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

2025.07.05 - 08.16

索卡艺术.台北

Tatsuya Yokosaka 1981年生于日本群马县,目前居住于东京,创作活跃于日本、台湾与欧洲。他擅长运用模型盒、仿旧贴纸、手绘标示等怀旧物件,结合赛璐珞动画的绘画技巧,打造出介于记忆与现实之间、既熟悉又陌生的影像风景。作品风格充满幽默、怀旧与思辨性,常以流行文化作为切入点,重新诠释我们对「时间」与「观看」的感知,也构筑出他独特的图像叙事语法。


如果我们所见的历史只是其中一种?

《全体》这个展名本身,就是一种充满想像的提问——当我们试图理解世界的整体样貌时,是否只能从断裂的碎片中,拼凑出我们自以为完整的全貌? Tatsuya Yokosaka在创作中大量引入平行时空与虚构历史的概念,灵感来自科幻小说家菲利普・K・迪克(Philip K. Dick)所著《高堡奇人》,探讨「如果历史被重写,视角是否也会改变?」在这样的设定下,图像不再只是静止的构图,而是记忆与时间交错之处——每一幅画都像是一个时间缝隙,让我们窥见另一种可能的现实。


在 Tatsuya Yokosaka 看来,动画从来不只是「会动的画面」,它更像是一种需要练习的观看语言。传统赛璐珞动画是由静止的「背景美术」与画在透明胶片上的「セル画(角色或物件)」层层叠合而成。熟悉动画的人常能一眼辨识哪些元素会动、哪些不会——这棵树会不会晃?那块岩石会不会在下一秒崩塌?久而久之,甚至能预测剧情走向。

这种「图层判读」的能力,让资深观众仿佛打开了「全景模式」,不只看得更多,也看得更深,进而理解画面背后的节奏与叙事语法。对Tatsuya Yokosaka而言,这不只是技术的熟练,更是一种与影像对话、唤醒记忆的方式。

他指出,这样的观看方式也与「时间感」密切相关。自从着手动画创作以来,他开始用「张数」来理解动作,像是在计算时间的片段节奏。这种近乎数学的观看感知,让他进入一种类似运动员进入「Zone」状态的节拍中——不只是看画面在动,而是用格数去感受日常,甚至整个人生。


因此,Tatsuya Yokosaka 期待观众能像从宇宙中俯瞰地球一样,拉开距离,重新审视自己如何观看:我们怎么在画面中解读情绪、投射记忆?观看,不只是接收画面,而是一场参与式的过程——穿越时间、感知与意义的共构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