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邊線 - 藝術家聯展
2012.02.25 - 03.25
索卡藝術 ‧ 臺北
香港新銳藝術家「跑邊線」沖出重圍
香港,被譽為東方之珠的國際城市,是亞洲貿易金融樞紐、美食購物天堂,歷經中、英文化的洗禮,形塑出獨有的人文精神。然而,長期追求商業經濟繁榮之時,卻忽略了藝術范疇的經營,讓香港藝術長久以來處於邊陲地帶,未受到應有的重視與發展。因此,臺北索卡藝術中心特別與香港安全口畫廊合作,在2012年2月舉辦「跑邊線─香港新媒體藝術展」,希望能讓觀眾看到香港青年藝術家致力於創作的毅力與熱情,以及他們企圖「跑」出重圍的勇氣與創意。
本次展覽邀請七位當代新銳藝術家:方琛宇、何兆南、馬瓊珠、唐納天、黃榮法、關尚智與鄺鎮禧,這些平均年齡三十出頭的年輕藝術家,對香港這塊土地寄予濃厚的情感,從周圍環境的集體記憶中抽取元素,再以含蓄的手法轉達他們的觀察,既呈現對「當下」和周圍人物戰戰兢兢的關系,又顯現出渴求「接觸」的那一面。透過他們的錄像與攝影作品,喚起觀者對香港人情文化的關注,同時也表達身為藝術家對社會、經濟、環境與人文的觀省。
方琛宇對時間和空間深感濃厚的興趣,其研究主要探索城市生活及人際互動的微細關系。在《等待》中,方琛宇拍下在時代廣場上坐在長凳的人。概念源於現今社會將經濟效益及效率,作為量度時間的大前題,藝術家的錄影作品捕捉各主角的情緒起伏。在《販賣偷來的時間》中,方琛宇嘗試偷走電梯內趕著上班的人的時間。當門正在關上那刻,他按鍵阻止,還拍下電梯內乘客的表情。在一個行為表演中,藝術家把不屬於他的時間根據長度、片中人數、他們的年齡、外貌及反應以錄像販賣。作品探討時間對我們的價值。
在《一百萬》中,關尚智重復數同一疊一千元鈔票,直到一百萬的過程。 《左對右》是藝術家反覆左手對右手猜「剪刀、石頭、布」至一千次的遊戲。 《用叉子喝一杯熱巧克力》是一個不言自明的錄像作品。關尚智和黃慧妍的34小時表演《貧賤夫妻百事哀》,啟發於香港五、六十年代描寫社會家庭倫理題材的粵語片,兩人重演著家喻戶曉悲慘的情節。他的作品皆邀請你見證一場人生,思索如何在二元化的定框內尋找出路。
日常生活的細節往往容易被忽視,這卻是馬瓊珠創作的中心。藝術家在電影的定格尋找看似不顯眼、很平常的景物,然後轉化成自己的畫面。噴墨印刷的畫面放大後變得模糊。馬瓊珠擔當著編輯的角色,以鉛筆添加細節,或直接擦去電影人物,從原本的故事抽離。在近期作品《百合花》中,藝術家加以運用粉彩去強調繪畫質感的效果。有了這層修改,那些影像再也不僅是敘述的復製品,而是附有藝術家情感的觀察。
《相片鏡子測試 (重現)》是一個雙折的照片。源自唐納天把框架依著立體設置,做成平面觀感、效果的早期作品。右邊的照片是一個洗手盆和椅子的鏡映。左邊的是上述照片像鏡子般放在洗手盆的圖片。兩幅並列放置的相片研究記錄事物當中的可能性。
《加號-減號-零》是黃榮法在札幌參與藝術家駐留計劃期間做成的作品。圍繞著時間、距離、科學技術和旅遊的概念,錄像中藝術家逆時針嚮後行,試圖返回香港和日本之間的時差。
光亮得刺眼的隧道,是香港常有的超現實感的城市景象。 《光之道》這組捕捉夜間行人隧道的黑白照片是何兆南用隱喻來探討「人生」這個主題系列的首部曲。 《天地人》是人生系列的第二部。相片記錄天空的色彩變化,提到無人無事無物是常在的,「變」才是永恒的本性。
鄺鎮禧的作品所描述的對象,通常逃離我們日常生活的想像。藝術家一絲不茍地記錄他的周遭,希望能夠理解與領會那些習以被忽略、被漠視的東西。 《雪花》是以電視雜訊的方式呈現,由20幅墨水畫作品合拼而成的循環動畫。
在展出的錄像作品裡,方琛宇討論時間對人的價值、探索城市生活及人際互動的微細關系;黃榮法則利用逆時針後行的影像技巧,嘗試返回香港和日本之間的時差,傳達著客旅他鄉的想望;關尚智的作品以一種80後世代的角度表達對於香港社會事件的不滿與嘲諷;鄺鎮禧則藉由雜訊來記錄生活,希望能藉由常那些被忽略的事物來喚醒人類的觀察力。在攝影作品方面,馬瓊珠透過修改易被忽視的日常細節,將那些影像成為附有情感的觀察對象;唐納天將雙折的照片並列放置,研究記錄事物當中的各種可能性;何兆南的作品暗示無人無事無物是常在的,「變」才是永恒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