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艺术北京

2015.04.30 - 05.03

全国农业展览馆

2015艺术北京最值得关注的热点之一,莫过于北京最老牌的画廊之一索卡艺术迎来艺术北京博览会首秀。索卡艺术此次登场不愧于品质经营二十载有余的老牌画廊,在艺术北京最醒目的两个展位(B6、B7)重磅推出了9位艺术家的23件精品之作。其中不仅带来了索卡经营的重量级艺术家洪凌、毛旭辉的多件热门大作,更是强势推出饭田桐子(日本)、曾健勇、席时斌(台湾)、王濛莎、吴翠玲(台湾)、赵博、陶发等新生代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其作品类型涵盖油画、水墨及雕塑装置等,将以势如破竹之势震撼登陆艺术北京。


洪凌(1955-)

洪凌在其创作上突破传统「景」的既有概念,从写实经由抽象而走向意象气韵的表现,以自我的艺术之笔再现国画与油彩交融之境,跨越了中西文化藩篱,使得传统再展新意,奠定其后来至今30年的“油画山水”。洪凌将油画色彩的厚重感与中国传统绘画讲求气韵心性与流动结合起来,营造出超然纯净而又生机蓬勃的景象。他打入东方传统的精神根髓,打破西方技巧的限制,用油画媒材再现中国山水精神,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间建立起关联,这既是他实现艺术理想,获得自我认同的实践,同时也是中国艺术家将传统精神引入当代社会,实现现代性传统精神的成功尝试,为中国当代艺术注入一剂强心针。洪凌也将于2015年12月开启他的全球巡回大展第一站:中国美术馆。

 

毛旭辉(1956-)

作为曾经中国85新潮西南艺术家群体的重要成员之一,如今的毛旭辉坚定地选择了一份从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突发事件剖析生命逻辑的工作,他坚信在艺术中能更清楚地认识自然与人的意志,所以,他一方面图解生活,一方面写生自然,于自然中释放被压抑在生活中的情绪。他认为,生命有一部分来自社会,有一部分来自自然,是自然给了生命最原初的力量。所以近四十年的艺术活动中,他从来没有放弃写生,写生风景,也写生人物与静物。他犹如编写生命史诗般描绘日常经验,对待生活的态度也从体察入微到深入浅出,从激烈对抗到理性思辨,尽管始终没有快乐起来,却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毛旭辉的艰辛正在于他的敏感,他情不自禁要将来自生活的各种刺激视作最可靠的艺术素材。这些材料在他体内运作,而后以颠覆了世俗标准的形态表现于画面。其作品中的各种生活零件才是那个私人空间中最具体的生命。而这些生命甚至比我们自身更真实,更具体。

 

饭田桐子(1970-)

生活在北海道,饭田对白色有特别的感受与感动,创作至今形构出别具特色的美学意识,她说:“白色是最有包容力的颜色,能反映出其它颜色的深度。”不管是有意识的画面留白或是晕染的堆积、雾霭迷茫或是黑夜中的白星芒,“白”是凝聚作品里一切不可言传的意韵,她对季节更迭的敏感性与洞察力以“白”来包容,用油彩层层繁复地堆叠出面对自然时的主观情感,物我相忘于一片雪白之中,饭田将这些转眼即逝的自然美以画笔浸润成一幅幅动人心弦的作品,将飘忽一瞬的生命感触,折射反映到艺术世界中,升华成一种永恒的、恒常得在人们口中传诵着属于北海道的传说。

 

曾健勇(1971-):

作为中国当代新水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大队长”系列,“少年时代”系列,“头号人物”系列,“主角”系列,都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其画面中的人物似乎处于无意识状态,儿童的形象多在画面中出现,有着一双大而迷惑,对人生充满未知感与不确定感的双眼,整个画面用氤氲的半透明状态呈现出来。中国传统水墨讲散点透视,没有空间,是平面性的,而曾健勇的画面里,他用墨与色渲染出了一定的体积感,没有西方油彩,却有油彩可以表达出来的空间感,同时又不失水墨这种材质特有的东方韵味与内敛气质。他用诗化了的墨色,结合自己革新后的没骨技法,去表现并解读当代社会中人性本身的某种矛盾与不确定以及脆弱的生存状态。画面中的人物是迷失的,困惑的,但是最后整个画面却完成在一片祥和与静谧之中。当代性与传统的冲突感在其画面中消磨殆尽,形成属于曾健勇自己的水墨图像语言。

 

席时斌(1977-)

拥有建筑学背景的雕塑家,2014年〈VOGUE〉年度话题人物。席时斌为台湾当前最为耀眼的雕塑家,曾以新人之姿参加SCOOP MIAMI,并与多样时尚产业合作,如Hermès、LV、Ferrari、Benz等;擅长以不锈钢、木料进行雕塑创作的他,经常在作品中添加歌德及中国古老窗花等繁复的纹饰元素;同时也关注东西方信仰,将两方的传统神话融入作品之中。席时斌在旧金山驻村创作期间多方吸纳养分,为创作注入更多灵魂与思维,更逐步于国际崭露头角。藏家遍布香港、俄罗斯、新加坡等。

 

王濛莎(1982-)

王濛莎自幼在父亲的引导下练习书法和中国画,谙熟中国传统笔墨。如今作为一位年轻的80后女性艺术家,其作品在她音乐般的天马行空之下,将中国水墨画中的散点透视采用自己的莎式语言发挥的淋漓尽致,创造出了属于王濛莎自己的笔墨语言。明快淡雅的用色,气若游丝的用线,画画之前不打草稿,人物,花,鸟,石在她的画面中自由生长,传达出一种东方的审美趣味。她的创作不僵化,尊古不仿古,不刻意而为之,用一种近乎于“玩”的方式,将画面中充满音乐的韵律感,被媒体认为是中国当代水墨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吴翠玲(1983-)

创作者随着不断搬迁的经验,次数的增加,慢慢开始适应这种惯性的边移模式的程序。把感性的情绪转移到理性的意义上,把想象与真实相互错置,形成一个诡异的空间状态,场所空间提供人们一个存在的真实空间,而生活在其中的人,也因为对场所的回忆与情感,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关联。创作者以个人的直观体验,穿梭过往与现在的生活经验与记忆。在画面中重新构建一个生活记忆、个人情绪、思维、意识与想象有关的场所空间。

 

陶发(1984-)

身为大陆少数民族苗族,陶发的创作里有对自然的敬畏以及闲适的洒脱。陶发师从毛旭辉,是这位中国当代艺术大家的得意弟子。他饮酒作画,率性而为,画中经常采用自动性技法,让潜意识与颜料自由淌流于画布之上。陶发主题大量沿用苗族传统神话及中国传统神话山海经,用独特的笔触传达远古的呼唤。同时,也可见到类似符文的形象,那是可以解释万事万物的真言。在色调上维持东方颜色的基调,常见古朴的青色。陶发的作品是来自远古的呼唤,是老灵魂的共鸣。

 

赵博(1984-)

赵博为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中极受瞩目的一位,他的作品有独特的意境,充满未来感;画中经常充斥这一世代年轻人共有的悲剧感,资源挤压、环境污染与末日的想象,这些悲剧色彩化作垃圾场与纷乱的世界场景。赵博这一代80后的艺术家,有着近乎纯真的对于生命与直觉得掌握,对他而言,精神意识的自由与解放,是建立在巨大的物质废墟和精神废墟上的。他不对政治过分敏感,反而将目光放至当前的生活环境,关心人类生存的境地也关心全体的未来。今年7月,北京索卡也将推出赵博的最新个展。

索卡艺术作为第一家入驻北京的台湾元老级画廊,已在地经营23年。自2001年北京设点以来,曾创造了在北京同期拥有三家画廊的记录,直至落地798艺术区后,整合为现今的北京索卡艺术,同时,在台北,台南各有一个空间。索卡艺术在创始人萧富元的经营之下,深耕多年的结果造就了如今艺术圈内不容小觑的影响力。索卡与多位当代艺术名家的情谊一向为人了道,如2016年将作为英国伦敦亚非学院成立百年以来举办个展的中国艺术家的洪凌,与索卡携手相伴超过15载。索卡亦最先將眼光放至東南亞藝術,每年徵選而出的年輕藝術家也都皆連榮獲國家級美術獎,索卡擁有精準的品位,並將目光快一步放至長遠的未來,才能維持如今引領風騷的不墜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