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 湯志義: 春秋之河

    2021.06.26 - 08.01

    北京索卡藝術很榮幸地宣布《湯志義:春秋之河》展覽將於 6 月 26 日隆重開幕。作為知名的福建籍藝術家,湯志義自我意識中有著天生不受束縛的藝術敏感度,自身底蘊深厚但不張揚。湯志義擅⻓以漆入創作,疊加材質同時不斷簡化打磨的雙重工作中,體現出藝術家的耐心與虔誠。此次展覽將帶來三組新系列作 品,分別為「撞擊」,「錦灰」與「時間的塵埃」。本次展覽為湯志義首次於北京索卡藝術 以個展規模展出,呈現出 20 件作品,不論從觀念或技法,皆可以看出藝術家對藝術轉化 的 自由呈現,體現出藝術家精神的高度與藝術的自覺。 湯志義 1971 年出生於福建漳州,現為廈⻔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作品曾於 2004 年獲得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金獎。湯志義作品被許多重要學術機構收藏,包括有: 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中國國家新聞中心、 福建博物院、 湖北美術館、福建美術館、廈⻔美術館、德國總領事館等。
    查看展覽詳情 >>

  • 初夏偶成

    2021.05.29 - 07.10

    索卡藝術榮幸宣布將於2021年5月29日至7月1日推出《初夏偶成》夏季典藏展,此次展覽名稱取自金代文學家段克己的《訴衷情.初夏偶成》,其中以「芭蕉新綻,徙湖山,彩筆題詩」描寫夏日絕景與抒懷當下暢然的心志。此次展覽中,索卡藝術將呈現毛旭輝、冷軍、李永斌、季大純、草間彌生、常玉、梅爾尼科夫、鄭真蓉共八位藝術家的經典作品,他們在國際藝術界皆扮演著重要角色,並專注於藝術創作中探索「自然」在哲學、歷史、社會學等多層面的可能性,期望能為炎炎夏日增添清新且豐富的色彩。
    查看展覽詳情 >>

  • 凝感練習

    2021.04.24 - 05.29

    每當站在一件藝術作品前,你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呢?是尋找旁邊的說明牌,看看作者和作品名稱再試圖將文字與畫面鏈接,還是直覺地感受作品所帶給你的視覺與感官刺激,亦或是努力搜尋腦海中與其相似的記憶或知識呢? 無論你是哪類藝術觀賞者,在《凝感練習 – 藝術家聯展》中,請摒棄一關於藝術的成見與既定印象,只需用心凝視、感受當下,透過反復地凝視、感受、思考,嘗試與王永衢、彭韋、彭慧婷與蔡孟閶不同風格的作品對話,你將會發現藝術的無限可能性,並產生更多對於作品嶄新的理解與感悟。
    查看展覽詳情 >>

  • 月.同舟-王依雅、周名德雙人展

    2021.04.17 - 05.22

    索卡藝術隆重推出當代水墨展覽《月・同舟》,邀請中國藝術家王依雅與周名德一同參與展出。 「舟」自古有遠行、漂泊、自由等寓意,在詩詞歌賦及中國畫中被賦予重要的位置,如宋代名家馬遠的《寒江獨釣圖》,描寫一葉輕舟承載著老翁孤獨的背影,僅用最簡單的線條勾勒出強烈孤寂感,孤舟飄蕩於水天一色,清雅而淡泊。而兩位藝術家各用不同的方式打造了屬於他們的「舟」,乘載著無盡的幻想,踏上思考的旅程,漂往那無拘無束之地,讓我們從現今的此岸送到遠古的彼岸。在海中央,仍有月相伴。
    查看展覽詳情 >>

  • 2021臺南新藝獎

    2021.03.18 - 04.18

    「2021臺南新藝獎」策展以《象形不會意》為名,意味著大自然看似無序雜陳,有如《楞嚴》佛雲「若無所明」,人們因而需要憑借造型(文字)、造象(圖像)、造物(容器)及造聲(樂音),來推敲其巧妙井然。《道德經》說:「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隱約指出人面對自然是采集有窮時、卻探測無止盡的。藝術家們既從大自然取材,也對大自然盡其探索之欲。
    查看展覽詳情 >>

  • 以時之名

    2021.03.13 - 04.10

    時間是個抽象名詞,無時無刻不存在我們的生活中,但你有想過時間除了用來預約會面、安排行程、計算時長,時間還能拿來做什麼呢?索卡藝術於2021/3/13 (六)至 4/10 (六)隆重推出《以時之名 – 藝術家聯展》,集結了10位日本與韓國知名藝術家:小出直毅、文鳳宣、永田康佑、池龍虎、金氏徹平、青島千穗 、姜美先、桑原正彥、森山大道與鄭真蓉(按姓氏筆畫排序)的精彩作品。展覽分為五大主題:定格時間、堆棧時間、對比時間、傳承時間與凝結時間,讓我們一起看看藝術家們是如何以時間之名,來闡述不同的生命故事。
    查看展覽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