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巴塞爾藝術博覽會
2019.03.27 - 03.31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2019為索卡藝術第七年參展香港巴賽爾藝術博覽盛會( 2019 ART BASEL HK),今年索卡再度以藝術史觀點出發且著重於當今時代下深具影響力藝術家,推出橫跨地域性的洪凌(Hong Ling)、毛旭輝(Mao Xuhui)、趙夢(Zhao Meng)、張英楠(Zhang Ying Nan),以及池田光弘(Mitsuhiro Ikeda)共五位藝術家,以不同文化背景共同聚焦經典藝術盛會,重啟亞洲藝術與西方交流的呈現。
◆ 洪凌—創下許多華人藝術第一
洪凌早已為中國藝術史上留下—首創西方觀念,再現中國傳統文化哲學性定位。洪凌在九〇年代初期將工作室設於黃山腳下的屯溪,經年以山水為鄰,以自然為師,潛心將天地山川的大美心領神會後,轉化於筆下的山水風景創作,並致力將中國傳統水墨自宋代所著重的氣韻、寫意精神延續到西畫的表現。洪凌創作的山水意象風格獨具,將繪畫視角重新透視與解構自然樣貌,使用油彩潑點再搭配水墨皴法,大小、緩急或是涂抹,將自然中的山林風情保有著東方獨有留白與氣韻表現,奠定他在其當代藝術史中無可撼動的地位。創作已超過三十年,洪凌每一天始終在挑戰自我,從早期代表中國藝術家受邀參展威尼斯雙年展(1997 Venice Biennale&2011 Venice Biennale)殊榮,2015年更與索卡共同創下華人藝術的第一,舉辦兩年的個人世界巡回展,分別將巡回至英國與愛爾蘭等重要研究東方藝術學術機構。 2017年作品《四季交響》(Four Seasons)榮獲中國國家大劇院的永久收藏。洪凌新作也將會再三月份的香港巴賽爾登場亮相,敬請期待!
◆ 毛旭輝—中國藝術先鋒致力記錄時代藝術家
毛旭輝除了在85新潮藝術運動為當代藝術跨出一大步外,一路走來都再次反思時代變遷所引起的各種社會問題,並同時在其中重新轉換的象徵的符號語意。觀看他的作品沒有當代藝術下所流行性符號,所有的藝術語匯與顏色都是飽經個人生命體驗後生成且忠於自己內心的生活實記,借以象徵時代作為權勢與人生的參照。從過去聞名「椅子」、「剪刀」系列讓人感受強烈撼動,也將符號轉化成對中國社會權威不滿、對死亡的思索和家庭的關系。當今的毛旭輝作品表現氣氛不再只是圍繞在悲壯雄混的意境,反而給了眼睛更多故事感與優雅浪漫,作品《圭山寫生.春風中的核桃》可觀察出毛旭輝內心所憧憬的桃花源;新作品《光芒之下》將80年代人體的幾種狀態系列再次呈現,畫面中,彎腰脆地的男女面對強光(當今社會)似乎無所適從但又再找尋一個前進的方嚮。
◆ 趙夢—復興東方傳統價值同時開拓西方現代藝術的創新
趙夢為現今哈佛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的研究員,積極研究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在新時代傳承與發展。畢業於中國美術院陶瓷專業,首位被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永久典藏的華人藝術家,也被瑞士蘇黎世萊特伯格博物館(Rietberg Museum of Zürich )、美國辛辛納提美術館( Cincinnati Art Museum)和韓國首爾當代陶藝博物館(Contemporary Ceramic Museum of Seoul)等典藏。趙夢作為一位當代藝術家,在創作觀念上他復興東方傳統價值同時在延續傳統基礎上加以開拓西方現代藝術的創新。這讓他榮獲第53屆義大利芬澤國際學術性陶藝競賽金獎(53th International Ceramic Competition Faenza Italy),再次為東西方、傳統和現代間建立起一條藝術系統。
◆ 張英楠—透過空間移轉的描繪同時承載了個人生命經驗及社會觀察
生於80年代的張英楠來自北京,用色和構圖與其他藝術家相比少了直接與激情性,但多了許多耐人尋味的哲學性思考,總有難以言喻孤獨與寧靜詩意。也因作品的神秘氣質,2018年香港巴賽爾藝術博會上創下完售佳績!作品《鏡心》和《他》也被知名收藏家姚謙收藏,《鏡心》更成為電影《一個人的收藏》的宣傳海報。張英楠的空間正表達著他與社會的心理狀態:人與人間疏離、對未來既憧憬又不安及對家鄉愁思等這些不僅是他獨有而是這世代年輕人的內心無奈。每當回憶過去發生的事情,它就會被藝術家隱藏好在所建構的空間裡,他的繪畫世界表現出很強的失落感,無論是空曠的廠房、高低錯落的建筑體或是四周布滿落地窗的空間,都留露出一股孤獨與傷感。正因為藝術家就像導演,伴隨之伴來的每個情景就如電影運鏡般一幕緊接著一幕不斷涌現,試圖讓人的內心靜下,慢慢地引導觀者進入他的作品。
◆ 池田光弘—以繪畫的書寫方式,記錄世代的精神風景
池田光弘作品專注於環境、心理和哲學之間的關系,他在北海道大學獲得哲學學士學位,並畢業東京武藏野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獲得碩士學位,現任京都造形藝術大學(Kyoto University of Art & Design)教授。來自特殊的背景北海道傳統寺廟住持世家作品也榮獲UBS瑞銀藝術銀行、日本豐田汽車、第一生命保險、東京車站等國內外單位典藏,是少數同時被受官方與各大私人機構青睞的藝術家。他熱愛研究傳統建筑中的復雜結構,作品多為表現不同世代景觀的社會角落,曾在2014年花費八個月的行旅體驗東歐和東南亞等當地文化和人文風情,旅途中遇到來自世界各地落難無家可歸的民眾,使他意識到這個世界卻還有自己無法想像的貧窮與弱勢。並在此時間在比利時的塔裡藝文基金會(Thalie Art Foundation)展覽。池田光弘的創作是經由外在世界的體驗,將旅行中移動過程透過日常熟悉不過的物件,如:遺棄的老舊建筑、廢棄舊品、散落木材以及殘損空間,在過去與現在重建一個新場域,反映出對當今消費性社會的省思與批判。
梳理藝術史觀點—以「景觀社會」再次聚焦第七屆香港巴賽爾藝術盛會
索卡藝術不斷地在每一年的香港巴賽爾藝術盛會中提出系統性的展覽內容,無論是以個展或主題式群展,都希望從藝術史觀脈絡的橫縱觀察聚焦於國際舞臺,冀望為亞太藝術尋找自我闡述能力。此次索卡藝術提出「景觀社會」概念且規劃成三個子系列,分別是景觀社會中的「再現景觀形象」、「再現景觀視角」和「再現景觀場域」皆可從藝術家毛旭輝選擇日常最熟悉不過的物件符號,如剪刀、椅子、衣架等圖式擷取再重新詮釋語意;洪凌、趙夢這兩位藝術家,選擇於東方傳統價值上再加以開拓西方現代藝術,取得一個創新的平衡內容;面對當今資訊快速發展過程中,張英楠與池田光弘透過空間上移動轉換成對這個世界的了解和自我存在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