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
星塵與迷霧 - 趙博個展
2019.07.06 - 08.18
2019年7月索卡藝術.臺北推出的「星塵與迷霧」趙博個展,這是一場中國年輕藝術家趙博對於生命與生存環境的理解與詮釋,透過一系列描繪星空、自然景物、動物與象徵文明的歷史遺跡所構成的壯麗唯美超現實場景,再次展現他超齡的客觀理性與敏感糾結的豐沛情感,並期望喚起這個既冷漠又紛亂的資訊世代對生存狀態的反思意識。 -
王易罡個展
2019.06.01 - 07.14
最大限度地挑戰傳統,挑戰以往既成的事實 - 站在東西文化交匯處的藝術家王易罡,近年來將抽象創作帶入了一個更純粹的精神世界。早在上世紀90年代,學院派出身的他便已毅然扎進了抽象藝術的世界裡,將“反古典”的創作過程作為其製作經典的方法論,將“自由”作為其第一追求的藝術精神。然而當時中國的當代藝術才剛接觸到現代派的觀念,因此這一行為包含了藝術家的巨大勇氣和反叛精神。今日索卡藝術推出的“王易罡”個展,旨在展現藝術家面對其它文化影響下的偉大解放,及發展出一場破裂一切的自發運動。這是藝術家近2年在自我完善、徹底朝著抽象精髓和靈魂自由的道路上最為重要的一個標志性時期所迸發出的一系列作品,敬請期待。 -
坐標 ‧ 殞落 ‧ 棲所 - 第十二屆索卡好樣青年藝術家聯展
2019.06.01 - 07.06
索卡藝術自1992年至今已走過27年歲月,一直嘗試發掘新一代獨具創新力的藝術家,並致力於推廣亞洲當代藝術,〈索卡好樣青年藝術家聯展〉也由2008年起,陸續與許多優秀的青年藝術家合作,至今已邁入第十二屆,其中獲選參展的藝術家在創作領域上皆獲得多方肯定。期望藉每年的徵件,深耕臺灣藝術市場,並提供熱愛藝術創作的青年一個接軌國際的舞臺。本屆獲選名單為:陳肇彤、彭韋、黃敏哲(依姓名筆劃排列)。此次展覽定名為《坐標.殞落.棲所》,試圖在紛紛擾擾的現代生活中,重新梳理在生命經驗裡必須度過的情節,從中去思考和創作,進而覓得一處寧靜。 -
「不」可見的維度 - 2019 臺南新藝獎
2019.03.14 - 04.14
本展覽集結二十位來自臺灣、英國、挪威,跨不同世代與文化背景的當代藝術家,一起在臺南共十個藝術空間展出,展現藝術家對於可見的生活景象、人志、地志之再現、拼組與解構,更對於那確實存在但又不可見的生命感,及對於社會與人文現象的批判與反思,作品透過繪畫、復合媒材、新媒體、陶藝、雕塑、攝影、計算機繪圖等不同創作形式來重新詮釋。《2019臺南新藝獎》不僅呈現國內優秀不同世代藝術家之作品,更透過國外藝術家在臺南之現地創作,期待臺南藝術界更具當代且國際的視野與風格,及呈現臺南這城市在當代藝術的意識型態上之多樣性與敏銳度 -
浸 ‧ 漫 - 劉慶和、陳淑霞雙個展
2019.05.11 - 06.23
二〇一九年五月索卡藝術‧臺北非常榮幸邀請到藝術家劉慶和與陳淑霞舉辦「浸‧漫—劉慶和、陳淑霞雙個展」。本次雙個展可說是北京索卡於同年三月的聯展「學院的力量」所泛起的蕩漾余波。劉慶和與陳淑霞老師除了自身創作不輟,也同時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在藝界杏壇耕耘多年,造福莘莘學子,為培養未來優秀的年輕藝術家而努力。因此索卡特別將這對學藝界的佳偶首次邀請至臺北,展出兩位從二〇〇六年至今的作品,呈現近十年來兩位中國當代藝術舉足輕重的學院代表,在藝術創作上對於日常生活更加深刻、內省的觀照。 -
17~131km/h 摩擦 - 徐瑞謙個展
2019.04.13 - 05.26
徐瑞謙甫於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畢業,即獲選2019年《高雄獎》「空間性藝術」優選,並於同年三月份獲得《臺南新藝獎》肯定,於索卡藝術展出兩件裝置作品,他以雕塑反思「點、線、面」的繪畫性本質,透過敲打、拉扯、摩擦的動能,鐵件同時具有沉重與輕盈的二元並存。帶給觀者的視覺體驗似乎在喚醒未明的意識,或是在模糊的狀態中持續探索,並強調身體經驗所帶來最直接的感受。於此次的全新個展中,名稱「17~131km/h」透露著更多日常生活的軌跡,我們能以時速17公裡悠遊緩行,也能在某個無人街頭全力狂奔。從慢到快的區間裡,我們各自選擇了不同的速度生活著。此次個展作品中也可以看到許多生活對象的組合,如〈浴室〉系列中的毛巾、肥皂、玻璃、磁磚等,這些符號在不知不覺中已被定型化,然而透過藝術家的詮釋,日常熟悉之物能更迅速地與觀者建立起對話的橋梁。作品〈折於8〉則是由兩塊長形鐵條垂直組成,彼此在交會處以四次彎折創造了一段空間,微妙的平衡感彷佛是被某種無形的力量製衡,每個彎折的端點都釋放了金屬的柔軟與脆弱、銳利與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