的鄉村景象加以描繪。他將這些平常的鄉村景象經過自己的視覺認知進行篩選,最後用色塊抽象概括於他的畫面之中,形成一種撲朔離迷,幻化繽紛的視覺觀感。
荀貴品非常勤奮,他虔誠地將自己對於自然生命的直接感知具體地描繪於畫布之上。那些不起眼的鄉村紅土地,菜園子,核桃樹,隨處遊蕩的公雞們都樸實地存在於荀貴品絢爛的畫面上。他用色塊對於畫面中光線的表現受印象派的影響,有些作品,我們看不到光線來自何處,卻覺得他的畫面每一處都灑滿了光。他把他的創作完完全全交給了自然,交給了從小伴他成長的雲南大山,那裡的每一棵樹, 每一朵花,每一片紅土都成為他最直接的靈感來源。
曾健勇1971年生於廣東澄海,畢業於國立華僑大學藝術系中國畫專業,結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研修班。無論在意識形態上或是其作品的水墨技法上,曾健勇儼然創造出當代中國水墨不容忽視的藝術風格。中國畫專業科班出身的他,並沒有選擇固守傳統國畫的藝術樣式,而是以傳統的材料語言結合更具當代特色的主題進行創作,因此被認為是新水墨藝術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
古人有雲“禮失而求諸野”,曾健勇的“諸野”仿佛就是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心中的桃花源。他通過互相連接、互相重迭來營造一種立體感,從而一層一層構建出屬於曾健勇特有的空間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