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 谜漾 - 许芳祯个展

    2012.01.07 - 02.12

    许芳祯敏感的个性造就了敏锐的人性洞悉能力,自身的多重性格也影响着她的创作,她说:「有时,我无法分辨我是活在梦中、或是活在现实中;梦中的我过于真实,我有两个人生同时活着。」因此,她藉由汲取各种创作来源,个人、他人、文化、历史、日常的生活体验,透过描绘图像来自我表述。为讽刺现代人身心不一的心理状态,她用缺少脑袋、不完整的人形,表现众人自我的不同境界,如同没有自由意识与灵魂的空壳。超个人心理学家肯.维尔伯(Ken Wilber)在提出的「意识谱」(The Spectrum of Consciousness)理论中表示:「人的自我有不同境界:在存在的层面上,环境被视为非我;在自我层面上,身体成了非我;在角色层面上,不只是环境和身体,心理的某些内容也成了非我。」现代人生活在面对自然、他人以及真实自我的冲突中,麻木游走已是常态,她多张作品中呈现的人体以及动物局部裁切、行走中的双脚与几何方块组合的躯体、在破裂的黑暗中上下交错的双脚等,都在表达一种明知不可为却自我欺骗的矛盾状态,就像是身心分离一样,既骚动又孤寂的心理情绪。
    查看展览详情 >>

  • 东北墟 - 东北当代艺术轮廓

    2011.11.19 - 2012.01.15

    每一个地域或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成长轨迹,自己的记忆。这种记忆必定是杂多的、重叠的、片断的、不齐整的,甚至是矛盾的。因为这种记忆的源泉是无数个体的欲望、活动、追求和创造力。一旦这些地域或城市被规划、整理得整齐划一,它们的记忆就会被抹平,其创造力就将枯竭,剩下的,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化沙漠。因此,与其说这次展览试图呈现“墟置”现实图景,不如说它更像是东北当代艺术的一种轮廓,是从艺术家创作的图像本身出发,对现实表象所做的一种“挑选”。这些参展的作品或许呈现了东北当代艺术的某种“事实”,或“事实”的某一面而已。
    查看展览详情 >>

  • 王光乐在台湾 - 王光乐个展

    2011.12.03 - 2012.01.01

    《王光乐-在台湾》是他首次在台湾举办的个展,六件作品的特色在于目光所及并无凝聚点,整个画面无重心、无强调重点,以“满幅绘画” (allover painting)的形式呈显,他每天早晚两次使用颜料刷满画布,色调从单色到双色或多色。每刷一次离上下边框远一些,加上颜料沿边框自然滴落,作品几乎获得了立体维度。作品中所蕴含的东方神秘主义精神和强烈的主观性更不同于西方抽象艺术(传达瞬间)的追求,他融合了《水磨石》的抽象时间空间概念及《寿漆》以”肌理”堆叠的技巧,王光乐所努力追求的”重复”,既是当下也是永恒的追寻,不仅在他的作品形式风格上有更多的原创性,更成为中国当代观念性抽象艺术的佼佼者。
    查看展览详情 >>

  • 浮春之乡 - 李胤个展

    2011.10.29 - 11.27

    李胤的作品继承了周春芽的文人气质,融表现主义和中国传统绘画于一体,笔下的色彩和形体,无论是树木花草,动物、人物,都在李胤挥洒自如的笔下呈现出轻松恣意而又若有所思的意境。周春芽曾说,初见李胤的画时就感受到了他超脱的艺术天赋,很多艺术家会花很大的功夫去刻划微妙的细节,而李胤却能轻易地将之表现得淋漓尽致,把人世间的情感含蓄而深刻的表现在水、树木和石头之中。
    查看展览详情 >>

  • 微生活 - 第二回展

    2011.10.01 - 10.23

    生活是人类为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及其经验,其狭义的概念是指人类为了维生和繁衍所必需从事的不可或缺的生计活动,其广义的概念则是指人类的各种活动及其经验,包括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对于生活而言针对于它的任何概念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生活从来就是个人的、具体的、细微的,也正是这些个人的、具体的、细微的才形成了如此庞大、丰富、多样的生活本身。
    查看展览详情 >>

  • 引领风骚 - 北京索卡十年

    2011.09.24 - 10.23

    能走过十年的画廊,在北京少之又少,北京索卡有幸见证艺术市场在这十年发展的成长,也见证了中国艺术从没有到繁荣,确实不易。此次”引领风骚 - 北京索卡十年”,我们以回顾历史与开启未来两部份,准备了许多精彩的作品来感谢支援北京索卡的好友们。
    查看展览详情 >>